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已经从新闻变成了很多中国人的生活标准。
其实雾霾在进入国人视野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研究显示,从1961年到2007年之间,东部沿海地区的雾霾天数就已经在逐年上升。但是,“雾霾”作为一种概念的生成却是奥运会之后的事了。为了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政府采取了单双号限行,停止施工工地部分作业,强化道路清扫保洁,重点污染企业(比如首钢)停产和限产等等措施,以保证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这些临时措施以及在筹备奥运会期间的环保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奥运期间北京的空气问题。早在2008年2月,北京的美国大使馆就在使馆区安装了一个空气检测仪,其数据主要供工作人员及家属进行户外活动时参考,考虑到奥运会时来北京的美国游客和运动员增多,使馆在Twitter上建立了账号,开始发布PM2.5的数据。不过,这些数据并没有在公众中引发大规模讨论。
直到2011年,随着智能手机和各种社交软件(尤其是新浪微博)的普及,人们可以很方便地获取这些数据,美使馆的空气报告和中国官方空气质量报告之间的数据偏差才引起人们的议论。2011年10月22日,潘石屹在微博上转发了一张iPhone的截图,显示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是439,级别是“有毒害”。这张图在微博上获得了近5000次转发,迅速引起了热议,随着在微博上逐渐升温的公众讨论,“霾”和PM2.5的概念终于独立地进入了公众视线。
在政府也开始承认雾霾问题的严重性之后,主流媒体对雾霾的报道也迅速增多。2012年的冬天和2013年初,严重的雾霾让这一人为的自然现象成为了不少报纸的头条新闻。其中,关于雾霾的照片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图片或呈现雾霾本身,或呈现在雾霾中生存的我们,它们共同构成了关于雾霾的视觉文化。
呈现“不可见”
雾霾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降低能见度。比如在西安,若逢晴天,能轻易地站在城墙南端看到南北城门和钟楼连成一线,但雾霾严重的时候,站在大雁塔广场上都看不到偌大的雁塔,大多数的时候,整座城市看起来就像一副朦胧、去色的水墨画。
雾霾是一种空气污染,它弥散在空气中,给人们的感觉首先是“不可见”。那么,摄影师要如何捕捉这一无处不在的大气现象?在关于雾霾的图像中,直接呈现渐变的模糊是一个常见的方式。不管是逐渐消失的人群还是模糊的建筑工地,远处的长城还是对岸看不见的东方明珠,都在传递着“低能见度”的信息。
雾霾中的城市化景观
在这些图片中,摄影师通常会使用地标性建筑。因为大多数人对这些地标性建筑都很熟悉,所以这些常见景象的消失就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此时,不可见的雾霾通过熟悉场景的缺场来呈现。
雾霾中的长城和东方明珠
对比与反差
另一种呈现雾霾的方式是对比。常用的技巧是捕捉在朦胧的雾霾中高度可见的元素,比如灯光,比如交通灯、汽车尾灯和LED屏幕,它们在雾霾中也依然显眼。
雾霾中的灯光
有时候这些对比还能产生一种奇妙的互文性。没有什么比雾霾天里LED屏上的蓝天白云更能产生一种后现代的讽刺效果。洋河“天之蓝”的广告就因此在微博上流传开来。
天安门广场的LED屏与洋河“天之蓝”的广告
这种对比也可以存在于不同的时空之间。最常见的可能是与伦敦之间的对比。有意思的是,根据新华网的报道,与六十年前的伦敦比起来,中国的的雾霾似乎还没那么糟。在历史性的对比中,“雾霾”被塑造成了工业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合肥的汽车人与1952年的伦敦街道
对比也经常出现在同一个地点的不同时间之中。在一年的不同时间,对着同一个建筑物从不同角度拍照,这样唯一的变化就是能见度和空气质量,也就凸显出了雾霾的严重性。
蓝天与雾霾的对比图
在雾霾和蓝天呈现出强烈对比的时候,人们的摄影焦点有时也会从雾霾转向蓝天。在过去,雾霾是反常的,而现在,蓝天是反常的。这也解释了近几年出现的大量关于蓝天的新词。
难得一见的“两会蓝”和停下来拍照的市民
在2015年3月的两会期间,由于气候原因,北京的空气质量大幅提高,出现了难得一见的蓝天,被称为“两会蓝”。除了自然因素促成的蓝天,我们也会在重要场合人工制造蓝天。比如2014年11月的“APEC蓝”和2015年9月的“阅兵蓝”。此时,蓝天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会议进行或者是为了提高现场直播的质量,它也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
不过,这些人工制造的蓝天通常仅仅为了这些重大事件存在,寿命极短。随着蓝天的快速消失,大气质量变化带给人们的冲击也就愈发直观。不过,这些昙花一现的蓝天虽然反衬出了雾霾的严重,也给我们展示了消除雾霾的可能。
口罩的符号
在关于雾霾的影像中,“口罩”是一个高度可见也十分常见的视觉符号。通常当空气质量差的时候,天气预报会建议人们待在室内并减少室外活动,但事实是生活还要继续,人们只能选择用口罩来减少雾霾对自己的损害。人们戴着口罩出门旅行,在室外观看表演,戴着口罩上班,甚至戴着口罩拍婚纱照。最引人思考的“口罩式生活”可能是戴着口罩从事室外运动。在雾霾对呼吸系统的伤害和久居室内带来的健康危害之间,人们选择了第三条路:戴着口罩进行户外运动。此时,“口罩”象征着生活与雾霾的妥协。
