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第十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期间举行的中国-东盟自然景观资源地图集研讨会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发现了一个大型天坑群。
据调查,那坡天坑群形成于叶丁地下河流域,汇水面积486平方公里,全长60公里,落差292米。这些天坑有的发育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上,有的沿地下河轨道呈串珠状分布。那坡天坑群的发现对完善天坑演化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除天坑群外,叶丁地下河流域还有多种类型的岩溶地质遗迹,尤其是彩色溶洞、岩溶峡谷、暗流和瀑布。
那坡天坑群有完整的原始植被群落,如东棕、麦冬、爬山龙、木莲、棕榈树等。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东棕群落树高30米以上,因此这种高大的天坑野生东棕林在国内首次发现;天坑中心的树高50米,仅次于大石围天坑。
那坡县位于广西西南边陲,是广西乃至全国通往东盟贸易区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广西四大极端贫困县之一。这次发现的天坑群和许多岩溶地质遗迹景观,对那坡县边境地质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实现精准扶贫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天坑?
天坑是指碳酸盐岩岩溶地区发育的岩溶负地形,围岩陡峭,深度和口径可达数百米。体积巨大,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或者有证据表明地下河已经迁移)。2001年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岩溶漏斗的特例。2001年,中国学者正式提出将这种喀斯特地貌命名为“天坑”。
20世纪80年代初,地质学家在中国发现了“大雁湾”和“小燕湾”,这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大漏斗地貌。此后,随着我国南方大型岩溶漏斗的不断发现,国内外学者对这类地貌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上是相关内容,请关注更多信息~ ~
1.《广西发现天坑群 什么是天坑这意味着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广西发现天坑群 什么是天坑这意味着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16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