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末,日军入侵华北,战争肆虐,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几近瘫痪。
一位前途无量的年轻教授不远万里从上海来到娄底古城涟源蓝田教书,住在谭的花房里。在这座看似普通的房子里,他构思了一部小说。
这位教授就是钱钟书,这部小说是抗战文学《围城》中的一颗闪亮之星。
湖南新客户特别策划了《读故事与古建筑》。本期,他走进钱钟书曾经住过的谭花屋,寻找一个关于《围城》的故事。
钱钟书构思了《谭佳花屋围城》的故事大纲
1938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辽阔的华北平原几乎容不下一张桌子”。国民政府为了救国救民,决定顺应民众的诉求,在抗战背后成立独立的国立师范学院,收容流亡的教授和学生。经过几次选址,最终选址在涟源蓝田。
1939年11月,钱钟书应佛学院院长廖世成的邀请,在父亲钱基博的号召下,从滇西南联大转到上海,长途跋涉。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到了当时比较偏僻的地方——蓝田,当上了佛学院英语系的系主任,住在谭佳花楼。
钱钟书在这个老房子里住了一年零九个月。在执教期间,他潜心钻研学问,写出了《覃逸录》的上半部不朽诗篇,并将自己创作的200多首诗作收入《钟书金俊诗》,在蓝田街的知识书屋印刷出版。
不仅如此,钱钟书还构思了《花屋围城》的故事大纲。郑超宗先生在《乡愁集》中的《别样的回忆》一文中写道:“徐先生曾写信给我:‘钟书君的书《围城》虽然是在上海创作的,但是湘西的布局确实很差。四十年前,我坐在火炉旁听小君书里的故事。“可见《围城》虽然写在上海,但实际构思在蓝田。
钱钟书在花房的时光也为小说提供了鲜活的生活素材。小说主角方红俭任教的三闾大学是以佛教教师为原型的,与方红俭关系密切的教授形象也聚集了几位佛教教师教授的影子。钱钟书形容三闾大学是人才的摇篮:“这个‘摇篮’选得好。在平城县下一个当地财主的园子里,面朝小溪,背靠大山。”佛教徒所在的蓝田就是这样一个乡镇,这个“花园”就叫“梨园”;“小溪”是蓝色的小溪,是潺潺流水的源头的一条支流,悠闲地流淌在学院旁边;“山”是一座明亮的山,风景优美。在《围城》中,他仔细描绘了一个和平小镇的繁荣,见证了蓝田成为“小南京”的过程。
80多年过去了,李园和石国的古建筑先后被拆除重建,而隔江相望的德智苑却摇摇欲坠,岌岌可危。只有这座花房,一代文学大师居住的“宅邸”,孕育了《围城》的“摇篮”,被保存得几乎完好无损,成为历史的见证,成为人们探索《围城》故事的历史遗迹。
房子结构严谨,格调高雅
谭佳花楼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蓝田光明山上,毗邻涟源市政府和涟源一中。这是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百年古宅。虽然历经近200年沧桑,但至今保存完好。
谭佳花楼建于清末,朝南,以青砖木结构和大殿为中轴线。两侧房屋对称分布,结构规整严谨。整座房子深29.4米,宽24.5米。大小房屋24间,面积1000多平方米。
屋顶覆盖着蓝色的小瓷砖,屋顶中间的中间花刻有花瓶状的云纹,象征着好运与和平。房子的左右两侧是高大的马头墙,墙头涂上了白灰,墙上铺着两个斜坡的蓝色瓷砖,清晰而优雅。有一只狮子坐在马头上,面面相觑,昂着头,眼睛眯着,爪子压在石头上,爪子撑在地上,尾巴像芭蕉叶一样伸着,形状和精神都很凶猛,表达了主人想利用瑞寿镇防火的愿望。
新湖南客服记者朱妍记者王明军整理
参考来源:湖南日报、博雅旅游共享网、娄底新闻网
图片来自网络
1.《围城故事 读故事 品古建|谭家花屋:孕育钱钟书小说《围城》的摇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围城故事 读故事 品古建|谭家花屋:孕育钱钟书小说《围城》的摇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36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