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光玉

全文共4862字,通读需要10分钟

近年来,微信朋友圈帖子不时泛滥,其名称为《开发肉丸的博士,当看到妻女吃肉丸时,他坚决拦住了…》,是指日本一个叫安富莎的人对食品工业进行反思。

这是一个很值得观察的贴子,因为它看起来很 “标题党”,但其实跟微信里的一大票谣言又很不同。

实际上,这篇文章大有来头。早在2008年,就有一篇名为《食品添加剂之神的背叛》的文章流行,如今的版本不过改了标题,换成了“业内高人修成绝世武功后幡然悔悟”的叙述模式。

但2008年的那篇文章,可不只是网上流传,而是发在新华社主管的《瞭望东方周刊》上,而《瞭望东方周刊》摘录的内容,又出自于一本名为《食品真相大揭秘》的书,这本书现在已经很难买到,但是当初看的人并不少,而且是被当作“科普书”的。

一本日本的书——作者并不是村上春树,为什么会被翻译到中国来,书中的观点为什么历时十年仍然“生命力”旺盛,至今还在不断催生10万+的文章,这是件很值得思考的事情。

名不符实的“添加剂之神”

安部司的故事听起来确实很有剧情感,但它之所以能唬住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顶着个“食品添加剂之神”的名头。在书中,安部司说是别人称呼他的,但他怎么就敢笑纳呢?

安部司生于1951年,日本福冈县人,本科曾就读于山口大学文理学部的化学专业,很多贴子称其为“博士”是不准确的。安部司毕业后在食品添加剂公司做应用推广工作,现为熊本县有机农业研究会JAS判定员。

通俗地说,他曾经是个一线老业务员。在日本,从业这类销售工作,也需要食品或化学专业知识,但他们一般只需要会讲解食品添加剂怎么使用,使用后会有什么效果、好处,或者做一些售后服务即可,们并不参与任何研发工作,至于食品添加剂如何产生,是什么原理,安全性如何评估,他们是不太清楚的。

△ 安部司在做食品添加剂的演示

值得一提的是,安部司当年任职的只是日本众多食品添加剂公司中的一家小公司,他从来没有担任过日清、三洋这样的大食品公司的业务代表,推销的对象也是一些小作坊、小店。说这些,并非鄙薄安部司的职位,而是说称他是“食品添加剂之神”并不客观,日本食品业内人士也不会认可。

通过《食品真相大揭秘》这本书,也能看出他并非一个优秀的作者,书中各种观点之间的逻辑很不严密。比如,他一面声称“不应该单纯地把添加剂作为敌人加以拒绝,而要想想如何与其打交道、如何面对它”,但最后一大章又是告诉公众如何“远离食品添加剂”;书中花了很大篇幅介绍各种食品中如何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用食品添加剂掩盖劣质食材,这本来是一种“食品欺诈”现象,但安部司身为推销员,却没有进行区分,甚至也没检讨自己的失职。

日本反工业化浪潮下的“经典”之作

为什么这样一本作者身份并不牛逼,内容也不上乘的书会如此受人关注?这要从它诞生的社会背景来说。

日本的现代食品工业大概从1960年开始快速发展,在接下来的15年里,作为食品工业原料的牧业、渔业、水果、蔬菜业产值均提高了几倍,如果以1965年、1970年、1975年为节点,日本食品工业的总产值更是每5年就翻一倍。

△ 日本食品工业统计表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进入1970年后,日本的家电开始普及,很多家庭都有了冰箱,带动了冷冻食品的发展。另一方面,方便食品如方便面条也开始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根据统计,到了1980年,日本家庭中加工食品的比率达到 62% ,在外就餐的比例达到了23%

食品工业的发展,当然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助推,比如很多冷冻食品、方便食品、调味料、点心、饮料里都要用到食品添加剂。加工食品业丰富了民众的生活,但与此同时,日本民众也开始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疑虑。跟当前中国公众担忧很相似,当时日本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担忧也反映在“致癌”这样的问题。

民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表现在“天然食品”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髦,很多消费者也希望食品加工中使用“天然添加剂”——即在食品原料中用物理方法分离出来的成分,而不是化学合成添加剂。

为此,1977、1978年日本厚生省曾进行过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实况调查 , 发布了214个品种。1981年食品添加剂协会再次进行调研,发布了810个品种。而根据统计,到1984年,日本批准的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有300多个品种。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民众对工业化产品的反对形成一股鲜明的力量,这群人明确提出反对加工食品、回归自然的口号,这种舆论一直蔓延到90年,乃至到今天的日本都还有很大市场。

