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里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当真是"大胆式批判"?
一曲《长恨歌》情怨绵绵:"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在"传奇"式的笔法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几笔勾勒,道尽聚散悲欢:唐皇、贵妃、青娥……一个爱情故事,好不动人情。而白乐天一支笔,涂涂改改,几度增删不留原诗一字,所为何?以史为镜。惟愿绘出一个大唐繁华、一个安史祸乱的变迁。可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细思之下,李隆基才死去几十年,何以就敢将矛头直指君王,如此大逆不道?嫉祸水红颜吗?恨庸君误国吗?
1、 气骨衰颓的"大历诗风"余韵:诗人新的思考方式
我们先从大历诗风说起。何为大历诗风?——在经历了安史之乱、或者在这之后成长起来的的大唐诗人,诗风再难见盛唐壮阔的气象,多派生的惆怅寂寞和哀愁,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和群体疏离的倾向。诗歌虽然有着自己的情调,却是虽有风味而骨气顿衰。我们叫做诗歌生命的沉潜状态。
《长恨歌》为白居易早期的诗歌,与《赋得古原草送别》一样,都是上接大历诗风之重视个人内心世界的下的产物,这个时期,白居易还没有开始倡导他的"新乐府运动",诗歌也不是"歌诗和为事而作",只有着一些出自个人的讽喻倾向,并没有完全为政治服务的创作动机。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这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的原由。
而白居易这种"非红颜祸水"的批判,来自于大历时期边塞诗人李益。前文也提到大历时期是诗歌的沉潜状态,多关注诗人自己的情思,而在此之前的盛唐时期,多是个人以大唐王朝为中心,写下繁华的诗篇,以杜甫的《北征》为例子,认为传统的女色亡国或女人祸水论是对于唐政权最好的颂扬,将导致国家衰乱的罪责推到杨贵妃以及其家族身上,极大程度上是对于唐王朝的维护。而安史之乱后成长起来的诗人,不是目睹了安史之乱日益暴露而腐朽无能的唐政权深为失望,就是丝毫为经历大唐盛世之繁华,唐政权这个作为社会秩序的象征和支柱轰然崩坍,以李益为代表的宣告杀死杨贵妃不值得称赞,反而成为凶残和卑鄙了,这是由于说明了他对于维护唐政权的威信已经没有了杜甫那一辈人的热心和设想的周到。
那么既然不是"红颜祸水",归根到底,便是"君王重美人不重江山"了,《长恨歌》明显就是白居易创作早期,最为大历和中唐复兴时期的交替的产物。
二、无伤大雅的"讽"下,实为佛道色彩下的粉饰
从汉末建安开始,儒家思想的枷锁,一直被不断地挣脱,在魏晋时期以来,佛家思想传入中土,道教思想兴起,玄学一时间蔚然成风,直到六朝时期结束,乃至唐朝安史之乱前,儒学亦然不能取得昔日的地位,唐朝由于"李"姓氏,道家地位更加突出。儒学复兴,是在白居易后半生开始的。
《长恨歌》中道教的痕迹到处可见,"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在当时的唐朝,是个热烈崇拜道教的朝代,李白就是当时其中之一,白居易虽然以"汉皇重色思倾国"开篇,但是在后来文章中,描绘了杨玉环以修行斩断前缘,唐玄宗以精诚感动天地,实际上是为李杨爱情误国裁剪了一件带有宗教庇护的保护衣,挡住了后世对于他们的骂名,他们的爱情是超越凡世间的,自然不应当收到俗世的评价,尤其是在这个道教为信仰的时代。
至于"汉皇重色思倾国"的评价,当真是大逆不道吗?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巧妙的开拓,唐王朝辉煌的崩溃,虽然不是红颜祸水,由一个女子承担,但也终究是女子导致的,为什么?汉皇重色啊!所以耽误了国事。除此以外呢?白居易没有提到。而这个"色",还在道教的庇护下,得到了救赎,不是吗?所谓"食色,性也",《长恨歌》将唐明皇看作普通人,也只不过犯了人之常情,这样子,就是回避了当时封建王朝自身腐朽的原因,完全符合当时统治者需要的——重建百姓对于唐王朝的信任。简单的说,白诗之通俗以至于流传之广泛,"汉皇重色思倾国"传达给百姓的,不再是安史之乱倾尽国力十年才平定的事实,而是人之常情"重色"导致的了。
三、中日"杨贵妃"人物形象流变对比之思考
白居易的一纸《长恨歌》漂洋过海,来到日本后,成了在日本中世文学中的民间传说,《太平记》这样子记载:"贵妃母午睡,水珠从柳树枝滴下,遂怀孕。贵妃非常人也,乃下凡仙女转生。"在日本人心中,和白居易写得诗歌一样,杨玉环是美的化身,拥有不衰老的容颜、不凋落的生命、纯洁无暇不为世上人所染指。即使在中国的《唐书》,也这样子记载:开贵妃墓欲移葬他所,启墓故香囊犹在。无肉无形,香囊犹在。"
天生丽质的杨贵妃,当真是我见犹怜。对于美的事物、美的人,谁又会对其大加嫉妒、诋毁呢?在中国,随着历史的河流在流淌,沧海桑田,在杨贵妃的故事上,又多了一部《梧桐雨》,一部《长生殿》。在《梧桐雨》中,杨贵妃有了自己的声音"陛下,怎生救臣妾一救?",在《长生殿》中,杨贵妃在忏悔中得到了历史的饶恕,无论作者之笔出于怎样的目的,写书谋生也好,继承历史也好,都是将历史罪民的枷锁从她的手上解除。
无论中国,还是日本,杨玉环作为一个为政治牺牲的可怜人,在没有来自儒家思想绝对的批判时候,都是对这样子一个美丽的女子原谅的。于是,我们将《长恨歌》当作一首爱情长诗来看、来读,"汉皇重色思倾国",不过是写出美人之美,李杨爱情之深,命运之悲惨罢了。我们谁也不知道,白居易当时写下这首诗是出于什么心情,是咏史?还是歌颂爱情?但是《长恒歌》写了一段超越生死的爱情,几乎可视为《牡丹亭》爱情可以使人死而复生之说的先声。""汉皇重色思倾国",也许这一笔落下的时候,就不是指责批判,而是遗憾。
1.《[什么是大历诗风]大历诗风蒋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什么是大历诗风]大历诗风蒋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42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