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的上映,该系列正式结束。

人们感叹其对“猿猴”的大胆想象,也惊奇于动作捕捉技术的神奇。

它让我们领略到先进,也反思自己的困境。

其实,中国电影也曾探讨过“人与猿”的关系。虽然没有强大的工业来支撑,但那一次尝试代表着国内影人的进取心,也是当时制片形势的一种缩影。

这部电影就是《人猴大裂变》,出品于1992年。

《人猴大裂变》海报

·

《人猴大裂变》

一次尴尬的尝试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人猴大裂变》并不是一部出色的影片,甚至够得上“粗制滥造”。不过,这并不是我们研究它的障碍,恰恰相反,这种“粗糙”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状态。

“嫂子“照顾伤残的”振平“

影片讲的是“耍猴人”的生活。

世代以耍猴为生的沙家父子,聘请耍猴好手振平帮忙。

尚未等到“撂地”挣钱,在进山逮猴时,就出了意外——振平摔断了腿。

沙家的老父亲和嫂子信守情义,坚决要养着振平。家里的男主人沙高虽然心疼收入,但也勉强答应下来。

全家人上路卖艺

经过训练和准备,“沙家猴戏艺术团”一行四人,正式上路。

本来信心十足的他们,首场演出就被泼了冷水。

马戏式老派的耍猴已没有市场,现场冷清异常。电视、录像等现代娱乐方式给街头演艺带来极大冲击。

振平看重尊严,见到如此形势,他心中过意不去,不愿做一个被收养的“废人”。

于是,他准备实施一个早有设想的计划。

”人猴大战“

“人猴大战”。

这就是振平的计划,一个新的节目。

取这个名字其实并不准确,因为表演过程中并未形成互相攻击的局面。只要实际去看一眼,就会明白,这并非人与猴的对决,而根本就是“猴子打人”。

穿上毛绒连体衣的振平跪坐在板子上,他在模拟猿猴的样子。一副木质的“哑铃”握在他手中,以便用来撑着地面滑动。猴子们跃跃欲试,稍一刺激,大战就迎着鼓点开始了。

猴子们疯狂地进攻,飞脚、拳击,他们冲刺着向振平奔去。几个回合下来,振平频频倒地、鲜血横流。

观众们无比兴奋,钞票越摞越高。沙高哥两眼放光,嫂子和老父亲则心中不忍。只剩振平裹着“猴衣”在地上粗重地喘息。

老父亲说了一句实在话:“这不是耍猴,这是耍人啊!”

振平背负着愧疚,不愿被养活。

之后,不想“吃白饭”的振平执意要继续表演“人猴大战”。嫂子则坚决反对,认为这是“缺德玩意儿”。

剧情就在这道德矛盾的拉锯中推进。

“嫂子”替换“振平”上场

终于,在一场表演中,振平不堪击打,退至后台,而替换上来的,竟然是嫂子。

她穿上连体衣,在台上被猴子围殴。

观众们的欢呼声渐渐弱下去,有的父母领着孩子离场。

猴子们的一波猛攻将嫂子踢下舞台,跌落的瞬间,现场鸦雀无声。

张嘉译和徐帆

饰演振平的是张嘉译,当年叫张小童。

那时他22岁,刚刚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毕业,被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

饰演嫂子的是徐帆。

当时25岁,也是自中戏表演系毕业不久。

片中的张嘉译尚未“躬腰驼背”,徐帆也挂着些许“婴儿肥”。

他们那青涩的脸,就是《人猴大裂变》,这青涩作品的缩影。

训练中的小猴

影片的重点并非人与猴的关系。猴子的存在,仅是作者对人情伦理进行探讨的道具。

猴子们的戏份其实并不多。

进城表演之前,仅仅有一些训练的段落,进城之后则更多是扮演“打手”。

片中的猴子,只在动作和姿态上有“拟人化”的表征,其他诸如“思想”、“内心”等方面,则完全没有更深入的尝试。

作者并未在这个框架中更进一步。故事的核心,也仅仅停留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拷问之上。

耍猴人借住的破庙

“耍猴人”的生活也在影片中有所表现。

现实中,这些江湖艺人背后的故事五味杂陈。曾有摄影师跟拍“耍猴人”十二年,将过程中的图片和文字集结成书。他们与猴子之间的情感,“跨省表演”的艰辛,时代变迁带来的波动等等,都在其中有所展现。

反观《人猴大裂变》,虽然也有很多“耍猴人”的幕后戏份,但都是浮光掠影,完全没有深入进去。

浅尝辄止的态度,令作者连续错过挖掘好题材的机会。

然而,在《人猴大裂变》中遭遇“蜻蜓点水”的远不止上面这两项。

老派表演已不能吸引观众

新旧娱乐方式更替所带来的冲击,也是一个绝好的题材。

“耍猴人”沿街卖艺,猴子们翻跟头、钻火圈,可围观的人们却不再买账,纷纷离开。电子设备的出现,霸占了大家的娱乐时间。老派作艺,已经完全失去竞争力。

面对这种形势,江湖艺人的尴尬情状,以及应对方式,都值得深挖细究。

可惜,作者又一次“划门而过”、点到为止。

正在表演的小猴

如此遗憾的创作,我们不禁要问,这真的只是作者的主观原因吗?

