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5月3日无人机拍摄的弄羊天坑和天坑中的高大香木莲。新华社发记者11月16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获悉,近日,岩溶地质研究所联合中外专家,开展“西南岩溶地质遗迹调查”时,在广西西南边境发现一大型天坑群。这是5月3日无人机拍摄的弄阳天坑和天坑里高大的木莲花。新华社记者11月16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获悉,近日,在岩溶地质研究所与中外专家合作开展“中国西南岩溶地质遗迹调查”时,在广西西南边境发现了一个大型天坑群。
这是11月2日拍摄的弄羊天坑底部的董棕树林。新华社发
据介绍,此次新发现的天坑群,由19个天坑组成,主要分布于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的城厢镇和龙合乡,系目前北回归线以南发现的最大天坑群。据调查,那坡天坑群大部分天坑容积在百万立方米以上,原始景观保存完好,人为活动痕迹较少,天坑与地下河及其洞穴系统相连。那坡天坑群形成于定业地下河流域内,地下河汇水面积486平方公里,地下河总长60公里,落差292米。“这些天坑有的发育于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之上,有的顺着谷地地下河轨迹呈串珠状分布。那坡天坑群的发现对完善天坑演化理论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岩溶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蒋忠诚说。据报道,新发现的天坑群由19个天坑群组成,主要分布在广西百色市那坡县程响镇和龙河乡,是在北回归线以南发现的最大天坑群。据调查,那坡天坑群的天坑大部分体积都在百万立方米以上,原始景观保存完好,人类活动的痕迹很少。天坑与地下河及其洞穴系统相连。那坡天坑群形成于叶丁地下河流域,汇水面积486平方公里,全长60公里,落差292米。“这些天坑有的发育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原上,有的像珠子一样沿着山谷的地下河轨迹分布。那坡天坑群的发现对完善天坑演化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岩溶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江忠成说。
11月2日,探险队员站在弄羊天坑底部的董棕树林间。新华社发那坡天坑群保存有完好的原始植被群落,如董棕、蛇根草、爬树龙、香木莲、棕榈树等,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董棕群落,林木均高在30米以上。天坑中央香木莲树高50米,仅次于大石围天坑香木莲。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显示,此次调查是“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的组成部分。调查结果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制定相关岩溶国际标准的样本。11月2日,探险者们站在弄阳天坑底的东棕榈林中。新华社法那坡天坑群原始植被群落保存完好,如东棕、麦冬、爬山龙、木莲、棕榈树等。其中,东布朗社区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树高30多米。天坑中心的树高50米,仅次于大石围天坑。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网站介绍,本次调查是实施“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与环境效应”国际科学计划的组成部分。调查结果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制定相关岩溶国际标准的样本。
这是11月5日拍摄的定业地下河出口洞穴石幔。新华社发据了解,我国的天坑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重庆、云南、四川以及陕西汉中。其中,广西的“天坑家族”规模最大。国内位居前列的大型天坑群,有3个位于广西:最大的是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共有29个天坑;其次是此次发现的那坡天坑群;第三是巴马盘阳河天坑群,发现天坑15个;第四是陕西镇巴县的三元天坑群,发现天坑13个。这是11月5日拍摄的叶丁地下河出口洞穴的石幕。据新华社报道,我国天坑主要集中在广西、贵州、重庆、云南、四川和陕西汉中。其中广西天坑家族规模最大。中国最大的三个天坑群位于广西:最大的是乐业县大石围天坑群,共有29个天坑群;其次是这次发现的那坡天坑群;三是巴马潘阳河天坑群,发现天坑15处;第四个是陕西镇巴县的三元天坑群,发现了13个天坑群。
1.《广西发现天坑群 过程真相详细揭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广西发现天坑群 过程真相详细揭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105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