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似水之于巧克力 ——美食版《百年孤独》
李丽婉 投稿
劳拉·埃斯基韦尔的《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是一部美食文学,
也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的佳作。
小说改编的电影《巧克力情人》享誉国际,
获得墨西哥电影科学与艺术科学院阿列尔电影奖的所有奖项,
还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十几项国际大奖。
墨西哥著名作家古斯塔沃·赛因斯说:“《恰似水之于巧克力》使墨西哥作家赢得了同任何一位美国、日本及其它国家作家一样高的地位。”
书名《恰似水之于巧克力》(Como agua para chocolate)在中国读者看来可能有点奇怪,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书名也是有点纳闷,水对于巧克力的重要性为何?
原来这是一句墨西哥成语,
他们煮巧克力饮料时,把巧克力块加进沸腾的水里不停搅拌,
最后煮出浓稠的热巧克力,以此来比喻人的情感达到极限难以抑制,象征了蒂塔与佩德罗的爱情。
全书共十二章,每月一章,以十一道佳肴和一个制作火柴的配方为标题,正切合了小说的副标题“月刊小说——菜谱、爱情和家用秘方”。
(今日 墨西哥小镇)
小说的背景是20世初的一个墨西哥小镇,女主人公蒂塔是德拉迦尔萨家的小女儿,德拉迦尔萨家有个传统,最小的女儿必须侍候她母亲直到百年归老,在此之前不能出嫁。蒂塔出生两天后她爸爸便去世了,所以她的悲剧命运早就注定。少女蒂塔与青年佩德罗相爱,佩德罗到她家求婚,埃伦娜妈妈说蒂塔不能结婚,但是他可以娶蒂塔的姐姐罗绍拉。佩德罗为了接近蒂塔,答应娶罗绍拉。蒂塔伤心欲绝,但不能反抗埃伦娜妈妈。蒂塔自出生起便由厨娘娜恰在厨房里喂养长大,她的生母埃伦娜妈妈凶狠残暴,一辈子都在折磨蒂塔,没有一丝一毫的爱。从精神上来说,娜恰更像是她的母亲。
蒂塔的前半生都被软弱的佩德罗和残暴的埃伦娜妈妈伤害着,娜恰在她十六岁时便去世了,唯独厨房是她的天地。厨房是一个温暖的场所,那里有食物的气味,儿时的回忆,充满生活的气息,对人的精神有抚慰作用。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厨房》中,女主人公在唯一的亲人去世之后,就只有在厨房里才能入睡,她甚至希望厨房能成为她生命中最后的场所:“委实疲惫不堪的时候,我常常出神地想:什么时候死亡降临了,我希望是在厨房里结束呼吸。”
蒂塔的厨房更像是一个施展魔法的场所,娜恰传授的秘诀,加上她从经验中得来的厨房小秘密,使她做的每道菜都像施了魔法一般:佩德罗和罗绍拉的结婚蛋糕由于滴进蒂塔伤心的眼泪,使全体宾客吃后狂吐不止;蒂塔的姐姐赫尔特鲁蒂丝吃了玫瑰花瓣做的玫瑰鹌鹑后,欲火焚身,连木制洗澡间都烧着了;在埃斯佩兰萨和阿莱克斯的婚宴上,客人吃了核桃泥青椒后,所有人都情欲勃发,迫不及待地在大桥下、汽车里、药店柜台甚至在大树的树冠上做爱。蒂塔对厨房和美食的热爱,她对烹调的耐心,使她做出来的食物味道无与伦比。她会花上几个小时来做一道菜,只为做出完美的味道。曾经有人问她做菜的秘诀是什么,她说“秘密在于要带着爱心做”。
(电影中,魔法厨房,制作的食物,让人“入魔”’)
蒂塔也通过美食与佩德罗传情,“就像是在奇特的点金术中,她(蒂塔)这个人已经融进玫瑰法中了,融进鹌鹑的身体里了,融进酒和食品的每一种味道里了。用这样的方法,她进入了佩德罗的身体里,欢畅、芬芳、炽烈,充满肉欲。”食物与情欲的关系在智利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的《阿佛洛狄特:感官回忆录》里也有所描述:“新鲜而精心烹调的食物,就跟体味一样令人兴奋。美食佳肴的香味不仅让人口水直流,也会让欲望在我们血管中脉动,那种感觉即使不等同于情欲,也与之有密切关系。”
蒂塔视如己出的外甥夭折后,她深受打击精神失常,经布朗大夫百般医治无效,女仆倩恰熬制的一碗牛尾汤却使她完全恢复神智,因为她知道,“浓汤可以治愈各种身心的疾病”。在作者笔下,食物除了充饥和满足口欲,还有神奇的精神疗愈功效。
书中描写的印第安妇女淳朴善良、技艺超凡,令人印象深刻。厨娘娜恰心地善良、厨艺精湛,她虽然跟蒂塔没有血缘关系,但从蒂塔出生起就给予她无私的爱。她传授给蒂塔各种烹饪秘诀,在她失恋时安慰她,甚至在死后还化作幽灵在蒂塔身边帮助她。蒂塔喝倩恰给她带来的牛尾汤,“当她吃第一口时,娜恰就来到了她身边,在她喝汤的时候抚摸着她的头,就好像她小时候生病时的光景一样,娜恰在她的额头上吻了无数次。和娜恰一道的是她儿时在厨房里的各种游戏,逛市场,刚烤好的玉米饼,上了各种颜色的杏核,圣诞节馅饼,她的家,烧开的牛奶的气味,抹了奶油的面包,混合酒以及欧莳萝、大蒜、洋葱的气味。……和娜恰长时间谈天对她有多么好!”
