近日,阔别已久的加多宝凉茶红罐包装宣布正式“回归”。6月15日,“加多宝凉茶”微信公众号推送《动员令》,宣布红罐加多宝将以全新的面貌正式上市销售。同一天,加多宝也举行了“红罐经典·重装上阵”的新闻发布会。这也是自去年8月改判与王老吉共用红罐装潢后,加多宝对包装重塑迈开的第一步。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红罐回归或与挽回金罐销量不佳局面有关,未来凉茶市场的争夺战将更为激烈。
提出销售两位数增长任务
“23年前,加多宝精心首创红罐凉茶装潢,通过近20年几百亿的投入,积极推广,让红罐装潢成为凉茶经典符号,是加多宝凉茶核心品牌资产,具有强大的品牌势能与号召力。23年后,加多宝经典红罐焕新再生。”对于重拾红罐包装之举,加多宝集团总裁李春林在《动员令》中指出,这是“实施集团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是加多宝品牌新战略、年轻化的重要部分。”同时,《动员令》中还提出了要实现今年销售两位数增长任务,以及销量与利润双丰收的目标。
事实上,加多宝重回红罐早是有迹可循。今年4月26日,在加多宝全国合作伙伴大会上,李春林做了“重构健康生态系统,让加多宝强势回归”的主题报告。报告提出了“整合优势资源,三年内实现公司成功上市”的战略目标,并致力于把加多宝打造成为世界级的中国企业,把加多宝品牌打造成世界级的中国品牌。此次红罐经典回归,既是自去年8月改判加多宝和王老吉共用红罐装潢后,加多宝对于包装迈开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加多宝实施未来战略的重要一步。
或与金罐销量不理想有关
2014年,加多宝与王老吉的包装装潢案官司一审败诉,2015年推出金色包装,但是市场反应不如红罐理想。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该超市,仅凉茶饮料而言,加多宝和王老吉占了绝大部分销量,其中加多宝约占四成,王老吉约占六成。在加多宝未更换包装之前,加多宝的销售占比高于王老吉。
事实上,加多宝近些年的业绩也不容乐观。据了解,2013年,加多宝销售额接近260亿元。但是到了2016年则下降至24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红罐复出是基于金罐销售不佳的考虑。“此前与王老吉的红罐之争中,加多宝被迫放弃了红罐推金罐,并重金打造加多宝品牌,三年花费了近百亿元,但金罐效果却一般。此次加多宝推红罐产品,与金罐产品并行销售,或将通过一段时期的观察来判定未来重点销售产品。”食品饮料行业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说。
“红罐复出一方面能够吸引红罐消费者回归,但同时有可能造成已经运营多时的金罐消费者流失。这对于加多宝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认为,加多宝的问题不在于瓶身的颜色,而在于过去几年中长期战略的偏失之下,造成资金链的紧张。“加多宝对整个内部问题的梳理和解决完善,这才是关键所在。再者,重推红罐意味着否定了前期金罐的包装升级投入,将对加多宝的渠道和落地能力提出考验。”
市场观察
凉茶市场争夺战日渐升级
目前,凉茶市场在经历了加多宝和王老吉多年之争已略显疲态,如何实现凉茶行业的共同发展进步才是当务之急。徐雄俊指出,2012至2014年,凉茶行业保持年均50%~100%的高速增长,随后增长速度放缓。2016年,中国凉茶行业市场销售收入达561.2亿元,同比增长仅4.2%。据中投顾问去年发布的预测,中国凉茶行业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6.82%,这远低于前期的高速增长阶段的速度。
在凉茶市场的竞争上,不少企业已经在口味、战略定位上谋求新的发展创新。如王老吉近年启动品类多元化战略,2016年推出无糖、低糖精品凉茶,新品在天猫上线首日单日销量就过万箱;2017年开设1828王老吉现泡凉茶店,老字号品牌摇身一变成为茶饮网红;今年年初,王老吉打造的限量版定制罐——“花城罐”,让凉茶行业首次实现了“私人定制服务”;和其正除了在早期推出“瓶装更尽兴”的口号外,近年来也在不断调整战略升级。
此外,也有越来越多的药企也在涉足凉茶,除早些年的和记黄埔、潘高寿药业外,同仁堂、桂林三金等也纷纷加入其中。
