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在楼下看到这样一件事:
一个小女孩想和两个孩子一起玩,但是三个人玩了一会儿,两个孩子就走了。
小女孩很伤心,就去找奶奶,奶奶骂她:
“人家不跟你玩,不跟别人玩,跟我回家。”
小女孩跟在她祖母后面。她刚走了一段时间,她的爷爷奶奶和孙子们又停下来了。
可能她打不过孙女。小女孩的奶奶带着她回来了,给她找了另一个小朋友让小女孩带着孩子玩。
当时两个孩子又来找小女孩玩,小女孩因为奶奶不允许,没有和他们玩。
作为母亲,我能理解这孩子奶奶的做法。毕竟,任何父母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委屈。
但是有些路一定是孩子自己走的,经历过了才真正有所收获。
成年人过度介入孩子的人际交往,似乎有助于孩子走出恶灵,但会让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越来越失落,越来越不知所措。
就像小女孩一样,奶奶找到的小伙伴不能一起玩,两个孩子也不能玩。最后,小女孩不得不独自一人。
一个
不要对孩子说:
“别人不跟你玩,你就别跟他玩。”
孩子长大后会有很多敏感期,人际交往也会有一个很敏感的时期。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说。
“孩子要想很好的发展人际关系的敏感期,就要让自己完成这样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给孩子空时间,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直到孩子需要,再由大人介入。
但干预不是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是听孩子的话,让孩子说出自己的争执,让孩子找出关系中的问题。"
有一天,闫妍也遇到了和小女孩一样的情况:
她在幼儿园和一个同学玩,这时她同学最好的朋友来了,然后三个小女孩讨论玩捉迷藏。
如果你演奏,闫妍将是一个人。
但她还在草丛里傻乎乎地等着,我就走过去,假装找她,把她从草丛里叫出来。
就在这时,两个孩子走了过来,闫妍立即跑过去和他们说话,但两个孩子似乎忘记了闫妍的存在,没有回答她,自己去玩了。
闫妍站在那里,出神地盯着两个小女孩的背影。
看着闫妍落寞的样子,我很心疼,想对她说:你同学不想和你玩,那我们就找别人代替她一起玩吧。
但我还是没有说出来,因为我明白:
孩子们应该有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及设计解决方案的自由。如果我剥夺了她这样的自由,她就会失去这个宝贵的锻炼机会。
于是,我留在她身后,等待她的最后选择。
不久,闫妍跑去找了一个新朋友。
这件事并没有影响闫妍和她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每次她见到她,闫妍都会热情地和她打招呼,说他们是朋友。
闫妍还告诉我,她的同学和她的好朋友总是形影不离,她也有自己的好朋友。
闫妍这么说,我真的很高兴。
就像有人说的,孩子要自己去交往,去积累,去整合,才能真正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
2
儿童的人际交往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很多人认为,只要孩子生活在幼儿园、学校这样的集体环境中,自然就能学会如何与人交流,但事实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其实孩子人际关系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前期没有扎实的基础,后期很难得到好的发展。
儿童人际交往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3-4岁。
这时,孩子们经常通过分享食物和玩具来建立彼此的关系。
这个阶段也是儿童物权意识的发展时期。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财产,不想被别人侵犯。
他们会本能的拒绝随意拿自己东西的孩子。相反,两个孩子经常相处得很好。
所以,教孩子互相尊重,会让他们的人际交往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作为父母,在这个阶段,可以根据孩子的交际特点,为孩子准备一些食物和玩具,引导孩子与孩子分享,让孩子体验一起玩耍的乐趣,但前提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第二阶段是4-5岁。
这时,孩子会发现,即使没有食物和玩具,一些朋友仍然会保持良好的关系,他和这些朋友往往有共同之处,比如有共同的爱好或者互相喜欢。
他们会逐渐明白,真正的朋友是建立在分享利益、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基础上的。
但这时候他们无法很好的控制这样的关系,往往会出现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两者之间会产生纠纷,导致游戏不愉快的结局。
这时,如果成年人能把自由还给孩子,不参与他们的纠纷,他们就会逐渐开始建立规则,进入更和谐的交往状态。
第三阶段5-6岁。
这时候孩子会更愿意在规则里动,这是孩子的自发行为。
至此,孩子成功度过了人际交往的敏感期,结束了一对一的交往,进入了三四人一组的交往,在择友上有了明显的精神倾向。
这个阶段的顺利度过,将为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打下重要的基础。
三
孩子愿意“亲密”
拥有一个更幸运的童年
虽然我们生活在各种关系中,但关系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在与某人的联系过程中形成的。
孩子与某个人最初的联系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社会环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亲密接触。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体验形成了“内部工作模式”,是对他人的一种期望,决定了做事的方式。
换句话说,早期的亲子关系会对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美国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发现:
难以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孩子,成年后也难以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我有一个朋友,从小在她外婆家寄养,直到上学都被她爸妈接回家。她的父母也很关心她,但从来没有亲近过。
有一次,她看到弟弟从后面抱着妈妈,她惊呆了。她说她这辈子都做不到。
她朋友很少,不是不懂得与人交流。相反,如果她愿意,她可以很快认识人,但事后,她会觉得这是一种负担。
至于人际关系,她有很消极的看法,觉得人很难有真正的友谊,所以很抗拒交朋友。
她说有时候看到别人有很多朋友会很羡慕,但还是更愿意呆在自己的世界里冷眼旁观。
阿德勒说。
“幸运的人一辈子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辈子被童年治愈。”
亲子关系是一个人一生中经历最早的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良好的亲子关系会为孩子以后的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会把最温暖的背景放在孩子的生活上。
也许作为父母,我们和父母的亲子关系并不那么好,但是我们可以也应该尽力给孩子一个好的开始。
托尔斯泰说:妈妈!你手中有拯救世界的力量。
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更好的父母。
1.《不跟你玩 不要对孩子说:“别人不跟你玩,你也别跟他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不跟你玩 不要对孩子说:“别人不跟你玩,你也别跟他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32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