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刘邦的杀戮功臣的经过:成也萧何败萧何,作为丞相的萧何给吕后定下毒计,诈称前线传来刘邦平叛胜利的消息,依照之前惯例百官都必需要进宫朝贺,当时已经无权无兵的韩信半信半疑的一进宫,就被早就埋伏好的武士们按倒在地。 达到当天最大量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因为当年刘邦封韩信齐王的时候,同时许诺韩信“五不死”,就是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没有捆他的绳,没有杀他的刀。随即吕后下令用麻袋捆住韩信,拉到长乐宫的钟室吊起来,也不审也不问更不等刘邦回来,她一声令下特事特办,把竹竿削尖了,乱枪把麻袋中的一代战神韩信活活的扎死,不知道韩信在临死那一刻有没有后悔不听蒯通的良言呢。这里有个毫无争议的话题,就是杀韩信肯定是得到了刘邦的首肯。再解决了韩信后,刘邦紧跟的动作就是,把一起夺取天下后分封的另外六个异姓王统统灭掉砍了头。短短六年时间先后解决了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代相国阳夏侯陈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

刘邦

从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开始,之前的商周朝都是实施分封制,秦朝灭亡得太快导致了中央集权制还没能根深蒂固,随后霸王项羽就恢复了分封制,事实上项羽就败在分封制上,刘邦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毕竟自己就是异姓王,从分封制的缺点中中一统天下的。西汉初期建国时分封异姓王本质上是对分封制的妥协,刘邦的天下也是拉拢了这些当年项羽分封的异姓王才得到的,刘邦明白想要江山稳固,必须把权力从拥有军队疆域财政的异姓王手中夺回,就必须经过血腥的斗争,各个击破。正因为如此,所以刘邦对功臣萧何,张良,陈平,灌婴和周勃等全部不杀还委以重任,就是因为这些人并没有参与分封,不是异姓王,历史证明了最后恢复了刘氏江山也是靠了他们。但是刘邦也由他的历史局限性,他认识到了异姓王的威胁,没有认识到真正的威胁分封之后地方权力过大,与姓氏血脉无关。大封同姓王,最后导致了和异姓王一样的结果。新分封的同姓王在封国里仍有和过去异姓王相同的权力,刘邦灭异姓王的做法在历史上看意义其实不大,汉朝中央与各封国的冲突两代之后就变的十分激烈。彻底消灭分封制度一直到汉景帝时期平定七王之乱后才算是真正彻底的解决。

韩信

再看看朱元璋的白色恐怖式杀戮:朱元璋的杀戮原则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枉杀千人勿使一人漏网。朱元璋对曾一起出生入死的忠臣元勋实行的是灭门灭族式的屠杀。在明初两大谋反案“胡惟庸案”与“蓝玉案”中,各路开国功臣被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和罪名牵连,几乎被一网打尽,甚至株连九族,美其名曰:为子孙计。据说太子朱标劝说朱元璋不要杀人太多,朱元璋大怒,把一根长满了荆棘的树枝扔在地上,让朱标用手拾起来。朱元璋说:“我是事先为你拔掉棍上的毒刺,让你将来江山稳固,你难道不明白我的苦心吗?”事实上几次大杀戮中,蓝玉勉强算有威胁的将军,其实真排号在朱元璋的将领中排名只能算倒数。至于胡惟庸这位老哥,更与谋反无关,胡惟庸这位书记根本算不上什么开国功臣,又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没有军队何谈谋反。更荒唐的是官印案,仅仅因为财政系统官员图办事方便秘而不宣的惯例,就大肆屠杀全国官员,流放更是不计其数,这些人最大的过错也就是偷懒,违反劳动纪律而已。可以说朱元璋的屠杀功臣,纯粹是因为其出身低下,文化层次不高,老年疑心病发作的心理扭曲,与刘邦稳定国家政权的目的基本无关,毕竟朱元璋的杀戮对象已经不仅仅是开国功臣,还有那些小官小吏,其后果就是对官僚阶层不断进行大清洗。

朱元璋

1.《朱元璋为什么杀老武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朱元璋为什么杀老武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11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