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除”的古今词义微殊
文 | 陆宗达
词义由古至今,历千百年之发展变化,有些确已面目全非,引申轨迹难以寻求了:也有些古义与今义粗看似乎无别,仔细探讨差异却在微处。在文言文阅读中,前一类问题不难解决,因为只要确为同一个词的发展,变化不论多大,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寻其本义,循其线索,总可以找到古今词义相关之处。但后一类问题就较难解决。因为这类词中,有一部分差异极小,如不仔细分辨,简直无法区分,阅读时便极易失去文意。
“除”的今义十分单纯,作动词用只有一个基本意义,即“去掉”。有人用今义附会古语,认为“除官”就是“免职”,“除岁”就是“除去旧岁”……初看起来,似乎也说得通,但仔细考究,便见内中细微差异了。沈括的《梦溪笔谈》说:
“除拜官职,谓‘除其旧籍’,不然也。‘除’犹‘易’也,以新易旧曰‘除’,如新旧岁之交谓之‘岁除’。《易》‘除戒器,戒不虞,’以新易弊,所以备不虞也。阶谓之‘除’者,自下而上,亦更易之义。”
沈括的话是很精辟的。“除”的本义是台阶,《说文·阜部》:“除,殿陛也。”殿陛就是宫殿的台阶。《汉书·李广苏建传》“扶辇下除,触柱折辕。”杜甫《南邻》诗“得食阶除鸟雀驯”,都反映“除”的本义。
台阶需一层一层地易阶而上下,所以引申有交替、更易之义。“除官”不是免职,而是改换新职,“除岁”是以新年更换旧年。查先秦两汉典籍,“除”义多为改换、更易。如:
《左传·庄公四年》:“令尹鬬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营军临随,随人惧,行成。”杜预注“除道”为“更开直道”。孔颖达疏:“除道谓除治新路,故知更开直道。”
《诗经·小明》:“日月方除。”毛传:“除陈生新也。”
《汉书·景帝纪》:“初除之官。”颜师古注:“凡言除者,除故官,就新官也。”
前人每每在“除”下加注,正是因为“除”在先秦两汉意义与注释时代的常用义已经不甚相同、而其间差异又很难觉察的缘故。
上面三处,“除”都当“更易”讲,“除道”即改换一条新的直路,“日月方除”指时日更替,也就是今天所谓的“日新月异”。“除官”的意义颜师古以“除故官,就新官”释之,正体现一个“更”义。
“除”字当“去掉”讲,只取“除旧”的一面而不强调“更新”的一面,是后来发展的结果,这种变化十分细微,如果以今义附会古语,意义上便失其准确了。由于其中意义变迁是很细微的,稍不留意,就可能解释错误。只有对前代的训诂材料进行深入的研究,细寻其差异之处,才能避免发生用今天的常用义附会古义的错误。
(节选自陆宗达、王宁:《古汉语词义答问》)
作者简介
陆宗达(1905~1988),字颖明,浙江省慈溪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1926年起,追随国学大师黄季刚先生,学习文字、声韵、训诂等传统语言文字学。曾任教于北京大学预科、辅仁大学、中国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著有《训诂简论》《说文解字通论》《训诂方法论》等。
特别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发展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学
有深度的大众国学
有趣味的青春国学
有担当的时代国学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微信号: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众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辑:黄佳怡
专栏画家:黄亭颖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1.《除江南除是什么意思、偏安江南一隅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除江南除是什么意思、偏安江南一隅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4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