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星闻

陈纳德与陈香梅 陈纳德与陈香梅:来得太早,也去得太快的幸福

●原始提交请访问:historymook@sina.com

陈纳德:他是二战期间在中国作战的美国志愿空军空队(“飞虎队”)的指挥官,被称为“飞虎队将军”。

陈香梅:世界著名的华人华侨领袖、社会活动家、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

一个

如果陈纳德没有来中国,那么他顶多是个无名的美国飞行教官,在这样的体制下很难摆脱退伍军人退役的命运;如果陈香梅没有遇到陈纳德,她顶多是个不甘心的中国职业女性,在这样一个时代,很难摆脱爱丈夫爱孩子的命运。如果是这样,他们都会老死街头,像所有人一样默默消失。

陈纳德热爱挑战和冒险的天性使他在老之前一直是个少年,而陈香梅超越年龄的成熟在《你将去哪里》和《战火纷飞》中得到了锻炼。另外,他们的性格有很大的相似性——虽然一个来自自然,一个来自后天,所以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虽然长达32岁,但是没有代沟和亲密关系。

1944年10月,当陈香梅和陈纳德初次相遇时,陈香梅只有19岁,而陈纳德只有51岁。此时的陈纳德是美国第14空军空的指挥官,也被称为飞虎队的指挥官。这几年陈纳德带领美国志愿航空空团队在中国抗击日本飞机,敌人数量少,战线长空。那些头上画着鲨鱼头的飞机在空被中国人誉为老虎,陈纳德成了中国人眼中的守护神。刚刚从岭南大学毕业的陈香梅,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女记者。无论年龄还是地位,两人相距甚远,但似乎注定要相遇。

陈香梅是那天唯一出席记者招待会的女记者。她穿着尹丹诗林旗袍,梳了两条辫子,每条辫子上扎了一个蝴蝶结,以示少女的青春。已经有几十名中外记者,其中很多可能是第一次见到中国女记者,向她投来复杂的目光,让她或多或少感到局促不安。过了一会儿,陈纳德走进会议室。他穿着一件优雅的飞行皮夹克,步伐轻盈而稳健。他的黑发给他带来了一点东方的味道。虽然他的脸饱经风霜,但他的眼睛像鹰一样闪闪发光。"他有惊人的毅力、无畏的勇气和超人的智慧。"这是陈香梅对陈纳德的第一印象。

也许是因为太专注,也许是因为太紧张,陈香梅没有时间从头到尾问陈纳德一个问题,这有点令人遗憾。当她转身离开时,陈纳德主动拦住她,向她打招呼。原来,美军的情报官刚刚告诉了陈香梅将军的名字和身份。陈香梅的姐姐陈静仪在第14空军基地担任飞行护士,而他们的父亲陈映蓉是中国驻美国外交官,也是金纳德将军的老朋友。他协助飞虎队成员办理中国签证。

前几天,陈福刚写信向将军询问女儿近况,并表示陈纳德很快就会见到他的另一个女儿。显然,他为这个女儿感到非常骄傲。陈映蓉将来会对女儿的婚姻感到愤怒,但他没有想到自己无意中充当了他们的媒人。是命中注定的,还是偶然造就的?

此后,陈香梅成为中央社负责采访陈纳德的女记者,两人开始频繁接触。在陈纳德的空军事总部,他兴高采烈地向陈香梅讲述自己的“英雄史”,英雄们总是勇敢的,尤其是有这样一位红颜知己作为听众的时候,而陈香梅则“入迷”地看着陈纳德,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做笔记。陈纳德有时也会告诉陈香梅他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多年来,陈纳德在中国作战的障碍更多地来自他自己的人民,而不是日本人。他经常有哑巴吃黄连的痛苦。现在,他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倾诉对象。

按照规定,陈香梅每次采访不能超过10分钟,但因为陈纳德每次都谈到得意忘形,所以常常超过这个时间。后来,他们渐渐心有灵犀。每当陈香梅觉得将军的谈话快要结束时,她就提议离开,而且她总是恰当地抓住这个节点。陈香梅说:“这是我们精神和谐和默契的开始,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尽头。”

