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们探访的第22座寺院 -

从唐代开始,南昌城内就建起了不少寺庙,其中以大安寺、塔下寺、佑民寺和普贤寺香火最盛,均处于如今南昌城的繁华地带,它们并称为“豫章四大寺院”。

如今,四大寺院仅有佑民寺留存了下来。

人流如织的民德路上,古刹静候十方善信的到来。

对于佑民寺,三郎早有拜谒之心,但唯恐功课做得不够,失了恭敬。

精心准备后,在寺内大光法师的指引下,我们终于跨进了这座有着1600年历史的古刹,去听这段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历史。

一寺双重名

古今二重奏

佑民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在唐朝达到兴盛的顶峰,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

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更替,受战火的波及,佑民寺也脱离不了时毁时修的命运。

如今的规模还不到唐朝辉煌时期的百分之一。

或许是占据市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亦或是悠久厚重的历史感,佑民寺始终是深受当地信众偏爱的“人气王”。每逢初一、十五与各大节庆日子,香客如流。更传下了“最灵验”这一美名,无论老幼,都乐于来此拜谒。

三郎拜访时特地避开了高峰,与往日人声鼎沸,香火缭绕的盛况有些不同,工作日的下午,佑民寺也安静了下来。

在四面成栋的居民楼“包围”之下,黄墙红瓦的古寺显得庄严而清幽。

中国寺庙建筑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殿堂、门窗、亭榭、游廊均开放侧面,以达到一种亦虚亦实、亦动亦滞的灵活而又通透的效果。

位于闹市中的佑民寺,更是将这种融合做到了极致。

进入寺中,刚要进天王殿,抬头又见一“佑民寺”。心中一惊,退出山门再次查看,只见两个“佑民寺”匾额一远一近,一新一旧,一上一下高低陈列。

山门门头上书寺名本无惊奇,天王殿也如此设计的实属第一次见。

原来,佑民寺多次遭遇损毁,重建修复时原先的山门就被改作了天王殿。后来,寺院又在前方重新添设了大气宏伟的山门,也把后方的铜佛殿进行了一番整饬,唯独当年遗留下来的天王殿依然是泥墙低瓦,没有多余的装饰,就连外墙的黄漆被冲刷成了鹅黄色。

但从中,岁月的积淀也在此变的具象,既能合理地节约用地,也能再现尘封的历史,所以我们今天才有幸能看到内外安置的双重寺名。

建筑,果真是无言的见证者。

龙天护千年

铜佛天下名

谈及佑民寺,怎能不提铜佛殿?

不少人都知道“江西穷又穷,还有三万六千铜”的趣言,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三万六千斤重的铜器就是藏身于古寺内的铜佛呢?

铜佛殿又称“接引殿”,有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之意。

铜佛殿檐角飞翘,红蓝相接的纹饰衬的整个殿宇恢宏大气,门侧一棵与屋檐齐高树荫下,石龟碑刻讲述着铜佛的历史。

三郎早就听说铜佛的情况,如今亲眼相见着实震撼。铜铸的阿弥陀佛,像高及15米,世界上最大的室内接引佛像之名实至名归。

抬头瞻仰,可见阿弥陀佛慈悲肃穆,法相金身。殿内特意减少了人造光源的干扰,仅靠门窗透过的自然光线照明,更是衬得佛像金光熠熠,宝相庄严。

视线上移,顶内还有巨龙盘旋云间,栩栩如生,与佛像上下对应,大有飞升之势。

自古以来,龙就被誉为“吉祥灵兽”,有攘除灾难,辟邪出崇的美好寓意,龙腾云海,四海升平,福佑百姓安居,与佑民寺之名不谋而合。

不过,佑民寺早先也不叫佑民寺,相传在梁代时期,豫章王的师父葛鲟家中有一口井,里面住了一条蛟龙。为防止蛟龙出来作乱,豫章王建造了一尊大佛来镇压蛟龙。而后来,葛鲟将这所房子捐献出来建寺庙,建的便是如今的佑民寺,又因为供奉了镇龙的大佛像,所以最早时寺名“大佛”。

穿过铜佛殿,与大雄宝殿相对的中庭西北侧,古井还立于此,曾经蛟龙栖身的神井现在看来不过一座上了年头的枯井而已,却在当时成为了造福一方百姓的契机。

如今,佑民寺也是南昌城区最具代表性的寺院,以法堂-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为中轴,两侧分布着尊客寮、客堂、大寮、库房、观音殿、祖师殿、伽蓝殿、地藏殿等偏殿,规模虽不复当年,但道场的功能一应俱全。

寺院,本是为弘法利生而来,佑民寺,已坚守千年。

马祖开道场

宗风起洪州

佑民寺,这座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寺院,早已成为南昌闪亮的城市名片,在整个亚洲佛教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佑民寺始建于南朝,但真正成为名扬海内的大刹,还是在唐代。

在唐大历年间,禅宗高僧、南岳派怀让禅师的嫡传弟子马祖道一曾来寺说法,在这里开设道场,广收僧徒,弘传佛法,信徒云集,规模宏大,“洪州禅”由此诞生,佑民寺也成了当时江南一带的佛学中心。

马祖禅师思辨敏捷,机锋犀利,广接徒众,门下极盛,有“八十八位善知识”之称,尤其以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最为闻名,号称“洪州门下三大士”。从百丈怀海门下更是开衍出临济宗、沩仰宗二宗。

一花开五叶,其中三叶追根溯源都来自于这佑民寺。

佑民寺的宗风心法被陆续慕名前来参学的新罗僧人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等地。以至于韩国“禅宗九山”的法脉有七山的根源都在此。从此,佑民寺在国际舞台的序幕也正式拉开。

现在的佑民寺,融于市井,却不沾染世俗之气,闹市中的一方净土颇有“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之姿。

闲适的午后,院中蝉鸣不绝于耳,一路走过,看到几位老者在绿荫下低语乘凉;大殿中女孩手捧经书,静默诵持;更有一活泼小儿跟着爸爸的有模有样地叩拜礼佛……

拥堵、酷热、焦躁似乎都被隔绝在了山门之外,我想,这就是心静自然凉吧。

喧嚣的城市生活,还好,有这一方清净地。

文 | 丽丝桃

图 | 丽丝桃

1.《佑民寺:你们都知道我的名字,却未必清楚我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佑民寺:你们都知道我的名字,却未必清楚我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8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