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开花,春潮汹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圆满完成了所有议程,并于3月15日圆满结束。广大代表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双向参政议政,凝聚共识,共创中国梦。
会议期间,国内外媒体以多种形式、多种视角、多层次宣传党和国家履行中心任务职责取得的成绩,宣传与会代表的风采,在议程上建言献策,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线上线下画同心圆,为会议成功召开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铁建重工在两会期间备受媒体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党委书记、中国铁建重工董事长刘飞翔多次建议通过主流媒体履职,展示企业创新成果,传递中国铁建重工新时代充满活力、锐意进取的新型国有企业形象。
我们来看看以刘飞翔为代表的两会的“媒体瞬间”:
央视新闻网
谈论参加会议的感受
点按边框以调出视频工具栏
在接受央视《新闻联播》采访时,刘飞翔在会上发表了讲话:“我们一定要开好这次大会,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为新中国70岁生日献上一份礼物!”
央视财经频道
论工业发展
点按边框以调出视频工具栏
刘飞翔在接受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网”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商务部推出了一系列海外推广中国工程机械品牌的活动,不断提升企业海外品牌形象和品牌影响力。去年,中国工程机械整个行业打了一个翻身仗,大量工程机械特别是地下工程设备从过去的进口出口到填补国内空空白,再出口到海外。
人民日报
论创新发展的动力
刘飞翔代表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要以供应方为重点,特别是从产品设计、研发、高端制造等价值链上游入手,推出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产品,不断满足人们的消费升级需求。
人民网
论体制改革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翔接受嘉宾网采访,谈及“深化机构改革,建设创新型国有企业”。刘飞翔说,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在于企业以管理为出发点,抓住改革创新的“牛鼻子”,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体制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中国铁建重工跨越式发展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刘飞翔认为,是要积极突破现有体制的束缚,探索和创新“三制”改革、组织结构改革、内部控制制度改革、卓越绩效评价等。,不断推进企业的科学经营和高效运作。他指出,决定企业成败的主要因素是内部因素和内部实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于改革和创新,改革和创新的目的是不断构建和积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强者的自然选择和生存是自然的弱肉强食。刘飞翔说,铁建重工遵循这个规律,制定了优胜劣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了防止员工将行政职务晋升作为唯一渠道,铁建重工以“三制”改革为核心,为员工构建了岗位制、职称制、技能制三种职业发展渠道,引导员工跨岗位、跨单位流动。那些曾经在四个方向上争取资格的人被迫成为职业渠道上的跑步者。
建设现代国有企业,既要激发人的活力,又要开拓机构的活力。刘飞翔表示,2018年底,根据新的市场形势,铁建重工对其组织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调整。一方面,打破了以往职能化、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降低和取消了R&D、营销、服务、供应链等中心机构的管理层级,将所有下属部门视为集团的业务或职能部门,构建了更加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在“互联网+ERP”的扁平化组织结构上,在有形的组织结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互联网+ERP”的线上、柔性、平台化组织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并不意味着没有优先级。在具体操作上,通过大部门制与小部门制相结合的职能互补模式,为奋战在一线的产品事业部和分公司提供组织保障和快捷服务。
建设创新型国有企业实现转型跨越
加强创新驱动,打造科技创新引擎,是中国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从产业定位到技术创新,从R&D机制到R&D制度改革,铁建重工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的新路。”刘飞翔说。铁建重工通过创新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实行研发项目制,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协调不同专业和研究所的研发人员。并实施项目总设计师的活动体系,通过项目体系的自由组合,打造跨部门、高效、开放的协同R&D团队。