1945年夏天来了,胜利近在咫尺。客观地说,陈纳德领导的飞虎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成绩空不如苏联志愿军援助中国的成绩,但前者对中国精神的激励远远大于后者。一个由退役军人、律师、医生组成的业余空军驾驶着英国人不愿与强大的日本人作战的老式P-40飞机,让日本轰炸机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出动,无形中保护了无数中国人的生命,同时也大大提振了中国人在抗战胜利低潮时的信心。在黑暗的岁月里,那些长着鲨鱼嘴的飞机的确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幻想和希望,甚至超过了他们在空击落的日本飞机。

不幸的是,陈纳德因未能反对空军队重组而在胜利前夕递交辞呈,并于8月1日大怒离开中国,就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前两周。陈纳德实现了打败日本人的野心,却没有机会庆祝最后的胜利。他本应该登上东京湾的密苏里号军舰,亲眼目睹日本人的投降仪式,却错过了,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在告别仪式上,中国人民的热情和依恋给了这位沮丧的将军极大的安慰。成千上万的人从四面八方涌向重庆。他们挥舞飞虎队的旗帜,高喊陈纳德的名字,把他们带来的礼物送给他。这是陈纳德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作为一个英雄,他受到了世界的崇拜。在官方晚宴上,蒋介石授予陈纳德中国最高勋章,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一荣誉的外国人。

在第14航空旅驻地昆明,同志们自发地为将军组织了欢送会,陈香梅应邀参加。歌曲结束后,陈纳德让司机送陈香梅回家,并亲自把她送到停车场。“将军,我明天会去机场送你,”陈香梅说。“很好,但不是说再见的最佳地点。”陈纳德说了些什么。接下来,他张开双臂。陈香梅大胆地走过去,投入他的怀抱。离别时刻终于爆发出无声的感情。陈纳德把陈香梅搂在怀里,深情地吻她。陈香梅闭着眼睛享受着这突如其来的快乐,一切随之而来。

走的时候陈纳德留了一句话,现在爱看动画片的朋友应该都熟悉了——我会回来的!

1945年8月底,陈香梅成为中央社驻上海记者,住在他祖父的房子里,开始了他忙碌的工作。她经常主动加班,希望能缓解对陈纳德的思念。但是没用。只要我闲下来,陈纳德的形象就会上来。她凭直觉知道对方是爱她的,但双方年龄差距那么大,陈纳德又有老婆,这让陈香梅觉得“我会回来”这句话不过是雾里看花,水里捞月亮。

圣诞节后的第一天,陈香梅坐在办公室里,翻着桌子上来自美国的电报。突然,一条简短的美联社消息跃入她的眼帘:少将·克莱尔·陈纳德已经飞往中国上海的旧金山,他拒绝与记者谈论此行的目的。

三天后,陈香梅作为记者来到江湾机场。陈纳德走出机舱,一眼就看到了记者群中的陈香梅。他惊喜地喊了一声“安娜”,向她走过来,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久久不散。

夜幕降临后,他们在南京路的国际酒店共进晚餐。他们互相敬酒,彼此和解。突然,陈纳德说:“安娜,我现在是自由人了!”陈香梅吃了一惊:“你是说你和你的妻子……”

“我们离婚了,”陈纳德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有着不同的兴趣和价值观……”他抓住陈香梅的手说,“我以前不能告诉你,但是你知道,我爱你,并且一直深爱着你。”陈香梅热泪盈眶。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笑着看着他,眼里含着泪。

1947年12月21日,陈纳德和陈香梅在上海虹桥路陈纳德的公寓举行了婚礼。由于陈纳德是新教徒,陈香梅是天主教徒,去任何教堂都不合适,所以他们不得不放弃去教堂结婚的计划。然而,陈纳德很有独创性,非常热情浪漫地安排了整个婚礼。他专门制作了一个由1000朵白菊花组成的花钟,象征着他对妻子永恒纯洁的爱。他家里到处都是花,香气四溢。陈纳德穿着空军装,陈香梅穿着漂亮高贵的婚纱。男人勇敢,女人迷人。他们看起来很般配。

