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上海教育系统遵循教育规律、社会治理规律和信息网络技术规律,按照保底、公平、稳妥、安全的原则,悉心筹备、周密安排、精细管理,于3月2日正式开展在线教育。
上海在线教育实现了稳步开展、稳定运行、保证质量、全员受益的基本目标,保证了学生们学业的延续性,也为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助力教育现代化积累了经验。
7月10日下午,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教育行业主题论坛上。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面对充满无限可能的智能时代,上海制定了《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上海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作出谋划和部署。
第一,建设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智慧空间,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我们依托信息化应用标杆校项目,建设了一批基于大数据精准教学的智慧教室,实现了学生课堂数据的全面记录和智能化分析,促进了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的有机结合。
第二,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和智能学习平台建设。推进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建设,通过伴随式学生学习数据的采集,构建学生画像,探索学生学习空间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提升综评报告生成的丰富性和便捷性,为人才选拔提供有效参考。推进智能学习平台建设,通过对学生在线学习数据的挖掘分析,对学生思维特征、学习能力、学习品质的分析与评估,实现智能化答疑与个性化推送等功能。
第三,开展教师人工智能专题培训,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智能化教学情境下,教师们将面临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既要实现人机协同,提供个性化、多样性和适应性的教学,更要关注学生思维方式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标准更高,育人要求也将更加精细。我们组织开展了人工智能专题培训,努力帮助教师在观念、态度、素养、能力等方面作好准备。我们通过采集和挖掘教师教学、科研、管理等全过程大数据,为教师的智能教学提供支撑。
人工智能是实现教育生态重构的有效手段,将彻底改变教育的时空场景和供给水平,使规模化前提下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通过信息共享、数据融通、业务协同、智能服务,改变教育整体运作流程,进而构建一种新的灵活、开放、终身的个性化教育生态体系。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还会带来伦理和隐私方面的风险,产生新的数字鸿沟。上海教育的未来发展要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着力推进人工智能走进大中小学的普及教育。根据大中小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把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应用通过适当的方式进学科、进专业、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有基本的意识、概念、素养和兴趣。加强中小学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培训,不断提升教师实施智能教育的能力,打造一支能够开发和实施人工智能课程的专业教师队伍。
第二,要充分挖掘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潜在革命性作用。以上海大规模在线智慧学习平台为基础,建设一体化的智能教育平台,以智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评价体系。打破数据壁垒,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学习数据融通,加大对学习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助力实现因材施教。不断探索知识图谱在学习诊断与个性化资源推送中的重要作用,大量减少教师重复性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利用智能技术推进教育教学决策的科学化、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教育管理的精细化,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第三,要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教学新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已是大势所趋,要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教育的各自优势,将线上线下教育进行全面融合与整合设计,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新模式。最大程度地运用线上技术与数字化资源的共享共创优势,支持教师教学准备与实施,支持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学习,使线上与线上教学更加有序地配合,实现教学主体的多元化、教学时空的灵活性。
第四,要审慎应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在热情拥抱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各种机遇的同时,也要审慎理智地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可能给教育带来的风险和挑战。要构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数据治理和算法治理体系,提出面向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治理整体解决方案。健全数据隐私保护机制和防护体系,制定人工智能技术教育应用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加强对人工智能教育产品的风险测评。
1.《李永智 上海教委李永智:形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审慎对待AI应用》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永智 上海教委李永智:形成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审慎对待AI应用》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476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