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在我国发展水利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治水人物。你知道他们是谁吗?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春秋至清代的十一位著名防洪人物。
孙淑傲
春秋时期楚国人孙帅
他主持了少皮(今安丰堂)的建设,将邳河等山川引入人工湖。水多的时候他可以开闸放水,水少的时候他可以关闸蓄水。它不仅对该地区的防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灌溉了100多万亩农田,对促进楚国的经济发展和使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西门宝
战国时期的魏人西门豹
我亲自带领群众勘察水源,动员群众在漳河挖了十二条水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抗旱防汛的良田。
郑国
战国末期的朝鲜人郭征
曾参与迎泽水患治理、峡渠整修等水利工程,后被派往秦修筑水利工事。郑国渠建成后,关中成为世界粮仓,赢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李冰和他的儿子
都江堰
战国秦李冰父子
招收农民工在闽江流域兴办了很多水利工程,其中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这个项目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礻录
秦时陆
开凿灵渠运粮,连接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连接中原与岭南,谱写了水利建设史上绚丽多彩的篇章。
嘉绒
西汉嘉绒
针对黄河频繁发生的情况,他提出了三种不同的综合治理黄河的对策,即上、中、下三种对策,这三种对策都是建立在“扩河行洪”的思想基础上的。最好的政策是滞洪改河,中间的政策是修渠引水,接下来的政策是修旧堤。“治河三策”对后世影响很大。
望京
东汉王靖
任命著名水利工程专家主持水运生命线和黄河大堤的大修。堤防建成后,黄河800多年没有进行大分流,溢流少,效果突出。
范仲淹
北宋范仲淹
“厚农桑”强调水利建设,提出“疏河修堤立闸”的方针,并制定了奖罚官制度长期实施。
郭守敬
元代郭守敬
他到处勘察地形,规划水利方案,主持西夏防洪,后来担任督水督军,负责修元大都至通州运河,发展南北交通和水运,扶持大都的繁荣。
潘继勋
明代潘季勋
他先后四次出任宰相,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总结了前人对黄河水沙关系的认识,提出了“打水攻沙”的方针,对后世治理黄河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我国古代治河做出了巨大贡献。
林则徐
清代的林则徐
在去伊犁的路上,黄河在河南开封祥符决口,引发洪水。他去河南黄河工地治理河水。到新疆后,他带领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人们称坎儿井为“龚琳井”,以纪念他的成就。
1.《中国古代治水名人 历史上的十一位治水名家,你都认识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古代治水名人 历史上的十一位治水名家,你都认识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69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