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陈念本刊记者胡
编者按:
春节后,大同享受两次降雪。飞舞的雪花落在地上,很快就融化了。车子进入口泉沟,两边枯瘦的寒山跃入眼帘。冬天的煤矿里没有多少美景,但在春雪的滋润下,大地上的一切都在悄然发芽。
2018年11月16日,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党委书记、董事长郭金刚顾全大局,在第一次务虚会上提出了“1311”选人用人工作思想,纠正了选人用人的风气,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认可。2019年1月18日,大斗沟煤业公司21名大学毕业生主动申请重返一线,增加阅历,提升能力。按照“1月1日考核”程序,2月18日是对他们工作效果的第一次考核。时间过得真快,这些大学毕业生已经在一线工作了整整一个月。他们这个月的工作怎么样?他们在心路历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你对未来的生活有什么期待?春节后踏上薛瑞,专程到大斗沟煤业公司采访了八位大学毕业生,分别是综采队的吴灿华和吴腾;第二综采队刘超、郝浩;王琨和刘东组成了机器挖土三队;机器挖掘4队的汪洋和虞姬听着他们的声音,走进了他们的故事...
以同美为家的“江西老表”
吴灿华,31岁,江西人,毕业于安徽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2010年通过直接招聘进入大斗沟煤炭公司工作,现就职于第一综采队。
记者:你是怎么决定去同美集团工作的?你上学的时候了解过同美集团吗?毕竟江西离大同1600多公里,离家亲戚都挺远的。
吴灿华:我们同美集团在外面也是有名气的。我大学的时候就知道同煤集团是优质电煤生产基地,是大型国企,所以同煤集团来我们学校招聘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的来了。
记者:来到同美集团后,你有什么感受?与心理预期有差距吗?生活习惯?
吴灿华:我心里基本没有隔阂。我本来是学这个专业的,实习的时候接触了煤矿。我的一些同学去一些小的煤炭企业工作。和他们比起来,同一个煤组条件好很多。
记者:你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分配到什么岗位?
吴灿华:2010年参加工作,直接分配到技术部。
记者:你在技术部工作多少年了?下一行之前有在技术部吗?
吴灿华:在技术部工作一年后,因为矿井需要延期,被调到了延期办,在那里工作了五年。2017年3月回到技术部,今年1月18日到了一综。
记者:去一综是你个人的看法还是组织安排?
吴灿华:我个人要求去的。
记者:你想以什么样的思路去一线?
吴灿华:我最早的想法是加强一线锻炼,把大学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正好赶上同美集团的好政策,对我来说如鱼得水。
记者:关于“1311”选拔和就业导向的确立,你有什么感受?
吴灿华:企业为那些举目无亲、背井离乡来到煤矿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公平、公正的平台和宝贵的进步机会,让我们觉得自己走在了阳光大道上。激发我们的能量,让我们的目标更清晰,工作更有希望。
记者:你成家了吗?
吴灿华:有家庭。我妻子是我的同学。我孩子快4岁了。
记者:你老婆对你回地铁有什么想法?她支持你吗?
吴灿华:我老婆主要是担心我的安全,但还是很支持我的决定。我告诉她,煤矿里的工作环境和过去不一样了,安全系数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我会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操作规程让她放心。
记者:你在一线工作后,对家庭的关爱就少了?
吴灿华:很难照顾。照顾家庭的重担落在妻子身上。她从不出去工作。我经常对我的家庭感到内疚。但是,这位先生有所放弃,希望将来能给他们更好的补偿。
工人眼中的“文化人”
刘东:33岁,同美集团之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在职研究生。我是辽宁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的,现在在机器挖掘三队工作。
记者:你是在职研究生吗?
刘东:是的。
记者:那你在矿工中是高学历。本科和研究生专业为什么这样选择?
刘东:我在煤矿长大,对他们有很深的感情。感觉既然选择了煤矿,就应该热爱工作,热爱钻探,希望为煤矿的安全发展做点事情,这也是我选择继续深造的原因。
记者:千里马也需要伯乐去发现。同煤集团新一届领导非常重视人才,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作为一个高学历的矿工,这是否触动了你?