刘飞翔表示,铁建重工不仅拥有充满活力的R&D机制,还拥有强大的R&D组织。在技术中心的框架下,行业内成立了第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还有很多灵活的项目组织,形成了矩阵式、开放式的科研组织。此外,铁建重工逐步布局形成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研究中心等“八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
“经过12年的跨越式发展,虽然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有两个比例保持不变:R&D设计师占比不低于20%,R&D费用占比不低于5%。”毫无疑问,这也是铁路建设重工创新驱动的显性基因,刘飞翔强调。
加强国有企业党建是建设创新型国有企业、引领转型跨越的重要组成部分。刘飞翔说,党建工作不是独立的,而是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创新的具体工作中,就像人的血液和细胞一样,渗透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党建加”机制实施以来,铁建重工不仅解决了党建和业务的“两张皮”,而且充分发挥了党建对生产经营的积极推动作用,实现了企业党建和业务工作的良性互动和双向推进。
新华社
谈高质量发展
两会前夕,国产盾构机“加利纳”在莫斯科地铁环线工程中创造了每班21米的速度,创造了当地地铁建设的新纪录。
“在智能化的浪潮下,只有不断应用新技术,积极升级产品,才能引领市场,掌握主动权。这需要奋斗和努力的精神。”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翔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
新华社的这条新闻已在《湖南日报》、《南方日报》、《辽宁日报》、《黑龙江日报》、《青海日报》、《云南日报》、《天津日报》、《重庆日报》、《广西日报》、《新疆日报》、《新华日报》等12家省级党报刊登,影响较广。
“十年前,中国的盾构机等高端地下工程设备还依赖进口。今天,我们开发的高端地下工程设备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许多产品和技术领先世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翔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在创新中发挥主导作用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
杨光
地下空室的规划与建设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在传统城市地面空的扩张受到极大限制的情况下,发展地下空,加强地下空之间以及地下空与地面建设之间的有机联系,推进地下空。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董事长刘飞祥建议,加快城市地下道路和地下空的规划建设,推动城市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型,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刘飞翔表示,虽然我国部分城市地下空的开发利用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大部分城市地下空的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地下空开发利用面临建设发展需求旺盛、缺乏系统性、相关立法和规划制定相对滞后、管理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完善等挑战”。刘飞翔表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地下空的利用率和开发深度还有差距,城市地下空的开发潜力很大。
“如今,城市地下空开发利用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刘飞翔认为,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生态环境要求不断提高的双重约束下,地下空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优化城市空空间结构、提高城市空空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此外,城市地下空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提高城市容量,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显著,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刘飞翔说。
“城市地下空的发展将带来基础设施投资的适度增加,也为我国地下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国内地下工程设备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刘飞翔建议加强城市地下道路和地下空系统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优先考虑市政基础设施、地下交通、人防空工程和应急防灾设施,兼顾城市运营优化和相邻空之间发展的需要,重点区域进行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城市设计,避免无序开发和重复建设,保证地下空的有效利用,为各项功能预留发展空间空
“地下道路系统的优势明显,随着设备技术和施工技术的进步,施工成本将逐步降低。”刘飞翔还建议,对常住人口500万以上城市的中心城区地下道路系统进行进一步调查,综合考虑建设成本和交通便利性,适度增加城市地下道路系统的投资和建设,缓解大城市的道路拥堵和土地资源短缺问题。
经济日报
论民生就业
