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学生闹翻天 闹翻天的学术大案:郭沫若抄袭钱穆?

正是这本书使钱穆出名

晚清以来,中国传统学术格局发生了变化。胡适用西方近代史的方法撰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的一半,重述了先秦两汉的学术思想,考察了各学者著述中的历史事件。从此,原本只是儒家经典附庸的诸子百家脱胎换骨,先秦历史成为显学。

在远离北京学术中心的苏州省立中学,有一位不知名的老师,多年后回忆说:“当时北京上海各大报刊争相谈论先秦诸子。我持有和别人不同的观点,但我不单独给报纸杂志投稿,可能会引起争议。如果我忙于我的辩护,草案将不会完成。所以稿一直放在手边,一直是自改。”(《师友杂忆》)已达30多万字,160多篇文章已穷尽,在林雪引起轰动。

钱穆(1931),任教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这位中学老师,钱穆,是一部很有才气的书,就是《先秦诸子系年》(以下简称《系年》),后来向杨树达哀叹陈寅恪“自王静安以来,未见此类著作”。顾颉刚匆匆看完之后,马上力劝“中学不要教语文,大学要教历史”。钱穆在前后两次游说后,生性非常人性的他,总是推脱王校长的挽留,北上燕京大学任教。

自从北大聘请他教授古代史以来,以“开风气不为师”自居的胡适,经常告诉想问他周秦问题的同学,不用再问自己了。

清代的儒生大多在经学中研究法治,往往只研究一书一子。比如孙诒让,人称干甲点军,写墨石子坚很典型,风格和十三经一样。而钱穆则是取长补短,读了几百本书,逐一审视自己的生平和著述,几乎争论了周秦时期所有重要的学术、思想、政治问题。他以对《诸书年谱》的精湛研究,考证了被前人奉为圭臬的《史记·六国年谱》,试图纠正前朝治士的错误。时至今日,《尚书》仍然是学者们管理先秦、战国及诸子百家历史的必备著作之一。

但这本书,远非普通读者所能轻易理解,其影响力应该仅限于学术界,却因为一场抄袭风波而成为舆论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钱穆《先秦诸子》,商务印书馆1936年初版

白寿彝和余英时为钱穆争吵

1954年,著名汉学家余英时还在新雅学院读书,经常有机会向钱穆讨要好处。在平时的师生聊天中,钱穆偶然提到有人认为郭沫若的名著《十种批评》(以下简称《批评》)使用了“年”的材料和论断,并征求于的意见。

在仔细比较两部著作后,余认为郭沫若著作中法家部分抄袭的严重程度仅次于其他部分,并以郭沫若《十批判书》和《先秦诸子年》(以下简称《互校》)一万字的长篇文章列举了两部著作中几十条类似的论述,得出了相当令人震惊的结论:

郭认真阅读了《年》,并广泛引用了其中的论点和材料;《批判》中至少有五种批判(对儒家八家的批判、对黄老学派的批判、对著名辩论思潮的批判、对前秦法家的批判、对和秦的批判),基本上是以“年”的理论和资料为基础的。虽然其他文章没那么严重,但是抄袭的痕迹随处可见。抄袭不仅信息量大,而且见解深刻;它不仅是局部的、偶然的,而且是全面的、根本的。”

源地图

当年半月刊《香港的生活》第八卷第六期第七期第八期连载三期,这篇长文的内容全部完成。1961年《北师大学报》第二期刊登了mainland China另一位历史巨人白寿彝的《钱穆与考据学》一文,对钱穆进行了刻薄的抨击:“钱穆对考据学传统的无知和对考据学的肤浅认识,使考据学工作不可能有任何建树“系年”只是揭露了他在考证工作中的荒唐无稽之谈

而且,白出人意料地否定了“年”是抄袭的说法,指出钱穆“大吹大擂,要用《竹书》校勘《史记》,以找出其编年上的错误。他在序言中提出《史记》胜《史记》的五个证明,均抄袭了雷雪琪的《诸书纪年》。偷偷研究和争论齐国、齐国的上学问题是没有价值的。是“郭沫若同志勾了内情”,关于老子的判断是“经不起郭沫若同志的轻吹”。

余英时(左)和白寿彝

余英时自然对此嗤之以鼻。

1991年,他重写了《互校录》一文,并写了后记。在文章的最后,他讽刺地对白寿彝说:“我想我不需要说什么来为“Xi年”辩护。1949年以前中国学术界对Xi年的评价,可以以陈寅恪与杨树达的私下讨论为代表。至于今天内地非官方学术界的观点,我只想指出一个事实,就是其更新版本已经在内地转载流通多年。”(《记得天平上的风吹水:钱穆与现代汉语学术》,台湾省三明出版公司)1994年,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钱穆与中国文化》后,郭沫若抄袭钱穆,开始在mainland China广泛传播。