这种舆论的标志,就是在1996年,一本名为《买不得-日用商品的健康杀手大曝光》(下称《买不得》)的书横空出世。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看名字就能猜出一二。书中将跟公众生活相关的物品分为仪器、饮料、清洁剂、化妆品、药品和杂货等类别,列了大概90种商品,然后指出这些商品有百害而无一益,比如洗发水会让头发更脆弱、清洁精毒性强会引起皮肤病、香精可能引起过敏、唇膏可能致癌、塑料奶瓶会干扰婴儿内分泌系统……方便面更是罪大恶极,作者写道:“将碗装方便面称之为亡国食品一点也不为过。”

还有更夸张的,作者认为电动刮胡刀的电磁波会加速癌细胞的增值能力,应改用一般的刮胡刀。豆瓣就有一位用户这样调侃:

这本书堪称是用“伪科学”吓唬消费者的经典之作,中国当前流行的各种“毒死癌”写法都能在这里找到祖宗。但是,这本书本来就是写给那些不太懂的人看的,也顺应了一部分民众反工业化的心理,因此销量非常不错,有统计称其上市3个月就卖了100万本,但不确定是否可信。

由于《买不得》热销,其作者备受鼓舞,后来又写了好几续作。(下面这些图片,就是这些书的台湾版本)

再往后,就是在2005年安部司出版的这本《食品真相大揭秘》了,这本书在日本的原名叫《食品的内侧 - 每个人都喜欢的食品添加剂》,中文版才改了名字。

《买不得》的作者完全没有受过科学训练,而安部司好歹有从业经历,所以书的内容并不完全靠臆测,至少反映了一部分行业“事实”,这一事实就是食品添加剂确实可以掩盖劣质原材料。

但是,由于安部司对此现象缺乏更深入的或更多角度的分析,所以他无法对食品添加剂本身进行倾向明显的批判,只是提出了“食品添加剂损害了孩子们的舌头(味觉判断)”这样的主观判断,并建议“从做饭开始进行饮食教育”,他对自己的这些建议虽然也解释得不够清楚,但至少不会陷入完全的科学谬误,而且很契合一些消费者的心理。

当然,安部司并没有完全否定食品添加剂,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他跟食品添加剂打了20年交道,对这行业是有感情的,他在向社区居民展示食品添加剂的”魔法“时,甚至会有一点自豪感,但又一方面,他也确实目睹了一些商贩利用食品添加剂把将食品“以次充好”的现象,内心深处有负疚感,所以在写作上就会体现出矛盾之处。

对于安部司来说,他写这本书时,已经到了职业生涯后期,但食品科技却在飞速发展,仅靠他原来掌握的那点知识,已经跟不上食品产业的步伐了,于是,他就利用他掌握的那点食品添加剂“小技巧”,到基层去进行演讲、展示,然后就能拿到一定酬劳。到了后面,他已经变成了职业演讲人或“作家”,他每年要做150多场演讲,出场费是有明码标价的。然而,他演讲的内容始终脱不了“不要吃加工食品,要吃妈妈做的食品”。

渡边雄二、安部司们赶上了日本社会快速发展、急遽变迁的时代,社会上有多元的,甚至激烈的声音碰撞,这是很正常的。比如,有很多“妈妈团体”固守天然食品,支持安部司的观点,但这两本书上市后,也遭到了科学家、业内人士的强烈批评,比如为了驳斥《买不得》,就有专家出版了《谁说买不得》、《<买不得>买不得》。

在日本网站上,也有很多读者批评《食品真相大揭秘》,比如称其“省略化学论证,直接说结论,不是科学的态度”,“言语危言耸听,较之于科学性,更强调新闻性,用一些诸如‘文明的代价’之类的大词吓唬人”。日本科学撰稿人松永和纪则指出,这本书连作者供职单位的电话都没有写,广大读者应该对其真伪抱有怀疑才对。