婚礼后,陈纳德和陈香梅在烛光下用一把剑一起切结婚蛋糕,这把剑是一位战败的日本将军送给陈纳德的。在这样的场合使用是很值得纪念的。接下来,乐队演奏了一支叫做“承诺”的舞蹈,他们喝着香槟,和客人们一起跳舞。“两条生命,就像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成为一条大河,”陈香梅说。

这是我们在陈纳德生命中除了“飞虎队”生涯之外的又一段日子。他事业有成。到今年年底,民航空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数千名员工的大公司。该公司除了运输救灾物资外,还得到蒋介石的许可,携带中国批准的进口物资,这使他们赚了很多钱,不仅偿还了联合国救灾和复兴署的贷款,而且还赚了钱。

然而,这也是陈纳德兴盛和衰落的时刻。当他和陈香梅还沉浸在这对新婚夫妇的甜蜜中时,中国的政治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控制区,国共历史性决战濒临。1947年底,陈纳德的民航空公司应蒋介石要求加入中国内战,与国民党签订租赁合同,之后以军事运输为主业,由民用转为军用。

之后民航空连实际上成了国民党军队的空运输队。他们不断飞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封锁线,不仅向国民军运送武器、食品和药品,还帮助运送机器、金银财宝和重要人员。他们完美的空投资一度给国军带来希望。可惜国民党的大趋势是“水落石出”,陈纳德的帮助也是骑马的手段。随着国统区的缩小,民航空公司被迫不断更换基地,总部从上海迁到广州、昆明、海南岛,最后迁到台湾。

但不管事情如何变化,陈纳德和妻子婚后总是像一个人一样相爱。对此,陈香梅解释说:

西方人把婚姻当成爱情的坟墓,因为当两个人互相喜欢到极点的时候,爱情也就走到了尽头。那时候结婚已经淡泊无味了。东方人把婚姻当成爱情的开始,因为结婚之前,两个人并不深入了解对方,甚至根本不了解对方,然后才体会到生活的温暖。陈纳德是美国人,我是中国人。我们在事物和习俗之间做出妥协,恰到好处,永无止境。

1949年1月8日,当数百万解放军战士在长江以南观望时,陈香梅生下了陈纳德的第一个女儿,根据他们的名字,这个女儿叫克莱尔·安娜。大女儿出生时,陈纳德正在从广州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无法陪伴妻子分娩。然而,他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来到这里的,这给了他妻子很大的安慰。一年后,当他们的第二个女儿在台湾出生时,大陆已经走向了一个新的社会,他们的两个女儿见证了中国的历史。这两个女孩后来被蒋介石起了中文名——梅花和美丽,宋美龄成了她们的教母。

陈纳德和陈香梅来到台湾后,一直住在台北市武昌新村12号,这是他们在一起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这是一栋两层的高砖房,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树木。与此同时,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门罗市,陈纳德的祖先留下的水边有200英亩荒地。这里风景极好,山河相映,树木掩映。他们在这里建了房子,准备在这里养老。

1956年春,台北雨下个不停,陈纳德支气管炎严重,咳嗽个不停。在陈香梅的催促下,今年夏天,他终于放下繁忙的工作,准备在门罗休息一段时间。

有生以来第二次,他活得像个孩子一样单纯。有一次,两个人手拉手,来到了密西西比河。陈纳德自言自语道:“小时候,我常常一个人来这里……”这个秘密他保守了一辈子,现在只告诉妻子。陈香梅知道她的丈夫意味着她一生孤独,但从现在起她的生活不同了。“我和他已经合二为一了。”。他们相对无言,看着不变的河水缓缓流动...

可惜这样的好日子太短了。8月,陈纳德飞往华盛顿参加美国陆军总医院的年度健康检查。8月25日,来自陆军总医院的坏消息。他们在陈纳德的左肺上部发现了一个小肿瘤,必须通过手术切除并进行检测。我希望陈香梅能出席。这个消息让陈香梅有种坠入冰窟的感觉。她意识到她的丈夫可能得了癌症...

