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寄生兽』时还是小学生。从同学的漫画杂志里看到动画开场的那幕:男子的头突然裂开,像章鱼伸开触角,「嘎吱」一声咬掉了毫无防备的妻子的头。我的『寄生兽』漫画之旅戛然而止现在过了惧怕的年纪,终于以看动画的形式完成之前未尽的旅程。
鉴于有经典的完整原作支撑,虽然是半年番的长度,却没有敷衍差事的日常篇。故事一直集中在主线推进上,节奏颇紧凑。寄生兽一方的右、田宫良子(田村玲子)、后藤,人类一方的泉新一、君岛加奈都是塑造得很成功的角色。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作者岩明均对生命、对人类所做的思考之上。
悬疑恐怖类作品大多为了惊悚而惊悚。本作中的「怪物」—— 寄生兽,乍一看很惊人,但不流于形式。细想之下具有奇妙的合理性。
从板栗果一样的硬壳中诞生的寄生兽是体如蠕虫的生物。其腔肠类外形从人类的常识来讲是非常原始、低等的。它有很强的本能,知道应该选什么样的宿主(即人类),也很明确要寄生在什么部位(即大脑)。天然得知道要选择指挥万物之灵长的司令台,听起来真是聪明的不可思议。其实现实中很多寄生生物的生存方式也非常具有针对性。比方说下图开的很漂亮的树冠其实来自于寄生植物鹦鹉花(parrot flower),专门在桑树、槐树的茎上扎根。它的近亲、在西方文化里具有重要意义的槲寄生,就比较不挑食,可以寄生许多树种。
| |
(左)檀香目桑寄生科的鹦鹉花在枝顶盛开(右)檀香目槲寄生科的槲寄生,在一株白杨树上。 |
寄生生物之外更大的寄生族群是病毒。专门针对人的病毒有天花、麻疹等等。如果我们能肉眼看见这些小灾星侵蚀破坏细胞的过程,恐怕会跟看到寄生兽一样吓到两眼翻白。寄生兽只是恰好选择了人类,(至少在初级阶段)把人当作主食而已。作为思考的第一步,『寄生兽』首先抛出的是生物的共性。
比如进食「只是为了吃,那是生物的必然行为。」
再比如利己准则。右对新一担忧很多人会被寄生兽杀害表示不解「我只懂爱惜自己的生命,其他的事,我是不会管的。」新一想要曝光人群中行走着只是批了人皮的野兽。右威胁他「你如果作出危害到我的事,我会全力阻止。你的命我会保护,不过我也能让你少只耳朵什么的。」
其他的共性还包括能散发出本物种所特有的信号,也能感知危险。寄生兽以特定的电波告知同类自己的位置,最大感知范围是300米。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电波传递的是杀意。如果个体有意向交流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定位同伴,通过宿主的嘴巴传递信息。就好比兽类去蹭树干或者撒尿,用气味标示自己的领地或者呼唤异性;蝙蝠用特征信号告知彼此,避免交通事故。虽说是为了故事发展设定的,却很能反应作者的认真态度与功力。作品后半段,善于观察总结的田村玲子还发现人类幼体对「恶意」敏感度比成熟体高,也是与情节融合很好的的巧妙细节。
右正在进行分裂测试
有共性为基础,『寄生兽』着力要探讨的其实是生物间,或者说是个体间的不同。
寄生兽刚刚破壳附生的时候, 全力求生存的它们将利己理性发挥到极致。但很快或出于宿主、环境的影响,或其本性所致,发展出各自的性格。右好奇心旺盛、敏而好学、勤于实践。从新一那里听说新名词「恶魔」,立刻就去查字典,据理力争。不需要战斗的清醒时刻,它常常读书看报、从各种媒介搜索吸收资讯。因为说话风格与通过看电视学会人话的夏巴不同,还被夸奖「说话用词很讲究」学习之余,右也对自己能以何种姿态存活进行各种试验。这些品格是宿主新一所不具备的,所以是它原本的个性。
田村玲子是作品中另一只思考达「兽」,如果来场寄生兽大逃杀的话,它恐怕会是最后的赢家。因为觉得右和新一的融合有趣,特意选择对主角组进行观察日记。但它的个性和右不一样,思考的方向也有所区别。右的思考比较无我,好奇心很单纯,并非特意出于某个目的或者某种使命。田村的自我意识非常强,并且很早就意识到这点。
「我认为,苍蝇也好、蜘蛛也罢,都只是遵照命令而行动着。我觉得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接受着某种命令而活着。人类没有接受到命令么?我在夺取人类大脑的时候,收到了一个命令。说,吞噬掉这个物种」
看这一连串的我我我田村的思考从一开始就是不断深挖自我的过程。它察觉到原始的冲动,就想知道为何会有这样的冲动,自己又该以何种方式存世,是只在哲思的道路上苦苦追寻生命之意义的寄生兽。用它自己的话说「我一直在思考(中略)每当我解开一个疑惑之后,又会出现另一个疑惑。追寻开始、追寻终结。」集合同伴、创建寄生兽组织、进行交配和集合体实验等,都是它思忖的副产品。在此过程中它意识到人类社会运作起来会释放的能量远非少数个体杀戮能力强的寄生兽所能比。因此得出寄生兽的生存之道并不是原始力指令中的杀戮,而是要与人融合共存的结论[1]。它去大学听人类学的课程,还尝试模仿人类的行为,并细细体会自身状态的变化。如果说右是被新一耳濡目染渐渐怀有了友情,田村则是通过思考最终获得了「舍己为人」这个一开始不存在于「命令」中的指令。
面对三个部下的围剿,田村颇感欣慰:
「我们寄生生物的行动和想法,通常都是非常合理,并且简单明了的。我曾经认为能组成一个非常统一的组织。但是看来我错了呢。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寄生生物,相互之间有着如此巨大的个体差异…不,拥有着自己的个性,这令我感到非常高兴。」
共性固然重要,但决定「我之所以为我」的东西尤为可贵。男主新一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具体可参考这篇评论)就是作者从人的角度去思考何为个性的另一条路线。对待弱者的态度、对待强者的态度、对待小动物的态度、什么时候会流泪、什么时候会开怀、什么时候会奋不顾身,『寄生兽』意欲告诉读者,人所拥有的感情才是决定「我之所以为我」的东西。田村妈妈初见被寄生兽占据了的田村,立刻认得这不是自己的女儿,皮囊之下是为本质。
村野里美天天就这句台词。存在感好薄弱的花瓶女主
有观众短评本作是呼唤环保与生物平等的片子。尽管动画里没有明确的倡议(漫画不知是否有明说),但的确有这样的成分在,OP的歌词把这层含义又强化了。维基百科上说,原作暗示那些板栗状孢子是从森林里飘出来的。新一与后藤对决的森林里有座垃圾山,最后杀死后藤的也是垃圾山产生的剧毒。也许孢子是从垃圾堆中诞生的?给寄生兽下了指令的「神」大约就是自然吧。
『寄生兽』漫画原作在1995年的时候就完结了,至今已有二十余载。里面的很多思辩放眼现在的动画界已不再陌生。但岩明均通过严谨的构成以及合理充实的讲述,将思考的起与止自然地融汇在故事中,于是乎真正唤起读者与观众的共鸣。好的作品历久弥新,『寄生兽』位列于此。
1.《寄生兽 | 我们如此相似又不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寄生兽 | 我们如此相似又不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3339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