在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刘飞翔表示,就业是民生最大工程,是民心所向,是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一定要抓紧。
论外商投资法草案
“外国投资法草案符合当前政府机构改革和‘分销服务’改革的精神。改革力度之大,开放程度之大,充分体现了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翔表示,这反映了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决心,表明了中国在新时代积极开放的态度,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也反映了中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创造世界一流商业环境的要求。
刘飞祥代表表示,外商投资法草案采用“国民待遇加入境前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这将大大提高投资市场的开放性,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加稳定、透明和可预测的投资环境。
“未来的中国市场将成为一个开放的市场,具有更加充分的国际竞争。中国公司,尤其是中国高端设备制造商,将在中国市场与世界各地的公司展开更激烈的竞争。”刘飞翔代表表示,这有利于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市场与更多国际品牌竞争。
科技日报
论企业的创新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翔近日向《科技日报》介绍,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二工业园区,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球首条智能磁浮轨排生产线已批量生产,广东清远磁浮旅游专线项目轨排供货订单目前正在生产中。
光明日报
论企业的创新成果
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条智能磁浮轨排生产线已在铁路建设重工长沙第二工业园批量生产,目前正在生产广东清远磁浮旅游专线项目轨排供货订单。该生产线长约500米,宽约18米,可实现自动装卸、自动输送和车削、自动夹紧和定位、智能数控加工、在线智能检测、自动喷漆和柔性装配,填补了磁悬浮轨道设备智能化生产的空空白。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建设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生产线具有集成化制造工艺、生产数据信息化、智能控制系统等特点。它是通过装配线串联和并联生产的。单机多头加工、数控折弯等世界先进加工技术,工人劳动强度降低70%以上。生产质量稳定可控,合格率99%,加工效率大大提高。年生产能力可达80公里
磁悬浮轨道是运载磁悬浮车辆的线路设备,车辆在轨道上浮动可以平稳运行。传统的磁悬浮轨道生产需要人工吊装、夹紧和定位,采用单设备单刀具加工操作,耗时长,占用设备和劳动力多,制造精度和生产效率低。完成一个F型钢的加工至少需要9个小时。通过智能流水线,单根F型钢的加工时间不到40分钟,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轨排变形量为2 mm,智能流水线加工的轨排变形量控制在0.5 mm以内,设备和人工较少。
在建的清远磁悬浮旅游专线项目需要约18公里的轨道排,生产线已完成6公里轨道排的生产任务。刘飞翔介绍,清远磁浮线是中国第一条中低速磁浮旅游线路,规划全长38.5公里,连接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和清远市。一期工程主线全长8公里,预计今年年底投入运营,将成为继日本、韩国、长沙、北京之后的世界第五条中低速磁浮运营线,对于开创磁浮交通+旅游的新型产业模式,推动我国磁浮交通的建设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中国新闻社
论产品研发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湖南代表团7日下午对中外媒体开放。全国人大代表、中铁建设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祥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出了新的部署,是装备制造企业的新方向。他建议加强超级地下工程设备的研发。
刘飞翔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川藏铁路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超级工程,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自然环境恶劣,二是地质条件风险大,三是隧道异常长。
“像川藏铁路这样的国家战略超级项目越来越多,涵盖铁路、水利、公路、煤矿、国防。这些超级工程必须用超级地下工程设备来解决。”刘飞翔说。
2018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五强中有三家是湖南企业,全球工程机械行业50强中有四家是湖南企业。对此,刘飞翔表示,湖南机械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第一,产品线最全,地面、地下、水下;二是区域布局合理,主办企业主要在长沙,配套企业在省内城市;第三,湖南工程机械行业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刘飞翔说,60多年前,前苏联的专家帮助中国修建了北京地铁1号线。去年中铁建工重工的5台盾构机出口俄罗斯,帮助莫斯科地铁建设,有效缩短了工期,得到了良好的评价。俄罗斯专家曾经说过:“过去,我们帮助中国修地铁。现在中国帮我们修地铁。这个变化很大。”
湖南日报
长株潭自主创新区建设研究
