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非黑即白是行为规则和心理需要,不好是不好的内心恐惧。

准备好笔记本和小板凳

一 不存在的“纯粹之恋”

不知不觉间,莲已经35岁了。

独来独往的生活,四处漂泊,内心无依,莲特别希望有个依靠。

莲的第一个男友是24岁认识的,

那时候莲是一家著名教育机构的老师,收入颇丰,偶然间在酒吧遇到了一个流浪歌手。

莲迅速坠入了爱河,她与男友一同探讨艺术、思考人生,然而,这段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流浪歌手在一个秋夜默默地离开了莲的住处,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段感情短暂而炽烈,不到三个月的恋情,莲缓了足足两年,在这两年中没有任何再谈恋爱的欲望。

两年后,26岁的莲,遇到一个美院的教授。

他比莲大了足足十多岁,莲确信遇到了真命天子,除了他已经结婚,除了他和妻子感情不错,除了他结婚还有孩子了,除了他结婚夫妻感情不错还有孩子他还不愿意离婚和莲在一起之外,他是个非常不错的男友,嗯,简直无可替代……

就这样,就这样,两个人的地下恋爱持续了足足6年。

6年后,教授彻底回归家庭,莲又成了孤家寡人。

不适宜的恋爱注定是苦果

二 纯粹,其实就是非黑即白

莲深信,恋爱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她深信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然而,35岁的她发现,还是需要朝朝暮暮的伴侣陪伴在身边。

莲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每次遇到喜爱的人,总是要奋不顾身,像飞蛾扑火一样。

一个高收入的讲师与一个居无定所、没有稳定收入的流浪歌手谈恋爱,一个20多岁的女子和40多岁的已婚男子长期同居——莲自己都不能接受,却又控制不住。

用莲自己的话来说,她的眼睛容不得一粒沙子。

爱情,是最纯粹的事物,不能有一丝一毫的不纯粹。

其实,莲又岂止对爱情如此,她对自己,对做事也是如此。对自己,她要求自己不能有一丝杂念,比如嫌弃流浪歌手没有收入;对做事,她也要求自己必须做到极致。

然而,这也给她造成了巨大的困扰,比如她只关注讲课,对于人际交往一概不关注、对于人情世故一概不了解。

在她的眼中,世界只有对和错两种状态,这世界非黑即白。

所以,她也无法在任何一家教育机构长期做下去,毕竟,还没有任何组织可以只做事、完全不社交的。

纯净之美——恰恰在于有多种不同程度的颜色

三 纯粹的执念,不是选择,而是被迫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心理防御机制叫做“分裂”(非精神分裂,不要混淆)。

孩子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中,如果外界的回应总是剧烈而极端,则这个孩子很难形成对外界的稳定印象,在孩子的内心中,外面的世界不是连续的,而是分处两个极端的——要么好,要么坏。

而在较为稳定、温和的养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除了能感受到好和坏两种极端体验外,还能感到两个极端之间“不太好但也不太坏”的中间地带。

这种不太好、也不太坏的感觉听起来似乎不大纯粹,但能接受这一点的人内心感受却能较为稳定、温和,进而也更能享受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工作。

反之,就是像莲这样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则总是处于惊涛骇浪之中,总是体验到危险与孤寂无助,这时的她对于“绝对的安全、绝对的美好” 自然非常看重。而一旦有人愿意“拯救”他们于水火,自然也就奋不顾身了。

换句话说,因为未曾被温柔以待,所以莲对于可以获得温柔的“爱情”便无法抗拒。

哪怕因此而遍体鳞伤

情感心理学:

莲飞蛾扑火式的恋爱,其实是奋不顾身去寻找她理想中的爱,即只有好的,没有坏的爱。

这种爱听起来美好,但寻找的过程中却是痛苦的,因为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纯粹的美好,现实的爱或多或少都有些缺憾。

对于莲来说,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感觉,是她走出困境的关键。

具体来说,要允许自己在生活中做不太完美的抉择、完成不太完美的事务、体验不很完美但也不很难过的人际关系。

其实,也就是对于自己,要温柔以待。

给自己一个拥抱

1.《追求爱情的人是什么心理,追求物美价廉是什么心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追求爱情的人是什么心理,追求物美价廉是什么心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330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