主观问题我们不去探讨,也无从言说。真正有价值、可琢磨的,也许是背后的客观环境。

《人猴大裂变》所反映出的时代背景,才是值得回顾的内容。

·

“蹒跚”学步

国产商业电影之发轫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因宣传导向等原因,国产电影与“商业”二字无缘。

从80年代开始,我们才真正有了商业片的概念。

观众们尚处在新奇的阶段,一点点突破就能换来加倍的反馈,而创作者却并不自如,客观条件的落后以及各方面的限制都令他们困难重重。

三大电影制片厂

当时的中国仍然是制片厂时代,“北京、上海、长春”三大制片厂为其中实力最雄厚的团体。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令他们面对新形势时,出现了很多对接上的问题。

我们以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例,理一理当年那波“商业风潮”。

西影厂也是《人猴大裂变》的出品单位。虽然是小制片厂,但在80年代,他们着实掀起了一股旋风。

吴天明

这波旋风的主导者,就是吴天明。

1983年,44岁的吴天明被任命为西影厂厂长。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改革的责任落到了他的头上。

他顶着压力裁汰冗员,破格任用年轻力量,集中资源进行业务上的挑战,形成一种“双管齐下”的制片模式。

左起:张艺谋、吴天明、巩俐

一方面,组织、借调青年才俊,拍摄高质量、高水准的文艺片。《红高粱》《孩子王》《盗马贼》《黑炮事件》等佳作,均出自这一时期。

“第五代伯乐”的美名,早已是吴天明的标签,至今被人传诵。

另一方面,大胆地向商业电影出击,同样也是硕果累累。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一部分的成就,时常被后人遗忘。

吴天明当时有句话,说自己既要拍“要脸的”,也要拍“要钱的”。他希望西影厂在艺术和商业上齐头并进。

他也确实做到了。

在这个阶段,西影厂勇敢地尝试了多种商业片类型。

《神鞭》海报

武侠片。

《大刀王五》《神鞭》《黄河大侠》等作品,至今仍留存在很多观众的记忆中。

《东陵大盗》海报

盗墓题材影片。

《东陵大盗》系列、《夜盗珍妃墓》系列等,可以说是新中国最早的盗墓、冒险题材电影。

《疯狂的代价》海报

枪战动作片

周晓文导演的《最后的疯狂》和《疯狂的代价》等,是警匪枪战片的早期试水。

《鬼妹》海报

惊悚片

《鬼妹》《狐缘》等改编自《聊斋志异》的作品,对古典文学的利用,也引领风气之先。

《代号美洲豹》海报

《代号美洲豹》是国产电影中首部“劫机片”,葛优、巩俐、王学圻领衔,堪称当年的商业大作。

后来封神的《大话西游》,也是西影厂当年合拍制作而成。

因此,在商业片领域,当年的西影厂是不折不扣的弄潮儿。

他们打破思维局限,勇敢地尝试不同类型,做了极多“开先河”的项目。

他们在制片方式上突破框架,合拍制作丰富着自身市场化的手段。

他们努力借鉴好莱坞、香港等先进地区的经验,用近乎“描摹”的方式提升水准。

与此同时,西影厂的开拓也带动了其他制片厂,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这段时间里,形成了国产商业电影真正的发轫期。

介绍过这些商业电影的成果,似乎给人以顺风顺水、成绩斐然的感觉。

如果仅是纵向地与自身相比,确实可以这样评价。可我们不能永远只以自己为基准,一旦横向比较,其中的问题就变得显著起来。

《老井》工作照

硬件及配套设施落后。

当时的中国电影,与世界先进潮流隔绝已久。甫一开放,又面临市场的压力,必须尽可能地向“前排”靠拢。

老工具做新活计,难免尴尬,产品的效果也必然要打折扣。

《人猴大裂变》中,手持摄影所拍出的画面

我们还是以《人猴大裂变》为例。

开场时,众人进山捉猴。猴子在前奔跑,人们于后方追逐。

导演希望表现出那种动感,于是用手持跟拍的方式取景。可是成片中,这些镜头晃动得杂乱无章,其不规则的抖动已完全破坏了作者的意图。

为何会这样呢?因为没有“斯坦尼康”。

所谓“斯坦尼康”,通俗地讲,就是一种稳定器,有了它,手持摄影机拍摄时,画面不至于晃动得没法看。

美国人发明了这种东西,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发达”地区普遍使用,而在中国大陆开始应用是什么时候呢?