方做了个假动作,不过这次他开了个玩笑

一石激起千层浪,郭沫若是否真的抄袭了年迅速成为焦点话题。方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科普常识和学术打假工作的斗士,实际上是参与其中的。1999年《书店》杂志第五期刊登了他为郭辩护的文章《郭沫若抄袭钱穆了吗?》。

方指出,郭沫若对先秦诸子的研究成果有《批评》和《青铜时代》之分,对考据学有所批判,如果要指责抄袭的话,对同属于考据学的《青铜时代》和《年》进行交叉核对更为合理。更重要的是,这场看似学术的争论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余的文章写于五十年代。当时国共对抗激烈。郭是共产党的学术权威,而钱、俞也是国民党阵营中的红人。有多少政治宣传成分?于是钱的门生。郭和钱都自称是当时的历史学家,两人针锋相对。涉及到多少派系的情绪?"

方的辩护不无道理,他的见解也是明智的。但是关于对白寿彝的讽刺,方的愤愤不平却让人觉得相当奇怪:

”余的后记也大致引用了这段话(指),但中间省略了证明,希望读者误以为是郭沫若自己写的。看完之后也觉得郭沫若有点生气,有点失落。后记的目的是通过郭的丑态来证明他的揭露是正确的。石喻在引用时在一个地方使用了省略号,根据我在阅读石喻的许多辩论文章后的经验,他省略的部分往往是重点。临摹时,石喻偷偷做了修改……”

余英时在《互校笔记》中显然没有这种别有用心的误导,也不经常在辩论中“偷偷省略要点”。方令人困惑的陈述是否只是漫无目的?

同年11月,日本《百年》杂志发表了杰夫的文章《相差千里》,真相终于大白。

原引自《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的,但余在出版的作品多有删节,本书亦不例外。方痛斥余“引用时用手和脚误导读者”,而参与编辑此书的傅先生,恰好证明这些改动都是出版社在编辑其余书籍时所作。

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

傅说:“我们在编辑全书其余部分时,也觉得两者性质不同,可能不适合互校,所以一度想撤此文;但考虑到这一点,我们似乎不敢正视这个公案,故意隐瞒,甚至了结郭沫若先生的“抄袭”罪。最好打印出来让学术界比较讨论,但可以提示人们明辨是非。

为了防止外行人轻信于的论断,出版社负责人在终评中把郭沫若先生的名字去掉,代之以《十批判书的作者》,既使学界专家获得了辨别力,又力图减少在外人中的传播。因在原著中对白寿彝先生有不良评价,删除了余的名字和部分句子。"

郭沫若因为人品抄袭实施?

时至今日,学界已有不少学术论文发表,其中多为郭辩护。其中最重要的有瞿庆甫、耿庆恒的《一个学术案例的真相》、王学泰的《谈史料与夏姬学派研究》等。但是,媒体和舆论对郭的批评几乎是一边倒的,涉及的人很多,只有抄袭的案例,除了批评之外,还有两个。

著名考古学家邹衡曾向《新京报》记者透露,郭沫若的《中国历史稿》抄袭了他的讲稿。他甚至把简伯赞对此事的愤怒告诉了记者:“这个还不错,我抄到北大了。连个纸条都没有。”结果,亲自带着人去给剑博赞赔礼道歉。(邹衡:《解决郭沫若的三大难题》,《新京报》,2005年7月19日)

马,1957年被划为右派,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研究管子很有技巧。他曾把自己的成果投入《历史研究》,但编辑无法判断其水平,就交给郭沫若审阅。不久,郭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管子》的文章,其中马认为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不下百种。(吴英州:马、郭沫若,《相声日报》,2009年1月2日)

事实上,外界对郭的猛烈攻击早在1988年就开始了。台湾省政法大学教授金达开著《郭沫若通论》一书,痛斥郭沫若是“东抄西改、前后矛盾的文学机会主义者”。类似于1992年余英时与白寿彝之争,大陆反应迅速,针锋相对地出版了《郭沫若》一书。书中郭的形象则截然相反。

然而,在这场争论中,主要问题悄悄地从抄袭转向了郭的性格。关于郭抄袭一事,两派意见相持不下,但为他辩护的人很少。

北大怪杰余杰的《王宓花园》中的郭沫若,是对郭沫若最严厉的文章之一,余痛斥郭沫若“以文学、学术为等价物,换取显赫的头衔和王宓府”。1964年以后,郭沫若作为诗人、作家的身份不复存在了”(铁屋子里的呐喊,中国工商联出版社,1998)。但余的判断基本上足以代表郭的意见。

