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记载了关于庄子和亲密朋友惠子的哲学辩论。因为事件发生在“胡良伟”身上,所以历史被称为“胡良争论”。
在这一场辩论中,惠子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名家”的“抬杠”技巧,与庄子打起了“太极”。但是,庄子最后模拟了惠子的“抬杠套路”,成功反击了惠子。
二人之间这一番精彩的对话,对后世的人影响至深。后来,人们嘴边经常提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潜意识里似乎已经认同了“杠精鼻祖”惠子,而不认同庄子。
至于二人之间真正的胜负,其实二千多年来,并没有一个定论。
一、“濠梁之辩”讲了什么
关于庄子和惠子的这一段对话,记载在《庄子·秋水篇》中。故事中说,有一天庄子和他的好友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儿。
庄子看到河里有一群“白条鱼”,于是发出感慨:白条鱼结队出游,悠闲自得的样子,真是快乐。没想到“杠精鼻祖”惠子听到了,却说: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快乐?
庄子知道这“杠精”犯病了,于是就故意反问他:那你也不是我,你怎么能够知道,我不知鱼儿的快乐呢?惠子继续“杠”道:我不是你,所以不能知道你心中所想。但你不是鱼,不可能知道鱼。
庄子说:下面,请我们回到原来的问题上。你前面承认了,你不是我,所以你不知道我。那么,你凭什么肯定我不知道鱼?
关于庄子也惠子这一段对话,学者成玄英是这样解释的。惠子一开始就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说明他认为——两个不同的个体,思想不能连接,心意无法联通。
他认为庄子不能知道鱼,就等于他认同“他也不可能知道庄子”。惠子、庄子与鱼,三者是互相不知的状态。那么,他一开始凭什么肯定“庄子不是鱼,就一定不能知道鱼”?
后来又有人说:既然惠子不是庄子,也能知道庄子不是鱼,那么庄子不是鱼也能知道鱼的快乐,这有什么问题呢?
其实庄子和惠子二人的话应该怎样来理解呢?惠子是“名家”学派创始人,他坚持一种理论,认为与人不同的异类,“他者之心不可知”。所以鱼儿的心思,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但是,庄子本来想说的并不是这个问题,他只是看到了鱼悠游的状态,自然就产生了联想,是对鱼的“拟人”。
庄子最后反驳惠子的逻辑,其实应该这样来理解。庄子觉得鱼很快乐,是通过观察白条鱼儿游动的状态得出来的结论。所以,他说鱼快乐。
假如惠子否定一个人可以通过外部观察,判断“他者”的心理活动,那么对于惠子来说,庄子也是一个“他者”,惠子必定不可能通过对庄子的外部观察,得知“庄子不知鱼儿之乐”。
二人讨论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惠子认为,一个人不能知道“他者之心”,而庄子认为“可以通过观察知道‘他者之心”。
二、中国古代的“名家”
惠子本名惠施,是战国时期的宋国人,古代“名家”的创始人。“名家”是中国最早研究逻辑的一个学派,所以门下尽出“杠精”。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抬杠鼻祖”惠子之外,还有一个叫公孙龙的人,他著名的“抬杠事迹”,就是是与人讨论“白马非马”。
有人问他:白马不是马吗?他说:可以这么说。白是马的颜色啊,马是种属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啊。于是,噼里啪啦码了一大堆字在讲这个话题。总之一句话说完,就是在名词概念上面打转。
惠子他们这个学派,除了“杠”子非鱼,“杠”白马非马,出名的事迹还有“杠”卵有毛、鸡三足、马有卵、白狗黑、火不热等等奇葩行为。
比如他们与人“抬杠”说:卵是有毛的。那种禽类的卵,表皮明明是光溜溜的,哪里来的毛呢?有毛的是啥蛋?某地名小吃“毛鸡蛋”?
名家说:卵有毛,是因为卵必须会孵化出禽鸟。禽鸟从卵中出来,那它的羽毛不就是从卵中出来的嘛。于是,就得出了卵有毛的结论。
“鸡三足”的意思是说:一只鸡本来有两只足,左足和右足。但是,“鸡足”是一个独立的名词。于是实体的鸡足加上名词的鸡足,就等于“鸡三足”。
至于“火不热”是说“火”本来是一个名词概念,没有温度,只是人觉得它热罢了。“马有卵”是名家认为马儿的胎,在母马肚子里时是有蛋的。或者是名家为了和庄子“抬杠”,故意乱讲的。
“白狗黑”也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人说,这是在讲“白狗也有黑毛”。或者有一些狗是黑白毛都有,叫白狗或者黑狗都不正确,于是只有叫“黑白狗”。
由于名家太喜欢“抬杠”,讲出来的理论对古代的当权派来说,既玄幻又不实用。后来,这个门派就自然“蒸发”了。
但是,你别小看了这一派“杠精”,他们其实是中国最早的逻辑学家。名家的诞生,与西方逻辑思想先驱亚里士多德差不多是同一时间。令人意外的是,汉代名人东方朔也是“名家”传人。
只不过中国古代比较讲实际。中国人在思想上崇尚“中庸”,儒家兴起后,更讲究以和为贵。凡事不爱刨根究底,“抬杠”一直被视为一种无理取闹的行为。
“名家”提倡的那些东西,不能马上让人看到好处,于是大家慢慢就抛弃了它。据说,名家后来对中国的数学和天文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结语
正文提到的“濠梁之辩”,正常人听到庄子的话,都不会觉得他是知道了鱼儿心中的想法。庄子通过外部观察,判断鱼儿是快乐的。这种明显掺杂了个人想象的东西,惠子也能“杠”一大堆来,不得不佩服。
话说回来,惠子和他门下之人“抬杠”的绝招就是,不断地转移话题。只不过,作为开山鼻祖,惠子还能在“他人之心不可知”的中心思想上打转。而名家后继者们提出来的许多议题和论证过程,基本上都是在“诡辩”,外加胡搅蛮缠。
于是,中国古代逻辑学的鼻祖,就这样在诸子百家之中,完全丧失了竞争力,最终被淘汰出局。但是,惠子的这种抬杠行为,也为如今的很多“杠精”指明了“抬杠方向”。
1.《【惠子】“杠精鼻祖”惠子,通过濠梁之辩,为无数杠精指明了“抬杠方向”》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惠子】“杠精鼻祖”惠子,通过濠梁之辩,为无数杠精指明了“抬杠方向”》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18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