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中以玉石成器喻人之修为。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对自我的不断磨砺是传统文化对人生的要求。生于1944年的崔如琢继承民国遗风,取名“如琢”,以自我约束。
崔如琢于北京长大,穿过红色的宫墙到故宫看画临画成为他小时候最深的记忆。长期浸润于故宫珍藏,使他在日后的创作中坚守传统艺术理念。崔如琢儿时师从郑诵先研习书法,绘画则早年取法石涛、八大山人、吴昌硕、傅抱石等历代大师后拜李苦禅为师,传统文化成为滋养他艺术生命的土壤。古稀之年,崔如琢精于绘画,又擅长书法;既俯身实践,又长于艺术理论。于画,人物、山水、花卉、禽兽、虫鱼、无一不精;于书,真、草、隶、篆无不擅长。论技法,既善写意兼长写真,既能挥毫也能运指。然而博简兼及,由博返简,是其大成的关键所在。
千嶂远横秋色里 2008年 73.5×71cm
2016年7月,故宫博物院在建福宫花园举办“太璞如琢——崔如琢艺术故宫大展闭幕暨学术研讨会”,邀请各界专家学者研讨中国画发展现状和趋势。崔如琢向故宫博物院无偿捐赠了自己代表性书画作品15 件,这批指墨作品既有他代表性的大写意雪景作品《江山雪意》,也有逸趣横生的春景图如《谁送春声入棹影》、《丝丝垂柳下,春破一溪烟》,秋景图《千嶂远横秋色里》、《秋江归棹》等,彰显大气磅礴、浑厚华滋的创作风格。
小幅见笔力,鸿篇得气势。崔如琢的山水经验来自他对古代书画作品的品鉴收藏。此次向故宫博物院捐赠的15幅作品,全部为山水佳作。崔如琢先生取法傅抱石、黄宾虹及潘天寿等近现代大家,上溯清初石涛的笔法韵味变而为指墨味道,生动自然,灵动活泼。“指墨”技法在崔如琢的画面当中应用自如,自成一家。
急飘舞风 2011年 75.5×48cm
指墨又称“指画”,最早出现于盛唐时期,据唐代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记载,张璪“以手摸素绢”,被视为指画出现的最早端倪。后清代高其佩将指画发展成独立画法,堪称这一画派鼻祖。现代大师潘天寿也对指画有继承和发展,成为这一画法的代表。多年来,崔如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一直专注于传统水墨画笔墨结构的现代性探索。加上他对中国艺术的精神体会和对宣纸与墨色的质感和机理的把握能力,让这样的绘画方式能够撑起大尺幅创作,整个画面的结构、章法、布局和气势酣畅淋漓,超越前人。
雪满千林未见梅 2013年 143.5×74cm
“指墨山水”犹若“指点江山”,显示出艺术家宏观自由的文化气魄。《急飘舞风》、《雪满千林未见梅》、《空林小学》等雪色山水的作品显示崔如琢对水墨经验的独到之处。《江山雪意》是此次捐赠作品中唯一一副长卷,流畅的山水与精妙的花树之间形成对比的同时既注重气势的营造又不失细节的描绘。以雪景为主的画面流畅大气,没有干枯冷峻的感受,反而温润宜人,一副瑞雪丰年的祥瑞。画卷中腊梅花快,傲雪寒霜,与亭中赏雪赏花的人物共同构建一片祥和的气氛。
江山雪意 2012年 引首:34.5×112cm 画心:37×283cm
空林小雪 2014年 40.5×40.5cm
《春林通一径》、《春山叶涧秋山瘦》、《谁送春声入棹影》等作品则用温润的绿色表现盎然的生机。在这几件作品中,水墨之“水”被发挥到极致,艺术家以手蘸水,以指、掌、腕等身体的多个部分为精巧地勾勒晕染远山、花木,在充满生机的画面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创作过程中艺术家的激情与豪迈。
春林通一径 2013年 143.5×74cm
春山叶涧秋山瘦 2011年 67×51cm
谁送春声入棹影 2014年 40.5×40.5cm
《秋江归棹》、《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入山眺奇壑 幽致探何穷》三幅作品以淡墨染远方,影影绰绰的云霞、江水、孤帆以独特的韵味探索中国画作品的新境界。
宋代以来,郭熙著作《林泉高致》中以“三远”营造中国画的空间。此次捐赠的几幅淡墨作品从感受出发,朦胧的视觉经验犹如印象派绘画对自然的直接体验。给传统中国画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
秋江归棹 2014年 40.5×40.5cm
入山眺奇壑 幽致探何穷 2013年 143.5×75cm
金秋无限 2014年 40.5×40.5cm
丝丝垂柳下 春破一溪烟 2008年 74×71cm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2012年 71×74cm
山外半规残日 2014年 44×44cm
断崖残雨响潺湲,湿翠弥漫云海间 2013年 144×75cm
1.《山外半规残日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山外半规残日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346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