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丽水日报报纸媒体集团]
数百斤的竹筒在短短几秒钟内被分成粗均匀的竹子。120多只竹子在60多秒内被捆起来,整齐地放在旁边的空地上,等待上游企业提货。连日来,在庆元县龙宫乡城中村的地龙粥产品“工坊”中,30多名工人正在有序加工。(威廉莎士比亚,《美国电视新闻》(Northern Exposure),Northern Exposure)。
据工坊负责人介绍,这段时间是竹子砍伐的旺季,也是工坊加工的旺季,每天都忙得连轴转。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隆宫村的洪兴竹制品“共富工坊”里。10几名工人正飞快组装,几十秒时间,一排竹制裤夹就完成包装,大家如同比赛一般,你追我赶。该工坊的产品主要售往义乌和出口国外,实现年产值170万元。“我平时因家里要烧饭和接送孩子,在工坊里上班时间相对灵活一些,按计件结算工资,每个月平均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工坊的老员工吴梅芳说道。
“隆宫是中国毛竹产业之乡,农民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毛竹,85%的人从事毛竹及相关产业,竹制品‘共富工坊’最具代表性,对于乡里的竹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致富至关重要。” 隆宫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叶海寿说,该乡正在进一步规范和提升竹制品加工“共富工坊”,通过星级评比、政策扶持等举措,不断做大做强竹产业,并探索打造一批示范型党建联盟型、村企结对型、结对助困型、边界联动型等“共富工坊”。
“共富工坊”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农户。庆元县青源竹木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竹筷、竹砧板等竹制用品,为带动周边年老体弱和低收入群众增收,青源竹木与隆宫相关工坊合作,定期将生产出来的筷子运到工坊,由工坊负责组织村民包装,完成后再由企业统一回收,每天参与包装的村民均有100元-200元不等收入。今年以来,该企业累计带动村民增收20余万元。
“工坊”是隆宫竹产业发展的特色形式之一,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形成规模。“家家机器响、户户加工忙、人人都是小老板”的繁荣景象就是最生动的现实写照。近年来,该乡主动结合“多元”产业发展,探索不同类型的“共富工坊”建设,如莲湖村的茄子“共富工坊”、桃园村的林下黄精“共富工坊”、小林源村的白茶“共富工坊”、隆宫村的来料加工“共富工坊”等。
截至目前,隆宫乡的“共富工坊”实现产值3500余万元,帮助4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640余万元。“下一步,我们将以党建为统领,按照各村产业发展特色,探索推进一村一特色‘共富工坊’建设,继续深化创新,推动共富之路走深走实,奋力将隆宫打造成浙闽毛竹初加工第一乡。”隆宫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徐海坚表示。
庆元县隆宫乡主动结合“多元”产业发展,探索不同类型的“共富工坊”建设,实现家门口就业,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640余万元,“工坊”里开出“共富花”。
本文来自【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1.《【花一村】庆元隆宫乡:“工坊”里开出“共富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花一村】庆元隆宫乡:“工坊”里开出“共富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19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