业内人士还出版了《与食品添加剂和平共处》一书,批驳安部司的观点。

“反加工食品”思潮进入中国

《食品真相大揭秘》在日本刮起一阵风以后,转而开始外销——但是第一站不是中国大陆,而是台湾地区。

台湾的食品业起步也非常早,但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与日本有很大不同,比如,台湾一度以农产品加工出口为主导产业,在上个世纪70年代,食品业的产值一度居整个制造业的首位。而且,台湾诞生了统一、泰山等大型食品企业集团,由它们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但在反对加工食品,提倡“自然食品”上,台湾地区和日本是同步的。《食品真相大揭秘》2006年在台湾出版后,引起了一阵轰动。不过,当这本书登陆中国大陆,2007年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后,反响却不温不火。

额外说明一下,《买不得》于2005年就引进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可能是它的内容太过于耸人听闻,以至于大陆的读者都不太敢相信了。

《食品真相大揭秘》则赶上了一个不同的舆论环境。由于互联网的逐步普及,在2006年以后,媒体上对于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传播得越来越广,已经逐步形成各种议题。而在2008年,突然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聚氰胺”事件,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不信任瞬间到达顶点。在那时候,还有一些人误把“三聚氰胺”也当作了食品添加剂,导致食品添加剂也跟着背锅。

当当网的购买纪录显示,很多读者是在2008、2009年购买《食品真相大揭秘》的,豆瓣的评论更是表明很多读者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而购买了这本书。

在相对沉寂了一段时间后,从2015年开始,《食品真相大揭秘》的部分内容又被摘录了出来,被冠以“食品添加剂之神的忏悔”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观察这些微信公众号可知,最初“发掘”这些内容的,主要是一些倡导有机、绿色食品的号,此后做营养的、发心灵鸡汤的营销号也开始传播这一内容。显然,转给食品不安全的各种话题都通过移动互联网找到了它对应的群体。

更有意思的是,《食品真相大揭秘》产生一定影响后,中国还诞生了安部司的“徒弟”,比如2012年后,曾有一位“营养师”在电视节目上拿着食品添加剂“变戏法”(见下面视频),这些套路就是安部司向他的社区居民演示过的,只是安部司不知道他在中国有了继承人。

反对加工食品,到底是反智还是反思?

曾有研究科学传播的朋友问我,在中国,食品领域最被争论的话题有哪些?我们达成的共识是,转基因肯定排第一,第二应该就是食品添加剂了。

转基因和食品添加剂都属于名字取得不好受委屈的。中国的生物学家们早就后悔,如果当初把GMO(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翻译为“基因改良”,可能就没那么多望文生义了;而专研食品添加剂的孙宝国院士则感叹,如果把“食品添加剂”换作“食品辅料”的名字,大家可能也没那么抵触了。

同样,转基因和食品添加剂的各种所谓争论,都已经映射在消费现象上。在超市里,各种食用油争相标注“非转基因”,同样,很多食品也争相声称“不含防腐剂”等。

与此同时,对于那些极端反对转基因食品、抵制食品添加剂的现象,会有一些科学界人士称其为“反智现象”,毕竟,经过审批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其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而合理合规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总体上也不会危害健康。虽然目前有关于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一些新研究,但它们还没有变成消费建议。

另一方面,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无论是反转基因还是抵制食品添加剂,都无法简单用“反智”来归纳。这两者所涉及的群体有很高的重合度,除了纯粹的科学认识偏差,背后还有利益掺杂,也涉及更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

实际上,对于个体来说,食物除了供给必须的能量和营养,它还承载着内心深处的一些特殊记忆、情感,是生命的见证,是和环境、事物的联结点。加工食品虽然丰富、便利,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对生活这样条分缕析,坦然放弃传统食物背后所带来的那些东西。

而从监管层面来说,要让公众清晰地分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本身是有一些困扰的。比如,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和发豆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曾经是允许使用的,但随着监管政策的变化,它们又都被禁用了。消费者并不很清楚它们为什么变成了“非法添加物”,反倒会觉得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鲜明,徒增了不安全感。

“添加剂之神的忏悔”这种说法的广泛传播,无疑映射了消费者的不安全感。如何能消除这种不安全感,科学家能做的说服工作其实是有限的,但反过来说,这可能也不是一件特别急迫的事,更年轻的人们,它们会建立起和食物的新的认知、联系和情感。

(本文写作得到了康师傅食品安全中心罗之纲博士的帮助,在此感谢。)

本文参考资料:

《日本食品工业见闻》,作者:张学元

《日本食品工业概况》,作者:赵玉

书籍照片来源:罗之纲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leon

1.《【安原司】天天刷屏,“添加剂之神”安部司到底有多神?!》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安原司】天天刷屏,“添加剂之神”安部司到底有多神?!》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17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