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以江苏教育版六年级课文为主体,梳理课本中的“师傅”、“老师”、“分组老师”,感受不同的老师形象。
2.学习如何在教材中描述老师——选择典型例子,突出鲜明特色。
3.唤起学生对老师的爱,学会用言语感谢老师。
第一节课
[教学过程]
首先,将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总结主题
1.出示课文:《莫泊森的老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春游》、《明天,我们就毕业了》。
这四篇课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全部写给老师)
四篇课文写的是哪些老师?(福楼拜,刘老师,孔子,老师)
2.如果你总结一下这个单元的主题,你会用什么词?(刻骨铭心的老师风度,师生情谊,永恒的老师情怀)
3“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曾说:“老师,所以传道授业也是惑。”这句话道出了老师的职责。在生活中,人们会把那些在某些方面值得学习的人称为老师,而那些造诣很深、声誉很高的学者和专家则会被称为大师。在这个单位,你觉得谁能称得上“大师”?
第二,走近“大师”,感受“大师”的智慧
孔子不仅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1998年1月,75位当代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并发表宣言。第一句话是:“人类要想在这一轮世纪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年前,向中国的孔子寻求智慧。”
2.阅读孔子春游,你认为最能体现孔子“智慧”的是什么?(水上)
孔子凝视着泗水的碧波,意味深长地说:“水是喂养众生的奶,它似乎有美德;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方形或长形,水流会向下平缓。
它似乎有善良;水穿石,凿墙,从不恐惧,它似乎有野心;一切入水,就能洗掉污垢,这似乎是很好的教学...从这个角度来说,水是真正的君子!"
弟子们听了老师的宏观理论都很惊讶——从斯空的普通流水里,老师竟然能看到如此深刻的道理!
在孔子眼里,水-
跑步,养活活人,有德;
流量一定要向下,温柔温柔,深情;
穿石切壁,不惧,有志气;
打扫卫生,好好教书,做一个真正的绅士。
3“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做人的理想标准。“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0多次,也就两万多字。你以为孔子只是在表达他对泗水两岸“水”的感受吗?(除了对水的仰慕,还有弟子们的托付和期待。)
4.你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
5.历史学家司马迁用《诗经》中的句子来评价孔子:
山停了,风景停了,虽然达不到,但心向往之。(性格就像一座山,让人仰望,不禁以他的行为为准则。)
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被称为“短篇小说之王”。但是莫泊桑的天赋是天生的吗?
莫泊桑的近300篇短篇小说大多写于30至40岁之间。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教师福楼拜对他的建议贡献良多。
2.阅读莫泊森的《向老师学习》,你认为最能体现福楼拜智慧的是什么?
“不不不!怎么能说没什么好写的呢?太棒了...你看,怎么会没东西写呢?”
连续九题,你读了什么样的老师?(有责备,但更多的是耐心的引导和不知疲倦的教导;遵循好的指导,唤醒记忆,启发思考...)
3.莫泊桑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文学大师屠格涅夫认为,莫泊桑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最杰出的天才”。恩格斯还说:“你应该向莫泊桑致敬!”但是你知道莫泊桑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是怎么来的吗?
4.课本安排了这篇课文。你认为编辑写莫泊森是为了向他的老师学习吗?还有谁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是老师?你从福楼拜身上学到了哪些写作秘诀?
2.在中国教育界,有很多这样有说服力的大师。还记得初三学的课文《飞天蜻蜓》吗?文章还写了一个有说服力的大师。他是谁?(陶行知)
3.说说你对陶行知的了解?
陶行知的智慧也呈现在他的一篇演讲中。重温《陶校长讲话》;
“每天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的身体有进步吗?是的,提高了多少?
第二,你的知识有进步吗?是的,提高了多少?
第三,工作有什么进展吗?是的,提高了多少?
第四,你的道德有进步吗?是的,提高了多少?
4.“一天四题”适用于谁?
一篇700字以下的演讲,以前适用,今天依然适用;它适用于你、他和我。这就是智慧!
第三,走近“老师”,感受“老师”的深情
2.这是作家苏叔阳的老师。告诉我你对苏叔阳了解多少。
补充资料一:
他是剧作家,丹心铺开启一代人的心灵;
他是电影人,《赵茜街》用契诃夫的笔法写小人物的艰辛;
他也是传说中的抗癌英雄。因为癌症,他已经写作十多年了。
他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中国读者》带着对祖国的热爱驶向世界...
他就是著名作家苏叔阳。
补充信息2:
苏叔阳的一生经历了沧桑和挫折,但没有什么能阻止他的文学创作。他在《苏叔阳文选》的序言中说:“无论我多么虚弱,只要生命的蜡烛还在燃烧,我就要走下去,即使我在爬行,我也要在这条路上挣扎。”
3.文章的
4.不矫情左腿残疾的刘老师,不是哲学家,而是用哲学的方式向学生解释生命的意义:乐观顽强,热爱生命!小时候,苏叔阳曾经因为缺乏父爱而抑郁。是刘先生给了苏叔阳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刘老师是苏叔阳成长中的老师。
2.复习《最后的姿势》中的谭千秋老师。
我们也从一位在5·12地震的紧要关头把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献给学生的老师身上学到了东西。他是谁?(谭千秋)
3.复习《海伦凯勒》中的沙利文。
海伦·凯勒,双耳又盲又聋,没有一个充满爱心和耐心的老师也能学会阅读和“说话”——沙利文。
4.不同的人对“教老师”有不同的理解。感谢刘先生的乐观和坚韧;刘绍棠感谢田老师用美丽的故事为他播下文学的种子;四名获救学生感谢谭老师的救命之恩;海伦·凯勒感谢沙利文的耐心和爱...
第二节课
[教学过程]
首先,走近“小组分工”,感谢“小组分工”的教导
3.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知道了如何做人,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和幸福。同学们,请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勇敢地站在老师面前,把自己的话读给老师听,向老师表示感谢。
1.《师恩难忘课文 师恩难忘 ———学教材“名师” 表“谢师”之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师恩难忘课文 师恩难忘 ———学教材“名师” 表“谢师”之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89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