而布朗大夫的祖母“黎明的光辉”,是一位印第安巫医。蒂塔因精神崩溃住进布朗大夫家时,她的幽灵友善地对待蒂塔,给蒂塔带来一点类似娜恰的那种温暖。她不但精通印第安传统医术,而且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理论,她认为我们每个人生来身体里就带有一火柴盒的磷,而爱人的气息和食物、音乐、抚摸、声音等在一起就可以将一根火柴点燃,那是爱情的一次爆发,可以滋养我们的灵魂。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自己的点火器,那一盒火柴就会浸湿,灵魂就会从我们身体里逃走。但如果激情过度一下子点燃全部火柴,我们就会打开通往神圣根源的通道,我们的灵魂就会回到它原来的地方。
与她们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埃伦娜妈妈。作为蒂塔的亲生母亲,她不但丝毫没有母性的光辉,还用对待仇人的态度对待女儿,百般刁难和折磨。埃伦娜妈妈在家里不容许任何人挑战她的权威,“德拉迦尔萨家族可以原谅一些事情,但是永远不能原谅不听从父母,对父母的行为有所怀疑。”蒂塔形容她,“毫无疑问,只要是拆毁、解剖、破坏、断奶、损伤元气、拆缝、使幼子离开母亲,对于这方面的事情埃伦娜妈妈可真是个行家里手。”即使死后,她的幽灵也缠着蒂塔不放,随时诅咒、责难蒂塔,直到蒂塔对她的幽灵喊出“我恨你!”,才把她驱走。但她临走时还要打烂油灯烧伤佩德罗,可见她的残暴、狠毒。
书中最令人感动的是布朗大夫对蒂塔的爱。相较于软弱、自私、不负责任的佩德罗,布朗大夫善良、大度、可靠,他对蒂塔的爱虽然不像佩德罗那般轰轰烈烈,但那种温暖平和、如沐春风的爱情,是最可以让女人幸福的爱情。布朗大夫在蒂塔最困难的时候拯救了她,帮她重回生活。而他对蒂塔的耐心、对她失贞的宽容、对她的选择的尊重,在那个风气保守、男尊女卑的社会里相当难得,真正体现了一个绅士的典范。
(火热的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果然是盛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土地,小说里的魔幻情节令人着迷。例如描写蒂塔出生时的情景:“蒂塔是被眼泪冲到人间的,那泪水流到厨房的桌子和地板上,流成一条令人吃惊的泪河。……由于阳光的作用,水分已经蒸发了。娜恰打扫泪水留在红石板地上的印迹,扫起来的盐装满了一个容量为五公斤的口袋,这足够好长时间炒菜用了。”还有赫尔特鲁蒂丝吃了玫瑰鹌鹑之后,“那时候,她的身体散发出的玫瑰的芳香传得很远很远。一直传到小镇外,在那里革命军与联邦军正展开一场恶战,他们之中最勇敢的是那位比利亚战士,……一片粉红色的云彩飘到 他身边,把他团团围住,使他飞快地策马朝埃伦娜妈妈的农庄奔来。”此外还有娜恰的幽灵指导蒂塔给罗绍拉接生,蒂塔以处女之身分泌乳汁哺育她的外甥等等,诸如此类的描写在书中比比皆是。墨西哥玛雅文明使之成为一个神秘的国度,魔幻情节在这里显得合情合理,没有丝毫不自然之处。
作者简介:李丽婉,中山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天健读书会是一个企业中高层交流 创业,管理,金融的实名制学习型社区,欢迎加入:zgtjdsh(中国天健读书会 拼音首字母)。 或联系 刘秘书 微信号:tianjiandsh 。
1.《【18吨巧克力流成河】《恰似水之于巧克力》金球奖外语电影小说-读后感系列4》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8吨巧克力流成河】《恰似水之于巧克力》金球奖外语电影小说-读后感系列4》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2245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