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郭东林,大家都在想什么?
科长,请刷牙。还是洗衣粉污渍?
光头版本的林俊杰还是每年除夕害怕其他“妻子”的郭子仪?
是“薄皮大牛18个皱肉狗不理包子”还是“孙源队长休息的时候抽一包烟”?
是《大宋提刑官》里寒酸的“屌丝型”,还是《大明宫词》里的唐中宗李贤?
今年56岁的郭东林自古以来就超过了50多年。
然而前两年他却几乎“晚节不保”,被人告上法庭索赔过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被扣上“地域黑”的大帽子后,他沉冤得雪了吗?
说起来郭冬临也是实惨。
2017年郭冬临参加北京电视台春晚,和“刘星的姥姥”孙桂田合作演出小品《取钱》。
这个小品是影射电信诈骗老年人的题材,这本是好事,和现在国家大力宣传反诈、推行反诈APP等政策都很相符。也能在嬉笑中引起老年人的重视。
整个小品都很好,郭冬临和孙桂田的演技毋庸置疑,台词、表演都没问题。
坏就坏在那个“骗子”身上了。
没露脸的“骗子”仅仅是给孙桂田打了个电话,就导致郭冬临事业差点崩盘。
“骗子”打电话时为了增加喜剧效果,使整个作品更加生活化,就加了口音进去。
很多喜剧作品尤其是小品都会这样处理,结果就是这个河南口音,引起了网友强烈的不满,认为郭冬临是在影射河南人都是骗子。
河南省的一位律师张华山甚至起诉郭冬临,打着“为河南伸张正义”的旗号,要求郭冬临赔偿河南所有人每人一块钱。
当年河南省全省总人口为:10852.85万人 ,也就是说郭冬临面临着1个亿的赔偿。
这个事儿越传越乱,最后竟然传出郭冬临在小品中说“十个河南人九个坏”这句话。
现在是网络时代,一边直播就一边有各种同步视频传上网。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啊,直播时也有万千观众看着呢,小品视频至今可以在网上随便找到,郭冬临根本从来没说过这8个字。
一直没有回应的郭冬临实在忍无可忍,郑重发表声明,绝没说过任何地域黑的话。
至于那个河南口音,《取钱》的编剧很早就出来解释过了:他本人用老家口音配的那个“诈骗电话”内容,并没有影射、地域黑的念头。
编剧魏新是著名的作家学者,曾是《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
魏新的老家是山东曹县的,对就是那个“我的宝贝666”的曹县。
曹县隶属山东省菏泽市。菏泽是山东省和河南省的交界。菏泽方言和河南话非常接近,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菏泽有很多河南人。
因此魏新所言非虚,曾经也有很多案例:骗子打电话自称是公安厅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对老人进行诈骗,却操着极重的方言。就有人凭借普通话不标准识破骗局的。
所以在节目中,主创人员也是想要突出这一点,决定用带口音的方言加以区分。而偏偏录音的魏新用了自己老家极为接近河南话的方言……
有人不接受这个说法,反问郭冬临为什么不用自己老家安徽话录音。
这就有点抬杠了,每个人说方言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最熟悉的老家方言。
东北喜剧王赵本山用正宗的东北话在春晚舞台连续上演过《卖拐》三部曲,全程“忽悠”人,也是骗子角色,为什么没有赔偿东北人呢?
宋丹丹挺着大肚子、背着抱着孩子们,操着流利的东北话上演《超生游击队》,她也不是东北人,是在抹黑东北人吗!
青岛贵妇黄渤满口蛤蜊味的青岛话,在《疯狂的石头》里出演又蠢又坏的笨贼,在《疯狂的外星人》中囚禁、训练外人,还拿外星人泡酒,这都是在抹黑青岛人民吗?
没有人会如此玻璃心,非要实名认证对号入座。坏人哪里都有,好人更是哪里都更多。
捏造事实、抹黑郭冬临的人,不过是别有用心罢了。这个流量的年代,能红一下就足够赚钱捞金的了。
然而在别有用心之人的带节奏操作中,很多不明就里的网民跟风相信,完全没想过去看看原版视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网上留个言就该干嘛干嘛去了,追剧的追剧,加班的加班,辅导作业的辅导作业,生活回归平淡,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可是一个努力了五十多年的人,却差点被电子口水淹死……
1966年的安徽淮南,郭冬临出生于一个文艺家庭。
老爸是山东快板的专业表演艺术家,妈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北琴书传承人,他有两个哥哥,其中一位后来是国家一级演员。
不过看看郭冬临出生的年份,就知道他的童年就没有什么好日子。
剧团解散,父母纷纷被赶回家,郭冬临的童年就是缺衣少食。
一辈子只会表演的父母一时间为了养大三个儿子,也是历经坎坷了。
爸爸带着大一点的老大老二去做苦力,爸爸在前面拉车,两个儿子跟着在后面帮忙推车。哪儿还有什么舞台上的光环与自信,当时老郭只是咬紧牙关用力气不让一家人饿死。
然而老郭毕竟是个文质彬彬的演员,没做过体力活突然去拉车,也不足以养家。
妈妈重操旧业准备去全国各地说评书,能赚一分钱是一分钱。于是问题来了:年幼的郭冬临在家里没人照顾,跟着父兄去出苦力也不现实。
于是5岁的郭冬临跟着妈妈屁股后面开始浪迹天涯,妈妈到处说评书,他就坐在角落里边听边等。