“十年前,进口一台硬岩隧道掘进机花费了近4亿元。现在我们自主研发的同样的设备只需要2亿,质量更好,性价比更高。因为吃过亏吃过气,我们下定决心走自主创新之路,终于成功打破了中国高端地下工程装备技术和市场长期被外国垄断的局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董事长刘飞翔感慨万千地回忆起这件往事。10年来,铁建重工依靠自主创新,实现了从跑到跑的领先地位,50多台高端地下工程设备填充了国内空白色,多种产品填充了全球空白色。以铁建重工为代表的国产盾构机占据国内90%的市场,中国掘进机占据全球2/3的市场份额。
铁路建设重工业创新之路是湖南建设创新型省份、积极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生动缩影。
2017年,湖南发布《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把长株潭自主创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导区、国防和民用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区、中西部发展的新增长极。三年来,“长株潭自主创新”更加耀眼,形成了“长沙、泸谷创新谷”、“株洲中国电力谷”、“湘潭知枣谷”三大创新产业集群。世界上第一辆无轨列车惊艳亮相,世界上第一辆时速160公里的商用磁悬浮列车正式下线。“昆龙500”采矿机器人、广域电磁勘探技术装备等新产品,支撑“深海”和“深海地”勘探。2018年,湖南获得27项国家科技奖励,其中一等奖4项,创新项目和成果大部分来自长株潭。在刘飞翔看来,长株潭自创区的建设为湖南安装了创新的“超级发动机”,直接推动了湖南创新型省份的成功获批。
"创新从来不是孤立的事件,需要良好的生态支持."刘飞翔表示,长株潭自创区构建了开放、合作、互利、共享的创新生态,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能。因为瞄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独特优势,2007年铁建重工毅然落户长沙,短短10余年间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地下工程设备大规模定制企业。
随着湖南创新型省份的加快,长株潭自创区的引擎功能将更加突出。刘飞翔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构建有利于第一套示范应用的政策体系;加大基础科学和共性技术研究,努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加快引进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产业链急需的人才和短期发展需要的人才。
湖南卫视
谈谈对行业发展的信心
“自主创新是中流砥柱,利用外部资源和外部智力实现协同创新。经过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相信发展的步伐会比前十年更快。”
论供给侧结构改革
"尤其是在原始创新、智能创新和差异化创新方面."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智能化手段,为客户提供现场模拟服务。”
论减税与负减税
“我们加大了制造业的减税、减负、减费力度。”
中国贸易新闻
谈出去
近年来,中国许多大中城市都在建设地铁项目。除了建筑工人,很少有人知道一些用来修建隧道的盾构机已经悄然被国产取代。不仅如此,国产盾构机还在莫斯科地铁工程中熠熠生辉,赢得了俄罗斯有关方面的赞誉。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董事长刘飞祥多次提出大力发展以盾构机为代表的中国高端地下工程装备产业的建议。
“中铁建工重工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盾构法、钻爆法等各种地下施工设备开发能力的企业,很多产品充斥了世界空白色或国产空白色。”刘飞翔自豪地谈中国盾构机制造取得的突破。
“十年前,不仅俄罗斯等国广泛使用的盾构机是德国品牌,就连中国的一些地下工程也使用进口盾构机。”刘飞翔告诉中国贸易报,“一台进口盾构机价值上亿元,一台进口硬岩隧道掘进机价值近4亿元。这些进口设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配件供应不及时,服务跟不上。可以想象,当时中国的高端地下工程设备,无论是市场还是技术,都被外国垄断了。本人从事工程建设工作20多年,对此深有体会。”
在谈到盾构机等设备的制造难点时,刘飞翔介绍说,盾构机是高端、个性化、定制化的设备,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有不同的制造要求。因此,制造盾构机是许多设备制造企业的一个难点。中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大型建筑企业,地质条件多种多样,于是中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重型设备制造企业中铁建设重工集团应运而生。
如今,中国铁建重工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最大地下工程设备大规模定制企业。
“现在,国产盾构机占据了国内90%的市场。我们自主研发的盾构机只需要几千万人民币,质量更好,性价比更高,售后服务更贴心。除了满足国内需求,我们的盾构机还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的俄、土、斯等国家,甚至世界各地。目前,国内掘进机已经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刘飞翔说,60多年前,苏联专家帮助中国修建了北京地铁1号线。去年中铁建工重工的5台盾构机出口俄罗斯,帮助莫斯科地铁建设,有效缩短了工期,得到了良好的评价。至今,刘飞翔还记得,俄罗斯专家曾经对他竖起大拇指,说:“我们曾经帮助中国修地铁。现在中国帮我们修地铁。这个变化很大,中国也很大!”
