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人日报》记者了解,从杭州市品牌推广协会获悉,一年后,网上名人“图书馆拾荒老人”魏思豪的铜像即将竣工,这座半身铜像将矗立在杭州图书馆。魏思豪因为杭州图书馆对流浪汉开放的报道而在网上广为人知,拾荒者在阅读前自发洗手。然而,他在车祸中死亡前的真实身份和行为是众所周知的。
在网上,杭州图书馆的这位“拾荒者老人”用“读书前洗手”、“自己查阅医书治好腿病”等细节打动了不少网友。但他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个退休的高中老师,每月退休金5600多元。2015年12月,老人死于车祸。在整理他的物品时,人们从他的包裹里发现了捐赠证书和信件。捡垃圾不是补贴家庭,是捐钱帮助学生。
自1994年以来,独自一人生活在杭州的魏思豪一直以“魏赵鼎”的笔名默默捐钱。很多学生寄给他的信都变成了黄色。从浙江省静宁县,到黑龙江省孙吴县附近,都有他捐赠的学生。
这位老人的二女儿吴女士告诉记者,魏思豪“痴迷于书籍”。家里的书和报纸堆积在屋顶上。每次我们成绩好,他都很开心。我姐姐退休后去看他了。他也鼓励她好好学习,为后人树立榜样。"
老人去世前也是以这个形象进入公众视野的。他每天去图书馆看书。我一坐下,就把东西收拾好。我没有去拿书,而是直接去了洗手间。秋冬的水很冷,他就小心翼翼的洗手。他看不清书上的字,也没钱戴眼镜,只能把脸贴在书报面前。
“我父亲不是一个外向的人,他的生活很简单,房子直到现在还是空白的,不允许我们给他装修。”吴女士说,她父亲用公用电话给他的家人打电话。每次女儿们从外地坐火车来看他,都只能呆在自家门口的台阶上,有时从早到晚等着,最后一面也不见。
“我们老了,大脑会萎缩。继续充电,获得精神支持。”老人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严肃地说。
要竖立的“拾荒者老人”铜像是老人的半身像,底座高1.6米。老人下面是一堆报纸和书,还有竹签和一些塑料瓶。经过几次修改,最终的计划确定了。图片《图书馆》里的老人就是这么读的铜像的设计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告诉记者,铜像“用简单而坚韧的线条来反映老年人内心的精神力量,用棱角来反映老年人的性格,用铜像的语言讲述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楼说:“魏思豪是一位富有爱心的教育家。他走了,但他的精神不能死于这座城市。”
1.《杭州为“图书馆拾荒老人”立像 生前捐资助学20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杭州为“图书馆拾荒老人”立像 生前捐资助学20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147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