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老师指导:可以从这篇文章中找到相关的气象知识信息。详情如下:

陶瓷是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享誉世界。有些朋友想了解陶瓷。那么,让我们和朋友们谈谈吧,陶和瓷是一种东西吗陶器和瓷器是一回事吗?今天边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好好看看。

陶和瓷是一种东西吗

什么都没有。陶器和瓷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在古代,陶器在不同的文明聚居地烧制。然而,瓷器的最早出现在几千年后的中国。从陶器到瓷器的飞跃真的那么难吗?

是的,瓷器之所以难烧,是因为它对土质和烧成温度的要求非常高。

简而言之,陶器是由泥(普通粘土)制成,在低温(800-900)下烧制而成。瓷器是用瓷土(高岭土)经高温(1200-1300)烧制而成。

有人可能会说几百度的温差不算多。事实上,温度上升到1000以上后,就很难继续上升了。

如果严格细分的话,在陶器和瓷器之间还有一种“进化”,就是炻器,烧结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陶土

陶器和瓷器有什么区别?

1.不同的烧制温度

陶器的烧成温度一般低于瓷器,最低甚至低于800,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比较高,大多在120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400左右。

第二,硬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烧结不完全,敲击时有声音提问,胎体硬度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用普通钢刀很难在胎体表面划出沟槽。

第三,使用的原材料不同。

陶器可以用普通粘土制作,烧制而成,而瓷器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用高岭石制作。当烧制温度达到Tokisho中要求的温度阶段,就可以成为陶器。比如古代的白陶就是这样烧制的。在烧制瓷器所需的温度下,高岭土制成的生坯就变成了瓷器。但是,当用来制陶的粘土制成的坯体烧到1200时,就不能变成瓷器,而会熔化成玻璃。

第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体即使很薄也不是半透明的。比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不透明。无论薄厚,瓷器的胎体都是半透明的。

第五,釉色不同

陶器有挂釉和挂釉两种。上釉的陶器釉料可以在较低的烧制温度下熔化。瓷釉有两种,可随胎体高温烧制,也可在高温生胎上挂低温釉,二次低温烧制。

以上几个方面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原料和烧成温度,其他几个条件都与这两个密切相关。所以陶工一旦掌握了烧制温度的技术,认识到高岭土和普通粘土的区别,就有了发明瓷器的条件。

陶图片

如何辨别陶器和瓷器?

1)看轮胎颜色

不管是否上釉,陶瓷底部都会有一部分外露的“胎”是不上釉的。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碗、杯,底部都有环脚,摸起来比较涩。这是瓷器本身的胎。如果这部分呈红色、褐色或深灰色,不透明,基本可以确定是陶器,因为粘土含铁比较高;反之,如果轮胎颜色为白色、透明或半透明,则基本可以确定为瓷器。

2)听声音

拿起陶器,用手指轻轻敲击。如果声音清脆,那就是瓷器,如果声音沉闷,那就是陶器。因为材质的原因,陶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700 ~ 1000,瓷器的烧制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由于陶土本身颗粒较粗,烧结程度不够,分子没有瓷土紧密,这也是两者声音不同的原因。

如果你用紫砂壶喝茶,你会知道它的吸水率比较高,透气性好,表面的水分很容易被表面吸收,因为胎体的气孔相对瓷器来说比较大。而瓷器则不会有这么高的吸水率。普通陶器的吸水率在8%以上,而瓷器的吸水率在0 ~ 0.5%。

需要注意的是,有无釉并不是区分陶器和瓷器的绝对方式。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的唐三彩,就是一种低温釉的“陶”。

以上只是比较简单的区分陶器和瓷器的方法,并不完全准确。只有综合考虑才能做出正确的区分。只对比一两点,容易产生误解。比如中国浙江上虞生产的黑瓷,因为其材质中铁的含量为2% ~ 3%,所以胎也是红灰两色。南宋官窑生产的瓷器显现胎色,‘紫口铁足’最贵;北方瓷器由于胎中氧化铝含量较高,大部分瓷器无法实现致密烧结,吸水率较高,部分可达5%以上。这些瓷器如果只是对照上面的一两个来衡量,就不能称之为瓷器。

所以在实际鉴定中,需要同时考虑原料、釉料和高温。前两项是内因,后一项是外因。

1.《陶和瓷的区别主要在哪些方面 紫砂是陶还是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陶和瓷的区别主要在哪些方面 紫砂是陶还是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230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