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楼教堂
1901年,意大利籍方济各会修士庞会襄受命,在济南城东6里处的洪家楼村设计一座新的天主教堂。他遵照教义,按照彼时流行的教堂建筑样式,构想了后来走过历史,成为一道风景线的洪家楼天主教堂。
在这座教堂之前,天主教已经来到济南数百年。1651年,西班牙传教士嘉伯乐在济南老城将军庙修建了天主教堂,之后又在城西北的陈家楼修建分堂,在黄台、莲花山等地也发展教务活动。天主教在清末的种种动荡中曲折地发展着,给彼时的人们以某种精神慰藉。1870年,在济南代牧区传教士顾立爵的主持下,教区决定在济南城东的洪家楼购地再建一座新教堂,以更大的体量满足信友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顾立爵主持修建的那座洪家楼教堂,并非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座洪家楼教堂。前者在动荡中被损毁,后者则是利用庚子赔款进行的一次扩建。置身于更广大的历史之中,洪家楼教堂的存在意义已经超出一栋宗教建筑的范畴,而是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两种文明在一个正在发生剧变的时代相会,将彼时普通人的忙乱无助和恐惧冲动收纳其中。
将庞会襄的设计从图纸变为现实的是当时以卢立成为代表的历城孙村的石匠们。据资料介绍,那时候孙村的石匠远近闻名,他们父传子承,工艺高超,而且孙村的石匠有规矩,不违农时,只有在农耕闲暇时才以石为业。卢立成带着100多名孙村石匠,按照庞会襄的图纸,安排所有工序,包括雕刻。洪家楼教堂竣工之后,这些孙村石匠依然守着农人和匠人的本分,继续下一个工程。
如果将洪家楼教堂仅仅视为一栋建筑,它的艺术性也是无与伦比的。这是一栋典型的西方哥特式建筑,洋溢着浓郁的异域气息,这是两种文明碰撞、融合后的另一种美。
如今,洪家楼教堂已经成为济南的一栋地标式建筑。物是人非,墙石不语。
本期“济南故事”小结:
石墙历沧桑,梅花香如故;
文明际会时,风云留不住。
1.《洪家楼教堂 [济南故事]洪家楼天主教堂:文明相遇文明,融合一种“新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洪家楼教堂 [济南故事]洪家楼天主教堂:文明相遇文明,融合一种“新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45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