除了中铁重工集团所在的湖南省拥有良好的装备制造环境外,刘飞翔还将中铁重工的发展归功于“三高创新”模式,即高定位创新、高强度创新和高质量创新。高定位创新意味着我们对R&D的定位是高端、智能化、个性化、定制化的高端地下工程设备领域;高强度创新意味着创新必须拥有强大的资源,以确保R&D的投资不低于收入的6%,并且R&D的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20%;优质创新是指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为用户创造价值,满足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促进行业优质发展,满足国家战略项目的迫切需要,勇于承担重大责任。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时,刘飞翔表示,制造企业应该向“创新+服务导向”发展。
“未来,铁建重工将坚定实施海外优先战略,增加产品海外市场份额,扩大海外品牌影响力。特别是,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有必要推动全方位的产品走向全球,并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国计划”和“中国智慧”做出贡献。”刘飞翔表示,之所以对中国铁建重工的发展充满信心,是因为:
首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快制造业强国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出了新的安排。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减税、减费措施,将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企业安心开发产品,开拓市场。
第二,“一带一路”的不断推广为企业走向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在商务部的支持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开展了一系列海外推广中国工程机械品牌的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的海外形象和品牌影响力。
“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无论是传统业务还是新兴行业,我们都为实现和保持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刘飞翔对中国铁建重工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铁建重工也将为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工业新闻
论核心部件的R&D
近年来,中国的R&D和高端设备制造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主机制造和系统集成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盾构机为例,在核心企业的领导下,我国已完全掌握常规机型的总体设计和制造技术,具备快速开发新机型和新技术的能力,整体R&D和制造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近日,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飞翔在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表示,高端地下工程装备行业从零开始,短短几年内实现了快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十年前,国内使用的盾构机等高端地下工程设备都是靠进口;10年来,中铁建筑重工在高端地下工程设备领域坚持自主创新,公司开发的所有产品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公司开发的50多种高端地下工程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很多产品填补了全球空白,从跑到跑,甚至有些技术和产品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据报道,目前国产盾构机占据了国内90%的市场。十年前,进口一台硬岩隧道掘进机,耗资近4亿元。现在铁建重工自主研发的同样设备只需要2亿,质量更好,性价比更高。盾构机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的俄、土、斯等国。
刘飞翔说:“60多年前,苏联专家帮助中国修建了北京地铁1号线。去年我们的5台盾构机出口俄罗斯,帮助莫斯科地铁建设,有效缩短了工期,得到了很好的评价。俄罗斯专家说,我们以前帮中国修地铁,现在中国帮我们修地铁。这个变化很大,中国也很大!”"
目前,铁建重工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地下工程设备大规模定制企业。10年来,铁路建设重工地下工程设备累计产值超过60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00亿元。
但刘飞翔也强调,目前我国核心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基础设计和工程验证体系不完善、基础产业薄弱制约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国产零部件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足等诸多问题。以盾构机行业为例,虽然整机零部件国产化逐年增加,但部分国产化零部件和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仍存在差距。如除尘风机、锚杆钻机、导向系统的高精度激光棱镜等。
为此,刘飞翔建议,中国应明确各类核心部件特别是关键共性产品的路线图和创新目标,建立国家R&D创新体系和核心部件测试检测体系。根据国家的战略需要和市场的实际需要,按照优先的原则,整理并公布不同行业和类型的核心部件清单。
同时,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的资源整合,明确不同核心部件研发的实施主体,建立以东道国企业为主导、配套企业和科研院所为支撑的联合研究机制,制定不同类型核心部件的国产化方案,构建国内核心部件的R&D和创新体系。依托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资源,建立通用核心部件研发测试平台,制定完善的产品技术标准,搭建具有行业公信力的测试测试平台,构建国产核心部件测试测试体系。
刘飞翔还表示,目前第一套保险只针对单一产品,相关部门应将核心组件纳入第一套保险。
撰稿人/编辑:铁建重工推广品牌部
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时代新风
春季社会招聘|北京特别会议
代表人物刘飞翔:深化体制改革,建设创新型国有企业
三月花海|女性魅力照耀铁路施工设备
1.《刘飞香 两会落幕,盘点刘飞香代表的“铁建之声”!》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刘飞香 两会落幕,盘点刘飞香代表的“铁建之声”!》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784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