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觉得视频中的语速快到让人感到一头雾水?可这却是视障人群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语音提示会告诉使用者商品信息;根据语音提示,选择相应的物品,就能轻松完成一次购物。对于视障人士来说,这样的语音辅助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像普通人一样,享受网上冲浪、购物、支付的便利与快乐。
“无障碍建设惠及的不只是残疾人,而是面向所有人,让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平等地、方便地理解、交互和利用信息。”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信息无障碍技术标准联合工作组秘书长卜佳俊说。
12月3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助残日。2019年,是卜佳俊从事信息无障碍建设的第12个年头,也是浙江大学“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成立的第10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光学字符识别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在互联网上为视障人开拓了一条宽敞的“盲道”,国内无障碍信息建设也开始走上“快车道”。
卜佳俊和部分团队成员缘起
“一分钟盲打300字,我被震惊了”
2007年,刚从美国UIUC大学计算机系访学归来的卜佳俊,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跟随陈纯院士共同致力于残疾人相关的科技项目研究。据当时残疾人二次抽样调查结果,我国有8296万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涉残人口2.6亿。而且,面对这一庞大的残疾人群体,国家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数据库来记录残疾人的残疾类型、残疾等级等信息。“从那时起,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帮助残疾人弥补身体上的缺陷,使他们跨越障碍,获得康复、教育和就业的机会,最终融入主流社会。”
2009年,中国残联与浙江大学共同创办了“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结合中国残联的实际需求及学校的特色优势,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应用普及、标准制定和人才培养作为主要任务。
视障人士正在使用读屏软件操作微信让卜佳俊下定决心做好无障碍建设的还有这样两件小事。一次,他出席了盲人打字比赛。由于参赛选手视障等级不同,为了公平起见,所有电脑全部背朝参赛选手,全部由读屏软件反馈的语音形式进行打字。
令他吃惊的是,有些参赛选手一分钟能打300字,这相当于是专业速记员的水平,“这个感觉太震撼了,当时我就觉得,这辈子应该做好程序设计,惠及这些人。”
另一件事来自于北京理工大学一位脑瘫患者。“他通过网络主动联系我,希望我提供学术上的帮助。尽管他的研究方向和我完全不同,但我还是想办法联系了国内著名的专家帮他修改论文,之后我又专程到北理工跟他当面交流,并在毕业后帮他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卜佳俊和部分团队成员这次经历也让卜佳俊体会到了助人的快乐,让他坚定了要把信息无障碍建设当成一份事业去追求,再难也要坚守。
2017年7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在共建“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围绕残疾人康复、残疾预防、辅助器具、教育、就业、信息化建设、大数据与“互联网+”助残服务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情深“希望无障碍信息研究的标签再强一点”
“我原来是做嵌入式多媒体系统的,但现在我不断在强化另一个标签,想让大家知道我主要是做信息无障碍的。”对于卜佳俊和团队来说,做信息无障碍建设更像是一次科技与公益的深度碰撞——碰撞产生的火花,不仅激励科研人员,也为视障人士带去了“曙光”。
读屏软件技术能把网页上的内容“念”给使用者听“现在智能手机基本上都配有读屏软件,许多地方政府也在改版网页,符合视障人士使用需求。但我们发现,由于没有统一的检测工具,手机的软件有时无法发挥关键作用,网页的改版也往往成效甚微。”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团队起草了《读屏软件技术要求》《信息技术 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等国家级标准,更好地规范软件设计标准、检测网页改版成效、推动信息化工作取得实质进展。
截至目前,中心围绕主要任务,在前沿理论、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已发表的100多篇顶级国际期刊和会议上的学术论文中,一篇关于如何提高信息获取效率的论文拿到了人工智能领域最好的国际会议——AAAI 2012最佳论文奖,这也是该顶级国际会议创办39年来唯一一篇由中国大陆学者递交的获奖论文。而在互联网上,这条浙江大学“中国残疾人信息和无障碍技术研究中心”团队亲手搭建的“盲道”日益显示出巨大的实用价值: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覆盖116个国家,累计访问人数达300多万;央视春晚无障碍网络直播系统连续三年向15个地区的50万人提供央视春晚提供在线无障碍直播服务;中国残疾人服务网已为3000多万持证残疾人提供了服务……
“从事信息无障碍建设十二年,我感到无障碍建设是我国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消除信息鸿沟、弘扬现代文明的重要途径。”卜佳俊感慨道。希冀
“科技助残,我能做的还有很多”
从2008年北京残奥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多种解决信息障碍的方案,从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到雄安市民中心的无障碍规划方案,尽管中心已建树颇丰,卜佳俊仍觉“意犹未尽”。“目前,国内信息无障碍的人才教育和培训体系几乎是空白的,甚至还没有专门的学科。软件学院的课程可以灵活设计,这就让我们有可能开设特制课程,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他想做这一个“吃螃蟹的人”。
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过去十年间,依托浙江大学雄厚的学科背景,中心已经为中国残联举办了七期全国残联系统县级残联干部信息技术高级研修班、省级残联网站信息无障碍技术培训及地市级残联干部信息化和无障碍技术培训等各类培训,累计培训近2000人。此外,学校还与从事信息无障碍相关领域教学和成果运用的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等合作,开展教学科研和成果运用合作。
让团队成员们感到欣慰的是,现在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了特殊人群。在刚刚结束的5G应用设计揭榜赛校园分赛中,来自软件学院研究生的“基于5G技术的‘重明’智能盲杖设计”不仅摘得校园分赛一等奖,还获得了5G应用设计揭榜赛京东特别奖。“盲杖硬件+手机APP软件”的组合,辅之以5G技术、城市物联网、图像识别等技术,能为盲人提供有效道路信息,及时提醒盲人避障,保证盲人出行安全。
“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对于孩子们的熏陶,他们开始学会用科技的力量,帮助特殊人群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卜佳俊说。此外,浙大信息无障碍团队还希望借助社会力量,专门培养一批盲人体验测试员。“科技本身是为需求服务的,我们希望由专业的测试员为企业或政府服务,告诉他们新设计、新产品好不好、行不行。”团队成员们期待着,未来盲人体验测试员能成为一个新职业,带动视障人士就业。
文字记者:周亦颖
图片
1.《浙大教授 今天的C位,必须是这位浙大教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浙大教授 今天的C位,必须是这位浙大教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58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