90年代。

仅这一项器材,我们就晚了20年。

因此,《人猴大裂变》的导演并非不想拍好那个镜头,只是确实没有能够拍好的器材。

中国电影第一代录音师,袁达明先生。

音效制作能力也是当时的大问题。

国产电影向来有重画面、轻音效的弊病。一方面是创作者的痼疾作祟,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巧妇难为”。

一路走来,其实同期收声的内地影片比例极小,且大多集中在近些年。除节省成本之外,更大的原因就是条件有限。

当年的动作片,打斗时的音效都是“罐头声”。

雪上加霜的是,我们的配音、混音技术也同样落后。

于是,当时动作片里的出拳、击打等音效,翻来覆去都是那几种“罐头声”。不同环境下的声效背景几乎相同,完全做不出“声场”的区别。

电影中的画面与音效应该是一体的,二者有任何不尽人意的地方,都会让整部作品失色。

可想而知,国产电影几十年来遭受着怎样的掣肘。

2017年3月1日,《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施行。

广义的“硬件”还应包括大环境,所谓大环境其实就是政策。

当时的中国,除国营制片厂之外,其他团体和机构无权制作可公映的电影。

制片厂面临“开放搞活”的内在任务,但配套的“文件”却并未跟上市场步伐。

同时,中国电影的发行渠道也长久保持“计划经济特色”,统购统销,一家总揽。这无形中限制了“销售”上的活力。

另外,院线制迟迟无法实行,影片“落地”的限制,反向侵蚀着创作者的空间。

虽然这些问题最终都得到了解决,但时间上的滞后,还是明显影响到国产电影的生产。

吴天明与张艺谋等

讲完“硬件”上的不足,还有“软件”方面的困难。

制作商业电影,我们的创作者缺乏经验,这是公认的事实。

好在他们都有一种精神和执行力,不耻于学习 ,不吝惜汗水。这种积极开拓的佳话,已无需赘言。

在“软件”上最有意思的其实是当时电影圈的某种“风气”。

吴天明与侯孝贤

还是以吴天明主政西影厂为例。

虽说他的策略是“艺术”与“商业”两手抓,但其侧重还是很明显的。吴天明真正在乎,并为其呕心沥血的是那些文艺片。

他也曾明确表态,发展文艺片的同时,也要靠“能挣钱”的商业片填补这些影片的窟窿,且养活全厂职工。

这段话里所反映出的倾向性已十分明显。

这固然是崇尚艺术的体现,对电影的赤子之心令人钦佩。不过,其言语和行动中,对商业电影的“轻视”还是客观存在的。

其实,在当年的电影界,此种观点是普遍现象。

斩获大奖的张艺谋

与现在不同,那时的中国电影,甚至是整体社会思潮中,都存在一种“艺术”与“金钱”的对立。

在这对“矛盾”中,艺术是占优的。创作者往往认为“艺术”至高无上,“只为挣钱”的通俗作品“低人一等”。

他们当然明白商业片也需要技艺,也是“门道极深”的东西。可观念已然形成,“高下优劣”的种子已深植心底,对艺术的渴求,难免带来相反的“作用力”。

我们无法评价这种观点的对与错,对“艺术”和“商业”的看法也不涉及到是非问题。我们想要讨论的是一种普遍观点所带来的实际影响。

显而易见,这对发轫期的国产商业片是一种不利的因素。

人心所向是一种隐形的力量,不易察觉,但威力巨大。

时至今日,舆论对那一时期的“艺术至上”不吝褒奖,将其作为例证,痛斥当下。可笔墨快意之后,谁又曾反思过那种“偏执”呢?它是否也有另一面?是否也曾对我们的商业片和电影工业发展起到反作用呢?

总之,过去无法追回,回忆与复盘的价值,在于指引未来。

《人猿星球》经典的结尾

《猩球崛起》系列之前,好莱坞就已有很多“人猿”题材的电影。早在1970年,影片《人猿星球》就已经开始了人与猿关系的科幻化、商业化尝试。

我们则只能在二十余年后,拿出一部《人猴大裂变》,勉强能作为回顾历史的由头。

现实虽然残酷,但翻检“伤口”的目的不是批判,而是要正视和总结。

如果这些“惨痛史”能够换回人们的“平等”之心,或争取到更有利的大环境,那么被揭开的“疮疤”就都是有意义的。

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热钱滚滚,再也不是曾经那窘迫的局面。苦日子熬得过去,好年景则更不能享乐安逸。

面对这样的优越环境,若仍不能让中国电影的工业能力和商业片水准稳步提高?那种遗憾,就不是几句“惨痛”能够概括的了。

商业电影也是电影,请平等对待它。

往期回顾

1.《08东陵大盗分集剧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08东陵大盗分集剧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054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