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一直是酒桌上的传统节目。在饭桌上聚一聚,一起喝一杯,聊聊天,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感情的方式,也给了很多每天忙于工作的人一个很好的放松的机会。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无论是劝酒、喝酒,还是请人喝酒,都要停在合理的水平上,否则一旦发生意外,好事变成坏事,甚至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案例一:劝酒惹官司

2008年5月的一天晚上,赵某和朋友徐某、周某等6人到饭店吃饭。酒席上,徐某、周某等人对赵某不停地劝酒。酒后,赵某手脚瘫软,趴在桌上,小便失禁。第二天,赵某被发现猝死在招待所房间里。经法医鉴定,赵某系急性酒精中毒死亡。事后,赵某的家人以徐某等人劝酒过量为由,将徐某等人告到法院,要求给付死亡赔偿金等费用共计12万余元。法院判决:赵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案中赵某有重大过错,自行承担50%的责任;徐某等人承担20%至5%不等的赔偿责任。2008年5月的一个晚上,赵和他的朋友徐、周去一家餐馆吃饭。宴会上,徐、周等人不断劝说赵喝酒。喝完酒,赵一瘸一拐地躺在桌子上,小便失禁。第二天,赵被发现死在招待所的房间里。经法医鉴定,赵死于急性酒精中毒。事后,赵家人以徐等人劝酒过度为由将徐等人告上法庭,要求赔偿死亡等费用共计12万余元。法院判决赵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案中,赵有重大过错,自行承担50%的责任;徐等人承担20%至5%的赔偿责任。

案例二:晚餐饮酒要适度

一家酒店的员工上完夜班后一起吃饭。席间,助理厨师李先生醉酒昏迷,被同事送往医院。他获救后就死了。李先生的家人认为,李先生的同事未能履行照顾责任,延误了抢救时间,拒绝在医院洗胃,对李先生的死亡负有责任,因此他向法院提出上诉。据家属称,李先生去世时,家里有一个5岁的女儿,母亲有四级视力残疾,妻子因殡葬服务长期延误被单位辞退。因此,他们向法院提起上诉,要求22名被告连带赔偿因饮酒造成的全部损失费用的70%,如医疗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女儿生活费等,共计136万余元。11月15日上午9时30分,北京市朝阳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陪同医生的11人因拒绝洗胃对李先生的死亡负有轻微责任,判处11人平均承担损失共计75322元。

以上都让我震惊,劝人喝酒可能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让我们给你介绍一下陈硕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如果酒桌上出现以下说服行为,那么这里的其他人就要小心了,不仅要承担严重后果,甚至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强迫性劝酒

比如用“朋友喝的不够多”之类的话刺激对方喝酒,还在对方喝醉、昏迷、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劝对方喝酒。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

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不适合喝酒,但仍然劝他喝酒导致疾病等行为。

酒后驾车未劝阻

对于喝醉的饮酒者,其他人应该劝阻他们开车。如果他们不劝阻,他们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刑法》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但是,如果知道对方生病不能喝酒,但仍然劝他喝酒,如果这种行为造成事故,则是过失犯罪,劝他喝酒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如果不知道对方不能喝酒,但仍然劝他喝酒,不构成犯罪,但属于民事责任,他要承担受害人的赔偿责任。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宸硕律所律师提醒:美酒虽好,但是不能贪杯!“劝酒文化”看似是为了烘托气氛,使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好,实际上却是陋习,难道不喝酒就代表没有感情了吗?由此引发的意外太多了,我们需要警醒!若是真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那会让劝酒者承担严重的法律制裁!

1.《2019喝酒致死赔偿标准 2019最新法律规定,酒桌上出现这几种情况,小心坐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2019喝酒致死赔偿标准 2019最新法律规定,酒桌上出现这几种情况,小心坐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735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