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因为个人的事情约好了,然后更新,一直拖到现在。
这次我会简化一些推导过程,只选取与解题思路有直接关联的因素,方便进行理解即可。如果想了解一些背后的大概逻辑关系,可以参考之前的“问题分析篇”,这里也就不重复叙述了,在开始之前,先做一下热身。我非常敬佩一种类型的老师,他们会用尽全身解数,散发全部热情,去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建立对知识的可求,对品格的向往,对道德的亲近,对素养自信。我也十分欣赏一种类型的孩子,他们对知识可求,对品格向往,对道德亲近,对素养自信。。。好像是废话是吗?并且这不是很正常吗?废话吗?正常吗?那就多想一会。如果还想不通,就想想女生找男朋友时,那些要求不算高的条件(纯玩笑,请放松心情)。
在网上我们能够看到很多这样的老师,让人由衷的敬佩。恰巧,在抖音里有一个账号,把两个方面结合了起来,很是有趣。应该是一个叫方飞的老师与一群小朋友互动的形式,轮番答题,出错淘汰,问题类型多种多样。我有时跟着他们答题,很多自己也答不上来。最终获胜者奖品也很简单,但挡不住所有孩子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当时我也会想,这样一群孩子当中,当初也肯定有调皮捣蛋,班级小霸王,或老师家长眼中的“差学生”存在吧。说这个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是想说,无论那位老师是什么级别,无论学校是什么规模,无论这群孩子身处大城市还是小乡镇,无论他们每一个人未来奔向何方。请相信,他们生存能力差不了,他们道德水准低不了,同龄人中,就是属于具备竞争力的那部分人。至于这个结论怎么来的,不想展开推导,总之,就是我个人观点而已。
也许有很多人不会同意这个观点,认为太武断,认为还是所谓正统的上升轨迹才能更符合社会的现实情况。也没有错,毕竟正常轨迹已经形成了既定规则和普遍的共识。所以这点分歧可以先搁置。对了,突然想起来了一件事,今年好像有1000万应届毕业生。当他们想找工作时,发现,公司没了。正如金灿荣教授所说的,一个少年,在山上历尽千辛万苦,想要成就绝世武功,就想有朝一日闯荡江湖,身在江湖一展雄姿。终于,苦练数载,修行圆满,下山,发现,江湖没了。不知道那些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班,花费不菲的家长们,此刻,心是否在滴血。其实这也给我们提出了另外的一种假设方向,当外界环境出现不可抗拒的局面时,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或教育内核,能否支撑得起,孩子未来所需的适应能力,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生存能力,是否只有送外卖,网约车或网络自媒体等这些已经泛滥行业作为出路。我们未来的社会创造力和社会活力,能否在这些孩子中遍地开花。
在写这次文案之前,恰巧看到了一些关于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的新闻。所以也想试着去分析一下问题的成因。虽然这些成因一定会和个人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有最直接的联系,但教育方面因素,在其中会起到了什么影响,我们有无改进的空间,我们可以共情一下。就以人数最多的普通家庭孩子作为共情对象。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家长们希望孩子可以转变生活轨迹,或跳跃阶层,所以对孩子有很大的期待和督促。学校也会受升学率影响,将分数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来吸收生源,又将教学精力普遍向分数导向因素靠拢。老师受学校影响,普遍偏爱成绩好的,或进步快的孩子。那孩子们呢,他们心里怎么想的,或他们的内心环境是什么呢?你们可能只会发现,孩子沉默了,难沟通了,或越来越调皮和叛逆了,或成绩稳定的好,但不再像小时候心疼人了,变得有些自私了。你们抓狂,然后又进行思想品德联系。然后,继续循环着。。。我不想具体再共情下去,你们需要去共情孩子们的内心环境,因为这是你们的课题。你们内心真正的需求和解决方式,也是你们的课题。我只想提供一个核心事实作为参考,还是那句话,状元就只有一个,麒麟儿,也只是少数。
