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洞庭湖比现在要广阔得多。当时湖上烟波浩渺,一望无际,人们泛舟其上,引起无限遐想,许多神话传说也随之产生。在广阔的洞庭湖上,日出、日落和月夜的美景,十分迷人。唐玄宗时的宰相张说,在开元四年贬官为岳州刺史。岳州在洞庭湖畔,张说在忙完公务后,常在湖中泛舟游览。张说被远置于江湖,常郁郁不乐,这一时期写过:“石木无生意,寒云若死灰"、"谁念三千里,江潭一老翁"、"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等消沉黯淡的诗句,但同时,他又写出了一首与之风格截然不同的七言绝句——《和尹从事懋泛洞庭》。这首吟咏洞庭山水的诗,唱出开朗乐观调子,表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张说
平湖一望水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平湖一望水连天
大意是:平广的湖水远接天边,在夕阳西下、树林阴影长达千寻的时候来湖中泛舟。忽然水面上波光粼粼,光华耀眼,使人怀疑是否船儿来到了太阳的旁边。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张说创作的一首山水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绘,表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远眺碧波浩渺的洞庭湖,湖面波翻浪涌,广袤无际,仿佛能涌上九重,与碧天连成一片。湖上君山层林叠翠,风景高深壮丽,千重翠色投入山脚的深深洞泉之中。诗人正满怀豪情逸兴纵览湖山景色,忽然惊觉湖上波光闪闪,阳光灿烂,交相辉映,一派光明满溢。诗人仿佛感到自己已乘舟回到了旭日身边。
这首诗以兴为主,即景发兴,景中有寓意寄托而不露痕迹,语言高华郎秀,骨力雄健,气格天成。诗中用乘槎上天的典故,意气昂扬地抒发了对光明前程的憧憬和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
林景千寻下洞泉
这首诗唐诗发展历史上具有很典型的过渡特色,表现了盛唐诗的整体感觉。诗人创作这首诗,其中心意旨是表达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而这一点主要是通过最后一句体现出来的,所以前面三句都是诗人小心翼翼地为最后的意象构造景物画面。第一句描写湖水在地平线上似乎与天空连接起来,这是最古老的描写惯例之一。第二句描写秋天景物的影子倒映入湖水中,引入了黯淡的主题,为第三句突然的光明作准备。随着阳光突然充满水面,漂浮在闪光湖面上的小舟变成飘浮于天上,到达了日边。由于诗人用了乘槎上天的典故,第一句的描写惯例也获得了新的意义。这里将简单的泛舟湖上转换成超脱的体验。
忽惊水上光华满
据晋张华《博物志》卷十记载: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每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尽夜。去十余月,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为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云:“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这就是乘槎上天典故的由来。后人用这个典故比喻奉使,又比喻为入朝做官。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就暗用了这个典故。明白了这个典故,对于这首诗的主题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1.《历代描写洞庭的山水诗,若说这首诗排第二,则没有哪首诗能排第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代描写洞庭的山水诗,若说这首诗排第二,则没有哪首诗能排第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80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