无处不在的口罩
口罩中同时透露出自我保护与无助的情绪,它体现着人们对现状的不满。有时,这种不满可能转化为行动。市民走上街头,为街上的雕塑也戴上口罩。这种行为戏谑地表达出了人们的愤怒和无奈。在奥运会期间,当外国运动员戴口罩的照片见诸媒体的时候,不少国人感到受到了冒犯,认为外国运动员小题大做。因为雾霾与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所以对雾霾的不满也就间接地怀疑了“现代化”和“发展”等宏大的口号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市民为街头的雕塑戴上口罩
目前,戴口罩已经成为了国人的共识,所以有时候不戴口罩就显得过于天真。当2016年3月扎克伯格来华的时候,他在自己的Facebook上po出了一张跑步经过天安门的照片——没戴口罩,这张照片在微博上引发了热议。不少人表示扎克伯格实在“太拼了”。由于Facebook一直想重返中国市场,所以也有不少人将扎克伯格的行为解读为向中国示好的方式。
扎克伯格在雾霾天跑步经过天安门
当然,戴不戴口罩也可能是一种个人主义的自我保护,是个体在糟糕的坏境和自己的生活之间寻求平衡的途径。在环境运动研究中,有一个术语“邻避运动”(NIMBY,not in my back yard),直译为“不要在我家后院”。在邻避运动中,人们因为厌恶某些建设项目(如垃圾焚烧场和核电站)带来的糟糕影响,产生了“不要建在我家附近”的心理,从而采取强烈的反抗行为。这种邻避运动体现出的是人们的政治行动和切身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然而,在雾霾的案例中,因为雾霾无处不在,弥散于整座城市,所以尽管它同样具有危害,却很难引起一个特别利害相关、团结一致的“受害者”群体反抗或者斗争。更何况人们总是可以选择佩戴口罩或者使用空气净化器,这样,人们无需改变环境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环境对自身造成的伤害。
“雾霾式生存”
“雾霾式生存”来自“中国三明治”刊载的一篇特稿的标题,它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们的生活现状。戴口罩也好,不戴口罩也罢,雾霾已经嵌入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成为了不少城市文化认同的一部分。一条微博这么写道,“三环路下的鬼市美食,一半卤煮一半沙,这才是真正的帝都雾霾范儿。”雾霾和帝都如此紧密地相连,就仿佛伦敦的雾曾是(现在也依然是)伦敦文化的一部分。在许多人的微博中,“雾霾”成为了日常生活的背景:游客在雾霾中旅行,市民在雾霾中堵车,孩子在雾霾中上学……雾霾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太阳照常升起,人们的生活还要在雾霾中继续进行。
北京市民出门吃烤串
雾霾美学
在之前分析的图片中,雾霾的形象多令人厌恶。不过,雾霾也可以在摄影中被描绘的很美。因为雾霾能让照片呈现一种模糊、朦胧的效果,有时还能烘托出中国水墨画的意境。如果直接批判这种美化“丑陋”的艺术创作行为,未免太过简单。其实,这种艺术化大气污染的行为并非孤例,莫奈早就以伦敦的烟雾为灵感创作了“伦敦国会大厦”系列画作。时至今日,人们仍然能透过画布嗅到当时伦敦刺鼻的空气。
美丽的雾霾
雾霾摄影的信息
罗兰·巴特称影像为一种信息。因为,摄影并不像许多人所想的那样能够如实地再现客观事物,相反,摄影的框架、角度和后期处理等等都包含着丰富的意义。在雾霾的摄影中,照片通过不同的呈现雾霾的方式来传达不同的意义,甚至对雾霾的拍摄行为本身就已经在传达意义,因为雾霾摄影把“雾霾”这个概念从雾和沙尘天等概念中区分了出来,协助建构了关于“雾霾”的议题。
在雾霾摄影中,摄影师通过对比、符号运用等方式记录雾霾的严重以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大多数图片中都会出现建筑工地、拥堵的交通和摩天大楼,这些符号似乎表明雾霾是一个城市问题,同时也在暗示雾霾是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
当我们将雾霾的图片放回它们所处的本文中的时候,它们传达的意义又有所不同。本文中大多数关于雾霾的图片都来自新闻媒体或者微博。在媒体中,新闻记者的责任是发现并报道重要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在雾霾刚刚进入人们视线的时候,它的确曾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关于雾霾的报道产生了一个内在矛盾:报道越多,雾霾似乎就越来越不“新鲜”。微博也是一样,在一个记录“新鲜事”的地方,雾霾却越来越常态化,融入琐屑的日常生活。
所以,关于雾霾的讨论可能同时是政治化,也是去政治化的。由于雾霾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很难立竿见影,更不用说人们总可以采用口罩或者空气净化器等自我防御的手段。不过,这些图片作为人们雾霾意识觉醒的象征,将会一直陪伴我们直到雾霾消散的那一天。
1.《【北京天气美国大使馆】从新闻到常态,雾霾的照片告诉了我们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天气美国大使馆】从新闻到常态,雾霾的照片告诉了我们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18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