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南锣鼓巷旅游景点是北京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平房居住区和胡同旅游区混合为特征,客流密度高,日均客流5万人以上,节假日最多15-20万人。
社区民警在南锣街区工作在南锣鼓巷大街46号,有一栋古色古香的小楼,楼前有一个蓝色警示牌灯箱,醒目地印着“24小时为您服务”。这是东城分局交道口派出所南锣鼓巷社区派出所。也是北京建立的第一个7×24小时社区警务工作室——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社区民警值班。警察工作室自7月30日正式落成以来,已经运行了一个月。
派出所大平台分成多个社区小平台北京夏末秋初,黑瓦灰砖的四合院被郁郁葱葱的树木覆盖,哨鸽不时在巷子里飞空。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北京胡同景点,王鹏讲堂里的游客熙熙攘攘,人头攒动。随着人流,记者走进商店云集的南罗大街,新成立的警察工作间位于大街上的前院恩西胡同西出口附近的小楼里。
在警察工作室,交道口副主任王鹏和社区民警马蓉在值班。警察改革后,王鹏的身份变成了“第二社区警察队队长”。
“现在派出所管辖的七个社区分成四个街区,成立了四个社区警察队。我们的第二个社区警察队管辖两个社区,觉尔胡同,目前有8名社区警察。”王队长告诉记者,简单来说,就是把派出所原有的大平台改成几个小平台,让社区民警的任务更加具体明确,就是集中全部力量在一定辖区内开展全方位工作。
南锣鼓巷景区周边由第一社区警察队和第二社区警察队组成,4个社区16名社区警察,相当于每个社区增加1名社区警察至4名警察。
谈到改革后的变化,王鹏认为首先是警察角色的变化。“对社区民警的要求有所提高,业务多元化,一警多用。不仅仅是户籍,公安、消防、巡逻等方面的业务都要掌握。除了管理户籍、调解纠纷外,还需要扛起最近的警察。巡逻等任务。”
王鹏表示,“7×24小时”社区警务工作站也是派出所外派的平台,它的建立也对犯罪起到了威慑作用。有了警察一天24小时在小区里,老百姓就会有安全感,保证了社会治安稳定,让群众感受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社区警察的时候咨询报警更方便。你不用跑到派出所,但是你可以在派出所随时报警。社区警察以工作室为中心,随时去社区下去巡逻整合力量检查,工作更是沉。”王队长介绍。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责任”马蓉是居尔社区的社区民警。在警察工作室,记者看到她拿着“八大件”,如手机、录音机、警棍等。,并可随时外出巡逻检查。说话间,马姐的办公桌传来一个电话。原来是商业街上一个顾客和一个商家发生了纠纷。马蓉干净利落地答应了一声,然后快步走出了警察工作室。
在主街的一家小店里,两个顾客,一男一女,正在和店主大声争吵,女顾客愤怒地坐在地上。马姐上前一问,原来是顾客因为要拍货和店家起了冲突。看到警察进来,双方的情绪都稍微平静了一些。在她的劝说下,店主迅速向顾客道歉,顾客也表达了对店铺规定的理解,达到每平米2人。只用了三五分钟就采取了更高一级的疏导措施,这个小纠纷的调解就完成了,现场很快恢复了秩序。“原来我要打110,当事人要去派出所。现在社区警察直接过来调解,比原来节省了至少10分钟。”
这时,马姐的办公桌上又传来一声低沉的哭声。原来是几个戏剧学校的学生在南宫大街拍戏,引来不少围观。大街上的路本来就窄,短时间内造成拥堵。马杰一分钟就过去了。询问情况后,她先停止了拍摄活动,然后叫出了活动的组织者,然后带他去管委会备案。
“路口是最大化警力战线,强调‘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责任’,第一时间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第一现场是警察最接近现场,第一责任是警察把工作职责落实到位,起到预警和实时报警的作用。
居民纠纷调解室开设进警务工作室王怡君是一名在南洛社区工作多年的社区警察,以前只有在居委会办公室才有一个派出所。现在新成立的警察工作室不仅离她所在社区的居民更近,各方面硬件条件也更好。
“我在警察部门工作的时间更长了,”王怡君告诉记者。调解纠纷是社区警察最重要的任务。现在派出所已经把民事调解放在了房间前面,更方便社区民警开展工作。“现在小区里的纠纷都是由班里的小区民警调解。比起110警察,我们的社区警察更熟悉情况,更熟悉居民,从感情上沟通得更好,更容易处理社区纠纷。”
司法厅高级调解员高瑞元经常和王怡君一起调解纠纷。老高72岁了,但是精力旺盛,精力充沛。多年来,他已经调解了1000多起案件。他以前在派出所工作,现在每周都坐在警察工作室的纠纷调解室。
那一天,王怡君的办公桌上收到了一份社区居民的纠纷,说双方要打起来。原来这户人家的房子是公房,承租人和使用人是表兄弟,但因为房子升值闹翻了。
从晚上7点到凌晨1点多,王怡君和老高分别说服了他们的堂兄弟,向他们解释利害关系,同时考虑到特殊情况和血缘关系。最终,堂兄妹做出让步,决定签订协议,调整取得初步成功。
故宫外唯一设有大人流监控系统南洛社区警察工作室的另一个特点是,除了故宫,全市只有一个大型人群监控系统。队长王鹏把记者带到工作室二楼,更像是一个小警察指挥室。北面有一面整墙的大型液晶电子显示屏,既有图表分析,又有南锣鼓巷的实时监控视频图像。
王鹏告诉记者,南锣鼓巷整个街区有100多家店铺,节假日每天平均人流高达20万,所以对人流的监控非常重要。
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分布在各个巷子口的高清摄像头对实时数据进行监控和汇总。记者采访时,监控屏幕上的压力表显示,截至当天下午2点28分,共有63798人进入,58093人离开。目前,该街区有5705人。压力表上显示的绿色表示安全。当压力表显示为黄色,即每平方米人数超过1.5人时,到达警戒区,系统会自动报警,需要启动相关应急疏散预案。如果压力表显示为红色,说明每平方米有2人,需要采取更高级别的疏导措施。
“该系统可以起到预警和实时报警的作用,并提供判断和预警,防止拥挤踩踏。”王鹏介绍,以前人们的流量很受重视,现在依靠高科技可以精确到个位数。
交道口派出所所长赵毅介绍说,目前警察工作室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警用房互联系统,即警用房与派出所视频、音频互联,警用房之间音频、视频互联,相当于面对面交谈。研究所内的四个派出所可以互联互通,不仅使内部工作快捷方便,还可以让群众与派出所建立联系。群众也可以通过视频和派出所其他互联系统与派出所直接对话。
1.《第一现场电话 探访北京首家“7×24小时”警务室 社区民警第一时间到第一现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第一现场电话 探访北京首家“7×24小时”警务室 社区民警第一时间到第一现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751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