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让酒越酿越香,岁月让诗文越沉淀越醉人。但有时候时间也会和我们开玩笑,有些诗年代太久远了,总会出现不少的张冠李戴。
最著名的当属宋代那首最有名的《生查子》,其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可谓流传千年的金句,这首诗也曾多年被挂在欧阳修名下,直到近些年才有人提出这词应该出自才女朱淑真之手。而经典名作《画》,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也被人指出可能并非诗佛王维的手笔,可能是南宋川禅师的诗作。之所以会有这么多错误,主要是年代太久远,而且以前诗文的传播经常是口口相传,就难免有误。
而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诗,堪称文坛谜一般的存在,诗名《题金山寺》。这是一首曾题写在金山寺的神作,说它谜一般,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作者成谜,此诗目前更多时候被挂在苏轼名下,但有人说是出自唐代徐寅,还有人说出自宋代周知微,而且每种说法都能拿自己的证据,可谓从唐代争论到宋代。另一方面则是读法成谜,这首诗无论正读还是反读都能解释得通,所以至今读法也成谜。让我们来品一品这首诗:
《题金山寺》
(正读)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反读)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既能正读也能反读的诗,被称之为回文诗,这首诗被题为墙,是否是作者刻意安排,不得而知。正读时,则因为句句倒装而别具一格。一、二句潮水如暗浪涌动,一如雪山倾倒之势,而远处正是江清月近人,远远望去那明月似落入了渔舟的钓钩。这两句连用两个夸张的比喻,是为山寺的大背景。
三、四两句开始写寺庙,写桥、寺、松、径、槛、泉、波,诗人仅用10个字将寺庙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写尽。五、六两句再次由近及远,霭霭红霞下绿树迢迢,又是一个晚晴。最后两句是云与水的关系,为的是点出远处碧峰,而碧峰上的千只雁儿,则将全诗带出画境,去向一个悠长的远方。
如果反着读,意象的呈现仍然是靠这些景物,但是意境却不完全一样。诗的顺序则是由山水到晴空和绿树,再到寺庙,最后再回到渔舟,是由动景到静谧的转换。虽同样绝美,但细细体会,仍能感受到不同的美。这首谜一般存在的回文诗,只寥寥数笔,但蕴含的景致却颇为丰富,可谓言简义丰。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讨论一、二。
1.《题金山寺表达的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题金山寺表达的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53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