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文昌阁

十多年来,“好茶味”茶馆的人均消费从15元上升到了20元,同一时间茶叶价格上涨了近10倍。

“涨的这5元钱,跟整体物价一比,实质上是倒退了。”黄伟是“大好茶味”茶馆的馆主,90年代期间,他相中了有400多年历史的文昌阁,开始了对清茶馆的坚守。与“大好茶味”共同坚守的,还是地处贵阳市阳明祠、甲秀楼、黔灵山等地的6家清茶馆。

文昌阁内的“大好茶味”清茶馆

据业内人士分析,以贵阳市现有茶馆数量,每年的客流量在500万人次左右,按人均消费100元计算,贵阳茶馆业可以喝掉五个亿。但实际上,贵阳茶馆的经营盈利、维持、亏损的情况各占三分,并不乐观。

“真爱”路遇商业考验

午后时分,文昌阁配殿内的“大好茶味”茶馆内来客并不多,竹藤条桌、竹藤条椅空着许多,倒不如茶馆侧边小弄堂中摆开的各式小摊来得热闹。黄伟不在茶馆内,在文昌阁另一头的兜售茶叶的门店内。

说兜售,并不恰当,这里不过是黄伟另一处招待爱茶之人的场所罢了。不大的货架上陈列着为数不多的十几种茶品,更多的散茶都挤在边上不起眼的冷藏柜里。“这些是我自己手工炒的茶。”黄伟自己有200多亩茶园,“大好茶味”里的绿茶、红茶、普洱茶,有80%是黄伟自己种、自己炒的。店里两口锅,一天能炒好几斤茶叶。用水是黄伟经过精心选择后,选出的开阳山泉水。

“茶馆馆主一定都是十分爱茶之人。”贵州省茶馆业协会秘书长王怡灵深谙现状,茶馆业不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前期的高投入:比如考究的装修,运营中的高房租、高人工,以及茶叶价格的上涨,都在考验着茶馆的经营状况;还有中央 层面的“刹四风”规定等,少了公款消费,让许多茶馆面临着生存考验。

黄伟的“大好茶味”清茶馆,将人均消费定在20元左右。

“茶叶阳春白雪式的消费,不利于茶文化的发展。”然而,由于清茶馆的价目表不为消费者所了解,加上贵州本土消费者对茶的热情度低,茶馆人气并不高。据统计,喝茶人数每年也就呈2%-5%的比例增长。

茶馆是文化“放大镜”

比起清茶馆,那些混杂着麻将声、食物味的楼宇式茶馆更受欢迎。

在清茶馆坚守十余年的黄伟,看着贵阳市的茶馆从几家发展到几百家,行业协会从无到有,他自觉已度过了孤独期,尽管这里面丛生的多数是“杂交式”茶馆。“各种类型的茶馆,都应该百花齐放式发展,因为各阶层都有喝茶的需求。”在黄伟看来,茶馆对于茶文化的放大效应是很明显的。

他说,很多人认识茶并不是从茶品开始的,而是从氛围开始的。“这种氛围在茶馆才能感受到。”但在贵州,茶馆的作用远远未得到发挥。

“茶馆作为茶产业链中,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王怡灵说,首先拉动茶产品和相关产品的消费。最直观的是茶叶,美器配香茗,茶馆又是茶器茶具最佳的陈列场所。

茶馆还是文化地标,在北京,在成都,在杭州,随便找个茶馆坐下来,感受的都是当地浓浓的历史文化。设在阳明祠、甲秀楼、文昌阁里的茶馆,也变成了贵阳的文化坐标,来黔旅游的人们,最喜欢去坐坐。

茶馆的自我救赎

在黄伟坚守的这几年,“大好茶味”茶馆每周六晚上都有活动,包括传统曲艺相声、茶艺推广、茶文化普及、香道、书法、摄影等。

其他几家清茶馆也在融合贵州各区域的茶文化,不少茶馆的茶女们,拿出各家绝活,向来宾展示,三千年的彝族乌撒烤茶、仡佬族的油茶、屯堡的驿茶、布依族的娘娘茶、花溪苗家久安千年古茶等茶艺。茶馆在自我救赎的同时,政府也开始加入扶持的行列。今年3月,贵阳市拟出台《贵阳市促进品茗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贵阳市从茶品质量、服务设施、从业者茶艺素质、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标准化要求,对贵阳市品茗业进行定级。对首次评定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的茶馆茶社,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40万、30万元的资金扶持。《方案》鼓励在品茗业中开展文化活动,在品茗业中融入演艺、阅读内容的,可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范围,按相关政策给予扶持。

此外,政府还将通过贵阳学院、贵州农科院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培训机制,每年培训茶艺人员500名,支持开展茶艺师技能大赛和茶艺新入职人员礼茶仪式以及茶艺师、品茶师等专业人员的评定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黄伟认为,黔茶产业中存在比较大的一个问题是人才短缺。据了解,在贵阳,茶艺师紧缺也是茶馆品质不稳定的原因之一。据了解,在贵阳,品茗业的高级技师只有6位,技师也只有30位左右。

1.《【红茶馆馆主】黔茶馆的坚守与救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红茶馆馆主】黔茶馆的坚守与救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17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