刘东:既然选择在煤矿工作,那么只有走在第一线,为推动煤矿科技进步和安全生产做出贡献,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们总是抱怨千里马很常见,而伯乐却不是。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是一匹千里马,至少要从走路开始。对我们来说,伯乐能发现的,就是来自基层。
搬运钢梁的“艺术家”
虞姬,1989年出生,同美集团的孩子。他拥有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士学位,太原理工大学安全工程学士学位(俗称“二学位”)。现在在4队工作。
记者:你学的是什么专业?
虞姬:我学习艺术和油画。
记者:嗯?(记者有点惊讶)
虞姬:“二学位”大学生中艺术生更多。艺术生就业难,赶不上同美集团的政策。读了一个“二本”后,他们选择了安全工程专业,毕业后顺利进入工作。
记者:1989年出生,你是独生子吗?选择回到一线,家里有异议吗?
虞姬:我是独生子。我家以前没人下过井。我是第一个。一开始我只要下到井里,我妈就睡不着,等我下班回来,她就伤心地哭了。我回来晚了一点,她就四处打听。毕竟他们对地下的印象还是过去了,但是他们还是鼓励我做好自己的工作。
记者;你能告诉我一些你的工作吗?
虞姬:我工作的机器第四队是一支战斗力强,特别团结的队伍。虽然现在矿山机械化程度很高,但是仍然有一些工作需要人工完成。就像我们正在挖的一条巷道,空狭窄,很多设备配件需要人工运输。昨晚值夜班,我们四个人扛着一根300多公斤的钢梁。
记者:吊钢梁?一双用来握刷子的手?
虞姬:是的。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感觉一节课提不完51根钢梁的任务。但现在这不是问题。所以基层是培养人的好地方。不仅仅是能力,力量也会从骨头里长出来。
做一个有思想、有素质的员工
窗外下着小雪,房间里充满了热情。转眼11点了。他们有的下午要下去,有的早上刚下井接受采访。我们加快了采访的速度,所以记者们提问,他们互相交谈。
记者:主动报名-一线锻炼-后续评估-公开选拔-择优选拔-重点培养。六选程序也是六门。现在你跨过了两个门槛,站在了门口。你要说什么?
大学毕业生和员工:我们下一步就是要训练自己,让自己不仅有学历,还要有经验、有能力、有整体意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负责人,没有一线工作经验的工人是不会为你服务的。所以,“1311”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用人标准,至少在目前的环境下,是公平的,给了我们奋斗的方向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幸福来自奋斗。
记者:能谈谈下一行之后的工作经历吗?
大学毕业生和员工:在一线工作一定要讲政治。因为一线环境艰苦,工作时间长,任务重,但不管工作有多辛苦、多累、多难,都需要有人去做。作为一个高学历的人,组织给了这么好的机会,要讲政治,要顾全大局,要感恩。
大学毕业生:工作后,感受到学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每天生产情况都不一样。毕竟学校学的专业是理论,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对待。这就需要俯下身,放下架子,向老工人请教。他们有很多宝贵的经验。
记者:作为一线大学毕业生员工,你如何看待“36951”战略体系?
大专毕业生和从业人员:同煤集团的发展也经历了几个波折。1998年,我们父辈经历了“230人共同度过难关”。2016年煤炭市场低迷,工资增长缓慢。包括我们现在工作的大斗沟煤炭公司,去年也面临资源枯竭矿山的关闭。当时大家都觉得头上挂着一把刀。后来帮我们解决了问题,但是在这个背景下,给了我们危机感。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同煤集团提出形成“煤、电、金融、现代煤化工、文化旅游、物流”六大产业体系,为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
下午1点10分,我们有幸参加了第一综采队的课前会,会上我们见到了其他几名大学毕业生和第一综采队党支部书记张建明。
记者:您好,张书记。请大家说说这些“大学生”在一线是怎么做的。
张建明:我们队里回到一线的毕业生都是上进心强,工作积极认真,有素质,能吃苦,和老师傅们进进出出,没有任何铺张浪费。有了这个政策,我们必须好好培养他们。这些年轻人有文化,有思想,接受新事物快,工作容易。当然也有一些缺点,就是现场工作经验少。但是,经过这次锻炼,他们会越来越好,期待他们尽快成为企业的支柱。
本期新闻图片由通讯员丁庚明提供
1.《1311 “1311”标准孕育人才辈出新时代同煤》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311 “1311”标准孕育人才辈出新时代同煤》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18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