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以南,裕华烈士陵园以南1.5公里处,是著名的“皖南事变三烈士墓”。
新四军副司令员(政委)项英、政治部主任袁、副总参谋长周子昆三位烈士,都在皖南事变中英勇牺牲。当时,袁35岁,43岁,周子昆40岁。天地同悲,草木含恨。
在国家灭亡、民族抗战的大背景下,同室作战造成的永恒不公正震惊中外。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行为受到了大家的谴责。
牺牲英雄不能忘记。1952年解放后,华东军区政治部派专员到泾县寻找烈士遗体。同年7月23日,华东军区政治部向北京提交报告,要求寻找皖南事变中牺牲的三位烈士的遗体,安葬在南京。
让三位烈士安息吧,提上日程。
项英、周子昆、袁
人体陨石战场
皖南事变是中国革命史上悲惨的一页!
1941年1月,消极主动反共的蒋介石集团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安徽省泾县茂林东山区集结重兵五万余人,奉命北上的新四军和皖南部队九千余人遭到包围和攻击。
1月4日雨夜,新四军九千多名士兵奉命踏上突围之旅。在接下来的九天里,他们去了一条生死之路。
战斗异常激烈。经过无数次突围战,新四军弹药耗尽,最终失去了所有阵地。9000多名抗日义勇军中,只有2000人脱颖而出,陆续到达苏南、皖中、苏北,而剩下的6000人则被丢失被俘或英勇牺牲。
在这次事件中,袁是第一个死去的。
1月12日晚,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与旅北突围,在大康王地区被顽军封锁,战死沙场。他的卫兵和其他随从立即埋葬了他,并给他做了标记,以便将来找到遗骸。
新四军副司令员项英在南下途中会见了副总参谋长周子昆一行。在与国民党军队斡旋的过程中,他们多次改变藏身之处,最终在泾县与景德县交界处的赤坑山上的蜂洞定居。
3月14日凌晨,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前军部副官刘厚总叛逃,在蜂洞枪杀了项英和周子昆,打伤了黄成,然后带着军费下山叛逃。
项英和周子昆在蜂洞被汉奸杀害
当附近的新四军士兵发现时,项英和周子昆已经死了。战友立即只用两条毯子把遗体包裹起来,在附近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挖了个坑埋了,做了不同的标记。
寻找遗骸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袁的妻子邱、周子昆的妻子何子友、的女儿向素云和儿子向学成分别向该组织报告,要求找到烈士遗体并正式安葬。在皖南浴血奋战的新四军老同志也表达了同样的愿望和要求。
这时,曾参与埋葬项英、周子昆遗体的新四军前参谋刘奎正正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也向组织报告了埋葬烈士遗体的情况,并提出了参与搜寻的要求。
刘魁(右二)与朱德合影
在取得组织同意后,8月14日,华东军区政治部出面组织,以刘魁为首,带着向学成和当时了解情况的人专程到皖南,与当地党政机关和群众一起寻找烈士遗体。
搜寻者从这个峡谷走到那个峡谷,最终在泾县的蜂洞附近找到了11年前项英和周子昆的遗体。
参加葬礼的人也发现了袁的遗体。
浑流雨花区
三名烈士的遗体随后被运往南京,存放在南京殡仪馆。
由于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墓地,埋葬地点需要多方讨论和调查,并征求烈士遗属的意见,埋葬地点最终确定到1954年秋。
皖南事变三烈士墓
墓地位于华神大道上的裕华公德花园,于当年11月正式动工,用石头和水泥建成。次年4月,三座墓(中间的墓、右边的袁墓、左边的周子昆墓)、墓道、墓碑全部建成,墓的后面和侧面都种上了松柏。整个墓园气势恢宏,布局合理,具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
1955年6月18日下午,三位烈士遗体告别仪式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礼堂正式举行。进入殡仪馆前,尊重烈士遗属的意见,根据烈士的人的结构,装扮烈士的遗憾,穿军装。
第二天早上,三名烈士正式下葬。8时30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礼堂内,灵柩在哀鸣和音乐声中被唤醒,死者头部和幸存者扶着灵柩走上灵车,开始了葬礼。包括南京军区首长、总部和政治部在内的数百人参加了葬礼。
一个小时后,三名烈士的棺材到达墓地,并被埋葬在哀悼中。
从那以后,三位烈士就一直睡在这里。
整个安葬过程庄严隆重,但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国内外都没有报道。
“皖南事变三烈士墓”铭牌
三位烈士下葬后,每到清明节和重大节日,烈士遗属、南京人民和解放军战士都会到三位烈士的墓前扫墓、致敬、哀悼,表达对三位烈士的思念和崇敬。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医务人员,在1991年植树节,三位烈士去世50年后,数百棵由义务劳动种植的松树站在通往墓地的道路两旁,默默地守护着三位英雄。
参考文献:《南京皖南事变三位烈士遗骸的故事》
1.《项英墓 南京红色日历 | 魂留雨花 “皖南事变”三烈士安葬始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项英墓 南京红色日历 | 魂留雨花 “皖南事变”三烈士安葬始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72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