根据上一次的“分析篇”,我们推导出,“课外知识拓展”和“学校自身影响力”是对孩子,见识与眼界、知识面与素质、价值认定与自信,方面的成长,有很大的决定性因素(刨除个人因素,建立在普遍公平原则的条件下)。“学校自身影响力”体现在社会接触面广泛,如社会捐助,社会精英馈赠等,特别是社会精英馈赠方面,商界精英,娱乐明星,国外政要,如果有需要,演讲宣传之类的,也会选择一些名校作为背景。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馈赠表达,不想具体说明。总之“课外知识拓展”又与“学校自身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挂钩,所以又好像是同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感觉又慢慢的进入推导模式了,还是直接进入解题思路的表述。
社会联动面问题,也需要社会联动化解决。向内,需要逐渐扭转为分数论,为升学率论的教学环境,转向平衡型素质教育,平等型学习氛围建设。孩子们心理素质建设程度普遍偏低,可以着重提升一下。
向外,建设以社会教育志愿者形式为主体的知识传递体系,和区域范围内,覆盖式,综合知识素养选修课排课体系平台。类似于千行万业志愿者,共同支撑起针对孩子综合素养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传输。前期可以首先以国学,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为主突破口,先建立模式上的基础运行,再面向全行业逐步扩大范围。
布局形式为,分布式城域局域网布局,以满足各地区个性化需求。最小实施单位为县级市,因为再小,就失去网络工具属性的意义。
商业逻辑可以理解为C2B,这种形式似乎还没有出现过。总之按这种思路操作,是可以进行下去。但真实的内核为collective to baby. 源于远古社会的生存技能传承形式,即在特殊环境时期,社会体以共同哺育形式对新生体进行技能和经验传授。如果你能理解这个内核,你就能理解这么做背后的意义。
操作难度其实很简单,本质就是数据库标签匹配和排课系统。因为是城域局域网,投入比我们常见的B2B , B2C , B2B2C形式要节省许多。需要注意收费模式,既然定义为社会面志愿者服务,就不能暴利,第三方服务拓展,也要符合平台的格调和意义。但总体说来,操作难度并不复杂。
如果你不是玩金融,胃口被撑大,或做直播带货,见过的流水过于庞大,这都是可操作性很强的项目。如果你觉得有些儿戏,也没有关系,统计一下全国县级市以上单位数量,再做决定。与国同修有些夸张,但做个百年教育企业,应该还是靠谱的。
不知怎么,突然想起老俞,想对他说几句话。@俞敏洪,当初以你以悲壮的形式寻求困境中的突破,成果让人敬佩,你找回了你的尊严。但你有没有察觉,你在输出知识,和输出商品时,你的自信程度,洒脱程度,是不一样的。那句话不是挺有名的吗,眼里没有了光。所以你注定还是要回归教育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输出,也可以是教育工具的输出,甚至有新型教育成果应用模式的输出。需要看你能不能突破至极限。当初那个赌,我是看好你的,只不过临场发挥不是你的长处,你擅长的是从内心层面的启发与疏导。有点莽撞了,见谅。
这个解决思路有点简陋,但我相信,明白的那部分人是一定知道我说的是什么。不理解的不用强行理解。至少退休的老同志们,多接触孩子,心态也能变年轻。那些娱乐明星,行业精英,多接触孩子,浮躁的心态也能慢慢抚平,我从事和接触过传统文化和非遗圈子。你们不知道的是,那些非遗传承人,传统技艺者对于知识的传播有多么可求。所以,一些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我不会再过多和详尽的描绘具体过程,以及最终的效果,大家自己去共情,自己去想象。
最后说几句,既然具有可行性,我自己为什么不做?
第一,我不具备实力,也就是没钱。但,无论谁来做,只要没有大的偏差,最终受益的都是孩子。
第二,有更复杂的规划,等我去做。
第三,如果有人能做出来,也算是我离开时,为这座城市送出的礼物。
……
一不小心又说了这么多,如果最终无人去做,没有关系,最终,等我去做。
1.《【方飞老师】一个外行人对北京教师轮岗政策之我见(发展方向解题思路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方飞老师】一个外行人对北京教师轮岗政策之我见(发展方向解题思路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248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