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指导新生儿复苏,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1987年制订了新生儿复苏指南,并在循证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定期修改(每5年修订1次)。2005、2010、2015分别更新了指南和教材。

2015年国际新生儿复苏流程图:

1.三个初步评估问题顺序调整为:足月吗?肌张力好吗?呼吸/哭声好吗?

2.在60秒钟内快速完成初步评估、再次评估、启动机械通气(必要的情况下),依然是新生儿复苏的要点,(黄金1分钟)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延迟和时间的浪费。

3.在不需要复苏的足月儿/早产儿中,推荐延迟结扎脐带30秒;但在需要复苏的新生儿中,不推荐延迟结扎;低于29周早产儿建议不延迟结扎。

4.羊水粪染并表现出肌张力低、呼吸较差的新生儿,应放置在辐射救护台上,当新生儿出现无自主呼吸,或经过初步复苏后心率<100次/分时启动PPV(正压通气);如呼吸道被堵塞则应及时处理(如插管或吸出堵塞物)。产房医疗团队中,应该至少有一位能熟练进行新生儿气管插管的医疗人员。

5.在复苏的第一分钟,心率的评估尤为重要,可使用3联ECG(心电监测),有助于精确了解新生儿心率,ECG的使用不能代替对患儿血氧饱和度的测定。

6.<35周的早产儿开始复苏时,应用低流量给氧(21%——30%)。尽量让其血氧饱和度接近足月健康儿的正常值范围。

7.当面罩通气不成功时,喉罩通气可视为气管插管的替换方案。

8.在医疗条件允许的地区,新指南继续推荐亚低温治疗。

参考 2015 年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推出的复苏指南,结合中国国情和新生儿复苏培训进展及现状,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制定本指南。

一、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 1 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

二、加强产儿科合作,儿科医师参加高危产妇分娩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三、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及参与下将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各级医院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产科、儿科医师、助产士(师)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

四、在 ABCD 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 个步骤:①快速评估(或有无活力评估)和初步复苏。②正压通气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③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④药物和/或扩容。

1.《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2016)更新及要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2016)更新及要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1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