偶尔遇到什么节目需要小孩子出演,他当仁不让什么都敢尝试。
平时妈妈也会将自己的本事传授给郭冬临。娘俩为了演出省路费,扒过火车。
是那种拉煤的货车,妈妈抱着郭冬临沿着铁路奔跑趁人不备跳上去,在煤堆中睡了一觉。
郭冬临睡醒看见妈妈一直没睡,而是挡在他身前帮他抵御寒风,没有门的拉煤火车呼啸了一夜,第二天一早看着差不多到目的地了,娘俩还得看准时机跳车。
郭冬临跟着妈妈跑过多少地方他自己都记不得了,只知道那几年都在到处漂泊。等郭冬临长大到能跟着爸爸去拉车的时候,他已经是个快板、快书高手了。
哥哥们上山下乡,他接班和老爸一起拉车。一次领了工钱后,郭冬临路过一个面馆的时候双脚就像被万能胶粘在地上了。
闻着面香,郭冬临比隔壁被馋哭的孩子还上头。从来都很懂事什么都不说的郭冬临,实在忍不住跟老爸说想吃面。
老郭捏了捏口袋里的工钱,爷俩忙乎一天赚得并不够支付一碗面,而换成粗粮大饼,却足够一家人吃几天了。
老郭低着头掏出半张中午剩的大饼,自己掰下一小块,剩下全给了儿子:吃这个把,面不禁饿。
看着郭冬临眼珠子都快掉进煮面锅里了,老郭厚着脸皮等在旁边。眼见一位女士吃完要离开,他连忙招呼儿子,等女人走了爷俩准备过去用她剩下的面汤沾饼子吃,也算是帮儿子解馋了。
然而女人离开的时候看出了他俩的意图,她非常不屑地白了他俩一眼,随即一口浓痰吐在吃剩的面碗里离开了。
这一刻郭冬临扎心了,小心翼翼想要捡剩饭却被侮辱至此。看着儿子泪流满面,老郭也忍不住落泪。
父子俩鼻酸酸、眼红红慢慢走回家,一路无话。但郭冬临却在心里刻下了大大的梦想: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让一家人吃饱穿暖,一定不要再被人看不起。
随着时代的雾霾被吹散,阳光灿烂的日子重返人间。老郭和妻子回到各自的人生舞台,生活回归平淡。
而郭冬临却并没有忘了那一碗面汤,他一直在努力。凭借自己从小和爸妈学的本事,以及5岁开始闯江湖卖艺的丰富经验,他顺利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妈妈看着儿子去上大学离家的背影,眼眶湿润了。回想当年那个扒火车睡醒满脸都是黑煤灰的小男孩,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
大学期间,郭冬临不恋爱、不叛逆、不接戏、不逃课,专心学习,他知道自己从拉煤火车一路走进上戏有多难,他绝不会浪费机会。
毕业后,郭冬临的努力有了最好的回报,直接考入表演艺术的殿堂——北京人艺。
郭冬临有着多年话剧舞台上的丰富经验,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也有客串,比如《编辑部的故事》等。
在人艺大咖云集,其中不乏宋丹丹等小品界的牛人。郭冬临也是通过他们接触到了小品。
1993年,郭冬临表演小品《市场速写》,是他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
这一次的经历打开了他通往新世界的大门,郭冬临开始潜心研究小品表演和创作。
1995年,第二次登上春晚舞台,1米82的郭冬临穿着军大衣扛着铺盖卷和小马扎,成功塑造了“打肿脸充胖子”的憨憨形象。
他形象地形容“迎着风派了一夜队,鼻涕眼泪直流,这就叫一夜风流”成了年度热梗,“有事您说话”和“科长您刷牙”成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包袱。
此后的郭冬临几乎成了春晚钉子户,尤其是和冯巩合作的相声《旧曲新歌》,更是将他的快板、吉他、快书等技能全都展现无遗。
两人合作的《旧曲新歌》留下了很多被大家频频提起的梗,是春晚语言类作品中的经典之一。
郭冬临也先后在多部影视作品中有过客串表演,有人说他演的李显不好,一看就没有帝王相。
作为武则天的儿子,没有帝王相的李显才更有说服力吧。
郭冬临还成了汰渍洗衣粉的专职代言人,多少人现在只要在超市看见汰渍洗衣粉就能想起郭冬临。
直到出了被索赔的事情之后,郭冬临沉寂了一段时间。不过好在2019年和2022年春晚都再次看见了他的身影,总算让喜爱他的观众放下心来。
除此之外,郭冬临在短视频平台也一直很活跃,自编自导自演很多搞笑段子经常更新。
不过要更正一点:短视频中的“妻子”和“女儿”都是演员,并不是真的。
郭冬临至今未婚未育,搞创作、钻研表演,偶尔客串拍戏,他的生活很充实。
对很多人来说,结婚生子是必经之路。
然而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结婚生子并不是人生的唯一选项,只要自己过得充实、快乐就好。
56岁的郭冬临,一直在搞笑,却从不油腻。
深深的大酒窝和圆圆的脸就是他的标志,让观众们看见就想笑。
生活中的郭冬临也好不马虎,时尚穿搭不输流量小生。
爱工作,爱事业,爱观众,爱生活
对于郭冬临来说,此生无憾!
友情提示: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1.《【郭冬临】演员郭冬临:登20次春晚,因8个字被索赔1个亿,55岁仍未婚无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郭冬临】演员郭冬临:登20次春晚,因8个字被索赔1个亿,55岁仍未婚无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245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