相比之下,余杰也用同样猛烈的火力写出了《我来剥钱穆的皮》,李敖的《蒋介石与钱穆的一些臭史》更是苦涩,指责钱穆谄媚权贵,却很少有人敢正面质疑钱穆的国学和史学功底。

“唤起故国魂终其一生”的国学大师写了一首诗,名曰“楚三家难避之地,言秦十年天”。其中,于的《我在哪里,中国在哪里》自然存在。钱穆在作坊里的主要形象显然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温情和尊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

钱穆在新雅学院上课

正因为如此,人们关于抄袭的争论往往转移到对钱、郭人品的判断上。既然有很多郭人品的反面例子,那么进行一次抄袭犯罪似乎也不为过。学术问题从政治问题变成了人格问题。像这样的道德决定论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从潘安、蔡襄到赵孟頫、董其昌。

但正如与方意见相左的先生所承认的那样,“莫若先生是文史全才,一代宗师,近代以来在文史两个领域都有开拓性的、多方面的成就。”批评是否抄袭年,与他的高尚品格无关。

1.《学生闹翻天 闹翻天的学术大案:郭沫若抄袭钱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学生闹翻天 闹翻天的学术大案:郭沫若抄袭钱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031534.html

上一篇

打黑风暴赵彦临是多少集

下一篇

李国立和丽敏是什么电视剧

郭沫若的诗集是 郭沫若的两首诗

“毛主席飞机作品摄影” 在一万米的高度上, 在图104的平面上, 难怪太阳加倍明亮。 机内机外有两个太阳! 不知疲倦的精神,崇高的思想, 浓缩成交响乐的乐章, 像一个安静的山脉, 也喜欢无边无际的海洋! 春节序曲 1958年大跃进期间 赶上英国只需要十五年。 农业纲要七年就能实现; 大跃进是...

郭沫若的诗集有 郭沫若的两首诗

“毛主席飞机作品摄影” 在一万米的高度上, 在图104的平面上, 难怪太阳加倍明亮。 机内机外有两个太阳! 不知疲倦的精神,崇高的思想, 浓缩成交响乐的乐章, 像一个安静的山脉, 也喜欢无边无际的海洋! 春节序曲 1958年大跃进期间 赶上英国只需要十五年。 农业纲要七年就能实现; 大跃进是...

郭沫若的诗歌 郭沫若的两首诗

“毛主席飞机作品摄影” 在一万米的高度上, 在图104的平面上, 难怪太阳加倍明亮。 机内机外有两个太阳! 不知疲倦的精神,崇高的思想, 浓缩成交响乐的乐章, 像一个安静的山脉, 也喜欢无边无际的海洋! 春节序曲 1958年大跃进期间 赶上英国只需要十五年。 农业纲要七年就能实现; 大跃进是...

郭沫若屈原 剧本朗读会 | 郭沫若《屈原》:人的一生,活到极致是“干净”

  • 郭沫若屈原 剧本朗读会 | 郭沫若《屈原》:人的一生,活到极致是“干净”
  • 郭沫若屈原 剧本朗读会 | 郭沫若《屈原》:人的一生,活到极致是“干净”
  • 郭沫若屈原 剧本朗读会 | 郭沫若《屈原》:人的一生,活到极致是“干净”

屈原郭沫若 剧本朗读会 | 郭沫若《屈原》:人的一生,活到极致是“干净”

  • 屈原郭沫若 剧本朗读会 | 郭沫若《屈原》:人的一生,活到极致是“干净”
  • 屈原郭沫若 剧本朗读会 | 郭沫若《屈原》:人的一生,活到极致是“干净”
  • 屈原郭沫若 剧本朗读会 | 郭沫若《屈原》:人的一生,活到极致是“干净”
国史大纲 钱穆《国史大纲》摘录,全是精华(第一部分)

国史大纲 钱穆《国史大纲》摘录,全是精华(第一部分)

1.今天,中国人民对自己国家的过去历史不屑一顾,认为自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不知道我的国家过去的文化,但我仍然爱国。这就是爱,只为了一种商业上的爱,比如农民对自己的牛的爱。他只知道他的身家地位取决于此。那么,他是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灭其国灭其史】 2.这种通史无疑会通过...

距今2000多年!山西古墓发现先秦果酒 网友好奇“陈年古酿”啥味道

  • 距今2000多年!山西古墓发现先秦果酒 网友好奇“陈年古酿”啥味道
  • 距今2000多年!山西古墓发现先秦果酒 网友好奇“陈年古酿”啥味道
  • 距今2000多年!山西古墓发现先秦果酒 网友好奇“陈年古酿”啥味道

后秦 秦国、秦朝、先秦、前秦、后秦到底都是什么意思,怎么区分

  • 后秦 秦国、秦朝、先秦、前秦、后秦到底都是什么意思,怎么区分
  • 后秦 秦国、秦朝、先秦、前秦、后秦到底都是什么意思,怎么区分
  • 后秦 秦国、秦朝、先秦、前秦、后秦到底都是什么意思,怎么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