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古称“柟”。
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战国后期的《山海经》一书:“大木,叶似桑,今作楠,音楠。”
后之六朝,梁陶宏景《别录》:“楠材微温,主霍乱吐下不止”
后来到唐宋时期,诗文中楠树已是一常见之树了。则“楠”一名之缘起,不能说是在西晋之前,但也必然是在两晋之间。在随后历代的诗词歌赋中,楠木则更是以其干直叶茂、香淡幽远成为文人自比和讴歌的对象。
诗圣杜甫与楠木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天宝中期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后,他流亡颠沛,被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来又弃官西行,定居成都。晚年又全家东迁,途中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最后贫病而终。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 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存诗1400多首。被誉为“诗史”;而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意精湛,被人们誉为“诗圣”。
杜甫在四川生活多年,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对楠木情有独钟,并赞叹再三。
其中《高楠》中,杜甫写到:
楠树色冥冥,江边一盖青。
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
落景阴犹合,微风韵可听。
寻常绝醉困,卧此片时醒。
完全是一幅田园风光。楠木苍郁高大占据江边,亭亭如盖。在树下种植药圃,搭建茅庭,在太阳的余晖中树影亭影摇曳重合,微风吹来,听天籁之妙音,闻楠木之幽香,即使常常喝的酩酊大醉,在这楠木树下静卧,片刻得醒啊。
这首《高楠》可见其对楠木的热爱和生活的适意
晚年的杜甫贫病交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的凄切婉转千折百回,令人黯然神伤千古不绝。几乎同时写的《楠树为风雨所拔叹》却少为人知。
倚江楠树草堂前,故老相传二百年。
诛茅卜居总为此,五月仿佛闻寒蝉。
东南飘风动地至,江翻石走流云气。
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
沧波老树性所爱,浦上童童一青盖。
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
虎倒龙颠委榛棘,泪痕血点垂胸臆。
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
一棵长了200多年的巨楠,倚江亭亭如盖,诗人当初正是因为它,就近“诛茅卜居”结成居住的草堂,静坐可听风,片卧可醒酒。谁料一场飓风突然而来,巨楠迎风怒吼竭力抗争,但最终为风雨所拔,根断源泉。断裂枝干渗出缕缕汁液,有如诗人的心在滴血,眼在流泪。同时也在悲叹自己,那突至的安史之乱。杜甫以巨楠自比,表达了自己的悲愤和怀才不遇,所逢非时。诗中杜甫将楠木赋予了文人的气节和人格力量,此时巨楠即杜甫,杜甫即巨楠。
后期杜甫的《枯楠》几令人读后唏嘘涕下
楩楠枯峥嵘,乡党皆莫记。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
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巨围雷霆坼,万孔虫蚁萃。
冻雨落流胶,冲风夺佳气。白鹄遂不来,天鸡为愁思。
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良工古昔少,识者出涕泪。
种榆水中央,成长何容易。截承金露盘,袅袅不自畏。
总之,杜甫咏楠三首,几乎已成“楠”之礼赞,在其中隐含了自己的直而不屈的节操和壮志难酬的咏叹,楠木几乎成了杜甫自己的化身。四川盛产帧楠,帧楠高而直,生长缓慢,有幽香淡逸,金丝楠就是帧楠之中的极品。
喜欢木器的朋友可以加我微信号:dthmww
主要生产红木家具 手串 工艺品
1.《(种榆水中央什么意思)倒影水中央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种榆水中央什么意思)倒影水中央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8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