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马可·波罗,意大利人。17岁时随父亲、叔叔来到中国后,一直在中国居住了17年。受忽必烈大汗的赏识,曾受命出使云南、江南等地,并在扬州做官三年,可以说是一个“中国通”。

《马可波罗游记》插图中的忽必烈

在此,感谢各位对我的信任,西湖一日游旅行团现在出发!

01 7:00—9:00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波罗:

城中有一大湖,周围广有三十里,沿湖有极美之宫殿,同壮丽之邸舍,并为城中贵人所有。亦有偶像教徒之庙宇甚多。湖之中央有二岛,各岛上有一壮丽宫室,形类帝宫。

清 《京杭道里图》西湖 局部 浙江省博物馆藏

青绿山水,无款。采用平立面结合的鸟瞰式画法,以蜿蜒运河为轴,描绘了从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沿途两岸的山水风物、城垣布置、地理风貌等。上图为杭州西湖段。

震惊部:

西湖在城里面,很大,周围有三十多里,沿湖的建筑很美,都是有钱人和有权人所拥有的,周边的庙宇也很多。西湖中央有两座小岛,每座岛上都有类似于帝王宫殿的建筑。

波罗导游说的湖就是西湖了,元代时期最著名的景观“西湖十景”即“苏堤春晓、曲院荷风、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落照、两峰插云、南屏晚钟、西湖三塔”,这个说法从南宋就开始流行起来了,最早可见于南宋祝穆的《方舆胜览》。

杭州西湖 Yung摄于平湖秋月

关于西湖各处所能见到的景致,元代散曲作家徐再思的《朝天子·西湖》里曾写道:“里湖,外湖,无处是无春处。真山真水真画图,一片玲珑玉。宜酒宜诗,宜晴宜雨。销金锅,锦绣窟。老苏,老逋,杨柳堤梅花墓。”

其中“销金锅,锦绣窟”可能指的就是游船画舫上的笙歌乐舞;“老苏”指的是苏轼,后文“杨柳堤”即苏堤;“老逋”指的是北宋诗人林逋,隐居在西湖孤山期间种植梅花、豢养仙鹤,人称“梅妻鹤子”。

02 9:00—11:00

领略湖光山色

怎能没有画舫游船

波罗:

此外湖上有大小船只甚众,以供游乐。每舟容十人、十五人或二十人以上。舟长十五至二十步,底平宽,常保持其位置平稳……舟中饶有桌椅及应接必需之一切器皿……舟顶以下,与夫四壁,悬挂各色画图。两旁有窗可随意启闭,由是舟中席上之人,可观四面种种风景。地上之赏心乐事,诚无有过于此游湖之事者也,盖在舟中可瞩城中全景,无数宫殿、庙观、园囿、树木,一览无余。

震惊部:

供人游赏西湖的大小船只很多,每条船根据不同规格可容纳十人、十五人或二十个人以上。

船的长度大约十五到二十步,船底很平很宽,所以能保持在水中平稳运行。船上有桌椅以及上下船等一切必需的物件,船顶下面的四壁上有精美的图画。两旁的窗户可以随意开关,在船上坐着的人可以观赏各种美丽的景色。

天底下最让人愉悦的事莫过于在湖中乘船畅游了,在船上可以领略到城中宫殿、庙观、园林等的全景。有诗称“画船载酒西湖上,一日笙歌几万钱。”想要乘坐画舫游船的朋友可得掂量下自己的钱包。

03 11:00—13:00

中午的团队餐有惊喜

波罗:

此种市场常有种种菜蔬果实,就中有大梨,每颗重至十磅,肉白如面,芬香可口。按季有黄桃、白桃,味皆甚佳。

然此地不产葡萄,亦无葡萄酒,由他国输入干葡萄及葡萄酒,但土人习饮米酒,不喜饮葡萄酒。

每日从河之下流二十五哩之海洋,运来鱼类甚众,而湖中所产亦丰,时时皆见有渔人在湖中取鱼。湖鱼各种皆有,视季候而异,赖有城中排除之污秽,鱼甚丰肥。有见市中积鱼之多者,必以为难以脱售,其实只须数小时,鱼市即空,盖城人每餐皆食鱼肉也。

元 高足金杯 内蒙古博物院藏

錘鍱焊接而成,敞口卷唇,圆腹较深,圜底,高圈足呈倒置喇叭状,素面。为元代蒙古贵族生活用具。

震惊部:

这里为您介绍一道闻名遐迩的杭州传统名菜:宋嫂鱼羹。

据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卷七·乾淳事亲》记载:南宋淳熙六年(1179),太上皇宋高宗赵构登御舟闲游西湖,时近中午时宣唤侍从购买鱼羹。此时有一名妇人名叫宋五嫂,见豪华游舫的人来买鱼羹,估计是皇亲国戚之类,就亲自烹制了鱼羹送到游舫之上。快人快语的宋五嫂见了太上皇毫不畏惧,对太上皇说:“小奴本是东京人氏,是随着御驾来到这里的。”太上皇赵构闻听此言不胜唏嘘,心想像她这样的平民能够跟随他南迁临安,的确是大宋江山的希望。于是命人赏赐给宋五嫂“金钱十文,银钱一百文,绢十匹,仍令后苑供应泛索。”自此,宋五嫂的鱼羹就被称作“宋嫂鱼羹”,声名远扬。

俞平伯先生曾在《双调望江南》中写道:“西湖忆,三忆酒边鸥。楼上酒招堤上柳,柳丝风约水明楼,风紧柳花稠。鱼羹美,佳话昔年留。泼醋烹鲜全带水,乳新翠不须油,芳指动纤柔。”其中的鱼羹佳话,指的就是宋高宗与宋五嫂这一段故事。

小贴士

元代南北肉类饮食结构的差异

北方蒙古族一向以肉类及乳品为重要食物。早在元朝建立以前,虽然实行野外群牧的生产方式,但蒙古族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需要不断寻觅新牧场。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约束和限制,他们依靠涉猎作为食物的重要来源和补充。元代皇室宫廷内部,设有专门的机构并任命专人直接负责围猎事宜。“元制自御位及诸王,皆有昔宝赤,盖鹰人也。是故捕猎有户,使之致鲜食以荐宗庙,供天庖,而齿革羽毛,又皆足以备用,此殆不可朋焉者也。”

受肉类生产种类及地域的限制,南方地区肉类食用和消费范围较北方游牧民族更显为窄,这与南方射猎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历史状况有密切关系。不过,南方的鱼类食品十分丰富。东南沿海,得天独厚,渔利颇盛,自古而然。

——文字整理自:陈伟明.元代肉类的消费生产与南北分异[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2(02):130-137.

04 14:00—16:00

百闻不如一见的雷峰塔

早在南宋时期,“雷峰夕照”就名列于“西湖十景”之中。其实在“西湖十景”的说法产生前,雷峰塔上的一抹残阳便已足够迷人。北宋诗人林和靖《中峰诗》云:“中峰一径分,盘折上幽云。夕照前村见,秋涛隔岭闻。长松标古翠,疏竹动微薰。自爱苏门啸,怀贤事不群。”显然,这是长居西湖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隐士欣赏着对岸夕照山上的落日余晖,留下的隽永诗篇。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所绘的雷峰塔 雷峰塔遗址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雷峰塔出土的经卷是吴越国雕版印刷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乃唐代不空三藏翻译的密宗经卷,黄绫包首,经高7厘米,全长2米多,每行十至十一字不等,据说出土时以小木棍卷成花炮状,再裹以经袱塞在藏经砖的圆孔中,纸质细腻,极富韧性,字体扁方,古拙近于魏碑,经卷首尾完整,图文并茂,墨迹清晰。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局部 雷峰塔遗址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与诗情画意无关,雷峰塔原本只是吴越国王钱俶耗时六年,斥巨资兴建的佛塔。往事如烟,真正让雷峰塔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的却是一位名叫白素贞的美丽女子。

1924年前未倒的雷峰塔 关野贞摄于20世纪初

据考证,雷峰塔为五层佛塔,底层高度约十二米,以上每层近八米,楼层较同时期佛塔为高。雷峰塔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与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誉,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

05 19:00—21:00

夜晚的戏曲欣赏必不可少

杭州是元代最繁华的商业都市之一。城市经济的繁荣,促使适应市民生活的文艺形式——戏剧的大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剧作家。著名的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即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都曾到访杭州。

值得一提的是,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前后,马致远出任江浙行省四务提举,从此长住杭州。他的[双调·新水令]《题西湖》有如下诗句:“四时湖水镜无瑕,布江山自然如画。雄宴赏,聚奢华。人不奢华,山景本无价……但得孤山寻梅处,苫间草厦。有林和靖是邻家,喝口水西湖上快活煞。”

山西壁画元代杂剧

结束寄语

从成吉思汗时期开始,蒙古民族统治者实施的统治政策和兼容并蓄的胸怀,使这一时期中国各民族文化及域外文化的交融和发展出现了很多新气象,西方的宗教、艺术、科技成就输入到中国,并在草原上广为传播;中国发明的火药、印刷术等先进科学技术亦传播到中亚、西亚、欧洲,极大促进了欧洲社会文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交流盛世空前。草原文化、中原文化及域外文化在此得到了充分的碰撞与升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繁荣架起了一座跨地域、跨种族的桥梁。

今日行程到此结束,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前来浙江省博物馆,更多时空旅行等着您!

展/览/时/间

2018年2月2日—4月8日

展/览/地/点

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地下一层

主/办/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

内蒙古博物院

作者 | 郁离

1.《朝天子西湖体现什么思想感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朝天子西湖体现什么思想感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342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