资深零售专家胡春才指出,凉茶饮料特色不能只停留在功能层面上解决‘怕上火’的问题,更要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尽管目前凉茶市场主要由加多宝和王老吉占据主营阵地,但随着入局的企业增多、消费需求的变化、经营模式的创新等,凉茶市场争夺战日趋升级。
延伸阅读:红罐之争”未了,知识产权保护莫要裸奔
2017年,王老吉开了线下概念店、加多宝拟转出30%股权……三年前举世瞩目的“红罐之争”,虽未等到最高法的一锤定音,却似乎在时间的快意恩仇后,雨打风吹去了。
这两位互爱互伤的“凉茶大佬”,法庭过招、文案撕扯,桥段繁复、剧情波折。双方所涉纠纷包括侵害商标权、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虚假宣传等诉由的多个案件,争议标的总金额已超过30亿。红罐凉茶包装装潢之争,是王老吉与加多宝系列案件中的核心诉讼,也是双方唯一进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程序的案件。最后的最后,是加多宝在换罐一周年时,主动宣称“不再生产红罐加多宝”。
一罐凉茶,几番滋味。
硝烟散尽,问题落地:“王老吉”是广药的,“红罐”是加多宝的吗?眼下看来,这个问题还真难回答。司法判决的最后一只靴子仍未落地,红罐装潢之争恐怕只能从市场正义来考量。比如,假设法院支持“商标与知名商品的包装装潢无法分割”的观点,就必然带来自相矛盾的两个问题:第一,“王老吉”与盒装的包装装潢,为何在许可给加多宝使用商标时可以分割?第二,当初合同中“不得使用与对方相同的包装”岂非违法条款?
当前法律对“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的规定基本遵循“两部曲”,即首先要判断是否是知名商品,其次判断是不是知名商品的特有包装装潢。“王老吉”确实是个驰名商标,但“红罐”显然不是这个商标本来的“特有包装装潢”。从市场伦理来说,这应该属于品牌商誉增值的部分——这部分不仅是运营者与创造者的心血,亦可以作为“衍生权益”而分割给权益人。如果不承认这个道理,那么,商标许可使用就要附带原有的“特有包装装潢”,且商标使用人无须在包装装潢上留下任何创意与创新——因为反正是杨白劳,因为增值商誉部分不受知识产权保护。这简直就像放租了一个荒芜的店铺,结果人家愣是做成了百年老字号,等到租约到期,包租婆连店带牌子都要抢去了。
市场自洽的基本,是法治与诚信。正如专家所言,“最高法院审理该案(红罐装潢之争)凸显了企业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管理等的重要性。”于法治而言,无论民法、抑或反不正当竞争法,适用都须厘清一个前提:“王老吉”和“红罐王老吉”或许并非同一概念。于信用而言,使用者在品牌锻造上的功劳,恐怕也不应该一笔勾去。
“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并非是两家企业或凉茶界的事,长远而言,关乎知识产权保护大计。最高法迟迟不落槌,或许也正是基于司法谦抑的逻辑。不过,有两点是板上钉钉的:第一,在知识产权界,“收回商标权还要无偿赠送著作权”的反诘之声渐胜,这当然不只是基于民意的认知,更有法理的权衡。第二,在“大国工匠”的创新创意潮流之下,将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到典型案例中,这才是真正“看得见的公平正义”。
有人说,商标与装潢的分离容易给消费者制造认知上的混乱,且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及装潢应属于商标的内在权利范围。亦有人说,当年加多宝与王老吉联姻时,“红罐”还在遥远的爪哇国。一个著名商标,不能成为吸附所有后续知识产权的“大杀器”。各有说辞,莫衷一是。《吕氏春秋》有言,“商德唯信,利末义本。”公众自然无意为某家企业背书,不过,尽快让红罐装潢之争尘埃落定,既是提醒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明晰权责关系,亦警示司法机关在时代与法理之上对知识产权审慎落槌。(参考消息)
1.《凉茶市场 终于“红”了不再“黄”了!加多宝红罐回归凉茶大战即将开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凉茶市场 终于“红”了不再“黄”了!加多宝红罐回归凉茶大战即将开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449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