第二天,陈香梅呆在医院里,陈纳德被推进手术室,多年的战场经验锻炼了他的死亡精神,直到他走进手术室的那一刻,他仍然微笑着。当陈香梅整理他的床单时,他在枕头下发现了一封信。这封信是陈纳德写给她的。它首先乐观地估计了手术的结果,但也留下了“万一发生意外”的假设:

如果我不能再见到你或与你在一起,我希望你知道并记住,我的灵魂将永远与你和你的女儿们在一起。我会像其他人一样尽可能地爱你和他们。我坚信爱情会一直伴随着你…

然后陈纳德讲了老婆女儿一旦“不在”如何生活和行为的原则。眼泪渐渐模糊了陈香梅的眼睛,后面的话也看不清了。从那以后,这封信被陈香梅拿出来过很多次,但不能每次都读。

在手术台上躺了三个小时后,陈纳德的左肺被切除了。与此同时,陈香梅也在手术室外经历了“三个多小时的炼狱”。9月1日,检测结果出来了。陈纳德得了肺癌!但是医生说恶性肿瘤已经切除,肺组织还会继续生长。如果癌细胞一年内不再现,陈纳德可能得救。但是医生说的只是“也许”,一种不祥的预感仍然笼罩着陈香梅。

1957年6月,陈纳德突然告诉妻子,他要带她去欧洲旅行。十年前他们结婚的时候,因为陈纳德忙于民航空,他们结婚后的第二天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度蜜月。尽管陈香梅从未抱怨过,陈纳德仍然感到内疚。他决定花时间来弥补她——也许以后就没有机会了。虽然陈香梅担心她丈夫的健康,但她也知道他担心时间不多了。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愿意在一切事情上服从他。其实两个人都知道真相,癌症越来越严重,不会在一起太久。他们不应该为黄昏的到来而哭泣,他们应该享受日落的美丽,所以他们去了欧洲度蜜月。

1957年冬天,医生发现陈纳德肺部有黑点,即扩散的癌细胞。不幸的是,在这个时候,他的身体再也无法承受再次手术。医生说,如果是普通人,会隐瞒病情,让他更安心的离开,但陈纳德是个不寻常的人,一定要告诉他真相——他最多只能活6个月!

陈纳德镇定自若地接受了这个可怕的消息,但他的妻子在一边哭了起来。为了多活几天,多见几天妻子,陈纳德在医生的建议下戒了烟,但嘴里偶尔只剩下海瑟根做的空烟斗。

1957年圣诞节和1958年元旦,陈纳德夫妇应蒋介石夫妇的邀请回到台湾过冬。1958年1月,这对夫妇回到美国,记者在旧金山机场等他们。有人问陈纳德:“听说你病得很重?”陈纳德没有因为对方开不了锅而生气。他嬉皮笑脸地拿着他的大烟斗,意味深长地说:“老兵不死!”

从台湾回到美国后,冬天还没结束,世界还很冷。剩下的冬天,夫妇俩一起在华盛顿陆军总医院度过。那年冬天,华盛顿下了很多雪。他们经常一起看窗外飘落的雪花。世界如此美丽,爱情如此美丽。要是时间凝固了就好了!

3月,陈纳德坚持不懈地走出医院,回到门罗的家中。他发高烧,咽不下,却挣扎着带着妻子和两个女儿在花园里种花,在菜地里种菜,直到下雨才回屋。这个把一生献给天堂的人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表现出了对土地的热爱,因为他本质上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天堂空到土地的回归,也是陈纳德从事业和理想到亲情和亲情的回归。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不再想到天堂空,只关心土地。

1958年5月14日,陈纳德进入美国新奥尔良的奥斯勒医院,这次他再也没有出来。他不惧怕死亡,却后悔不能多陪陪妻子女儿。奋斗一生的陈纳德,又一次与死亡搏斗。他居然活了六个月,超过了医生预测的寿命极限!这时,恶性肿瘤已经感染了陈纳德的喉咙,他每说一句话,仍然用嘶哑的声音绝望地向爱人告白:“不管发生什么,我要你记住,我深深地爱着你——远离我曾经爱过的任何人。”

陈纳德和陈香梅的夫妻爱情

7月18日,艾森豪威尔总统发布命令,提升陈纳德为中将。可惜他无法用言语表达对这次升职的感受,气管被切除。7月27日下午,陈纳德结束了他生命中最后一场战役,享年65岁。正如他在1957年底写给妻子的一封信中所说的那样,他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

