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王籍是谁,或许也没听过《入若耶溪》,但一定读过“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诗。

王籍,南朝诗人,七岁能文,长大后颇负盛名。同历史上大多数才华横溢的诗人一样,王籍的仕途也不是那么得意,或许为了逃避困顿的现实,他爱极了大自然中的锦绣山川,甚至一头栽进去,好几个月不出来。为此,本就薄宦的他,接二连三被贬。

官途不顺诗途顺,他有大把的精力去观照大自然,于是,一首歌咏若耶溪的绝唱飘然而出——

入若耶溪

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简析

若耶溪在今绍兴市,全长百余里,相传是西施浣纱的地方,又称浣沙溪。

夏日午后,泛舟游于溪上,即可赏景,又可纳凉,再惬意不过。

王籍是一定不会错过此等乐事的,所以他乘坐一条大船(艅[yú]艎[huáng]),也不刻意划桨,让船随水任意飘荡。“泛泛”形容船随波荡漾的样子,而诗人闲散愉悦的心情已摇曳在画面之外。“空水共悠悠”句,表明溪水十分澄澈,惟其如此,方可倒映晴空。

接下来两联重点刻画若耶溪美景。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句,从视觉所见入手,一仰一俯间,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立体的山水画图。

“阴霞”即山北面的彩云,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诗人溯流而上,自北向南行驶,故曰阴霞。此外,阴霞也泛指云霞,如谢灵运诗“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阴霞生远岫(xiù)”中的“生”字,无疑是锤炼所得,状云霞缓缓升起貌,十分熨帖。

“阳景”即太阳光,这里是照射在水面的阳光,必然浮光跃金,直晃人眼。在诗人的笔下,它似乎有了灵性,追逐着回流不断游走。“回流”与“阴霞”照应,表明船是逆水而上的。

以上两句富有动态美感,以下两句则从听觉下笔,刻画若耶溪幽静的一面。

怎样才能体现林静山幽呢?若没有一丝儿的声响,没有一点儿的动静,那恐怕是“死寂”,而不是幽静了。若耶溪是大自然的精华聚集之地,必定有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断然不会死气沉沉。所以,作者为山林增添了鸣蝉与鸟儿,有了蝉鸣、鸟叫,山林显得越发的清幽宁静。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从手法上来看,属于以动写静(以动衬静),效果是愈见其静。在古诗词中,这种手法运用极其广泛,如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赵师秀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等。

这里的环境如此美好,为何不安定下来,还要忍受官场中的漂泊之苦呢?所以,诗很自然地从写景过渡到抒情上来——“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然而,人生有太多时候身不由己,怀揣着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就失去了遁入桃花源的勇气,最终还是挣扎在最不满的现实。王籍也是这样,在生命的最后,他还在为仕途忧心,终病卒于此。

补充:本诗形式很像五言律诗,但其实是一首古诗(古风诗,失粘、平仄不符合格律)。南朝齐永明年间,声律说才开始盛行,到初唐时期的“四杰”,格律诗初步定型,经过宋之问、沈全期、杜审言的完善,才最终定型。而王籍是南朝人,所以写的律诗不太成熟,望周知。

1.《(什么月下什么鸣)月下什么什么指媒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什么月下什么鸣)月下什么什么指媒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96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