当我嫁给你的时候,我一生只有一个愿望——找到一个值得尊敬的妻子,她会给我情感、尊重和深深的爱。当然,如果一定要有幸福,要有彼此的爱,我希望我们会有孩子。你给了我想要的一切,甚至更多。我知道我在你身上获得了丰富的快乐、理解和爱,远远超过世界上许多男人。我很幸运,上帝在我晚年对我很好。

陈纳德将军被安葬在美国的“八宝山”阿灵顿国家公墓。葬礼非常隆重。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各界人士前来吊唁,包括国家领导人、军事将领、飞虎队成员、民航公司员工,并从中国专门抵达宋美龄。将军生前对妻子有两个要求。一个是为了让她保持苗条,一个是为了让她成为一个“中国妻子”。因此,在参加葬礼时,陈香梅没有按照西方传统穿黑色丧服,而是按照中国传统穿白色丧服。

陈纳德的墓碑正面刻有他生前获得的各种勋章和奖章,背面用中文写着“陈纳德将军墓”七个大字,这是阿灵顿公墓唯一的汉字。陈香梅在墓旁种了一颗红豆,“为了我,抱回家一抱,作为我们爱情的象征”!后来,在她的传记中,她用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的诗来表达她丈夫去世后的感受:如果上帝允许我选择,我死后会更爱你!

丈夫去世时,陈香梅只有33岁,她的青春依然存在。逝者已矣,热情的朋友关心她的未来去向,很多优秀的男人对她感兴趣,直接或间接地向她抛出爱的橄榄枝。然而,陈香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时不会因死亡而中断”,他永远不会忘记陈纳德。你这样和另一个人结合,对对方不公平。

陈香梅一生都没有再婚。丈夫离开几年后,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她成为世界闻名的中国领导人和中美民间大使。就连邓小平也称赞“美国有一百个参议员,但只有一个陈香梅”,她把自己前半生的传奇延续到了后半生。无论她的身份和地位如何变化,永远不变的是她心中那份永不消逝的爱:

人生短短几十年。我的快乐来得太早,去得太快。人生如昙花一般转瞬即逝,但我应该感谢上帝。我比很多人都幸运,因为我曾经有过爱情。

[来源:《民国之爱:那些无法跨越的跨国之爱》潘剑屏/东方出版社]

1.《陈纳德与陈香梅 陈纳德与陈香梅:来得太早,也去得太快的幸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陈纳德与陈香梅 陈纳德与陈香梅:来得太早,也去得太快的幸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321320.html

上一篇

万商购物网 万商俱乐部创始人杨泽轩:未来商业业绩增长的关键是服务

下一篇

刚杀的鸡带内脏冷冻可以吗

35人 第二届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出炉

  • 35人 第二届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出炉
  • 35人 第二届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出炉
  • 35人 第二届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出炉

风起霓裳各人物结局是什么 他的结局真的死有余辜

  • 风起霓裳各人物结局是什么 他的结局真的死有余辜
  • 风起霓裳各人物结局是什么 他的结局真的死有余辜
  • 风起霓裳各人物结局是什么 他的结局真的死有余辜

店主之家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店主之家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店主之家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店主之家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便利店招商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便利店招商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便利店招商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便利店招商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全国便利店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全国便利店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全国便利店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全国便利店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之家便利店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之家便利店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之家便利店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之家便利店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深圳全家便利店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深圳全家便利店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深圳全家便利店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 深圳全家便利店加盟 中国便利店之王:碾压全家、7-11,全国开2万家店
poem POEM中国首店落户上海恒隆广场

poem POEM中国首店落户上海恒隆广场

联合商报:8月16日,POEM中国首家门店落户上海恒隆广场。泰国时尚品牌POEM在时尚界掀起了一股热潮,很多泰国女明星和ins网上名人都穿这个品牌的衣服。Chavanon Caisiri是POEM的创始人和设计师,母亲是一名裁缝,在母亲的裁缝工作室长大,看着她为别人定制服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