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绀患者血流存在右向左分流,或以右向左分流为主;非紫绀患者只有左向右分流或没有分流。这种分类方法简单,常用。在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最常见;法洛四联症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室间隔缺损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5 ~ 30%;动脉导管未闭占17 ~ 20%。房间隔缺损占10 ~ 15%;法洛四联症占8 ~ 15%;大动脉转位占8 ~ 10%。主动脉缩窄占5 ~ 7%;肺动脉狭窄占5 ~ 7%;主动脉狭窄占4 ~ 5%。
(a)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1.室间隔缺损胚胎在第8周开始形成室间隔组织。约20% ~ 60%的新生儿出生后关闭室间隔,其余40%在婴儿期关闭,大部分在5岁内关闭。极少数5岁以上的人自闭,即左心室间隔缺损畸形,包括肌型、后间隔型和小缺损。室间隔缺损血流的左右分流取决于:①缺损面积与分流成正比;当缺损直径接近或超过主动脉瓣口直径时,血流通过缺损时无阻力,血流在整个心动周期的各个阶段分流;②左右心室的压差与分流成正比,压差越大,分流越多。肺循环血流量可以反映分流的大小。右心室接收到更多的血容量后,容量增加,压力升高,输入肺动脉的血容量增加,肺静脉返回左心的血容量也增加。此时可见心腔增大,心肌肥厚,房室压升高,肺动脉压升高,肺小动脉收缩。此后,肺小血管壁肌层增厚,阻力增加,血管内皮变性。严重者部分小动脉闭塞,肺血管床缩小,肺动脉压增高。③室间隔缺损的病程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和肺血管阻力的状态。心内膜炎和肺炎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容易复杂化。或者并发心功能不全甚至心力衰竭;或因肺动脉压进行性增高引起的双向分流甚至右向左分流,即艾森曼格综合征,伴发绀、低氧血症和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2.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是胎儿期的一种生理性血流通路。它通常在出生后自我封闭,有的延迟到半岁,有的延迟到一年后。闭锁导管中层纤维化形成纤维索,称为动脉导管韧带。①动脉导管未闭合时,从主动脉流出的血流分流到肺动脉,分流的血液量取决于动脉导管的厚度、主动脉与肺动脉的压差和肺血管阻力。因为心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总是大于肺动脉的,血液总是从左向右分流,导致左心室做功增加,容积增加,心肌肥厚。②大量血液流入肺循环,使肺动脉压力升高,肺血管逐渐增厚,阻力和后负荷增加,使右心室扩张增厚;随着病程的发展,肺动脉压不断升高。当接近或超过主动脉压时,出现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临床上可能出现发绀,表现为左上肢比右上肢发绀多,下半身发绀比上半身多。
3.房间隔缺损可分为一级孔和二级孔。由于一级孔未与心内膜垫融合,常伴有二尖瓣和三尖瓣异常,二级孔为单纯房间隔缺损,缺损部位有中央型、上腔型和下腔型。①早期由于左心房压高于右心房压,血液从左向右分流,分流的大小取决于缺损区的大小、两个房间的压差以及两个心室的充盈阻力。随着右心房、右心室和肺血流量的增加,容积、心腔和肺动脉增大,而左心室和主动脉的血流量减少。②肺血容量增加首先引起肺小血管痉挛,内膜逐渐增生,中层增厚,管腔变窄,肺阻力严重增加,随后右心房压升高。当右心房压超过左心房压时,可能出现右向左分流,临床表现为紫绀。
4.肺动脉狭窄可发生在从瓣膜到肺动脉分支的所有部位,常见的有肺动脉瓣狭窄或漏斗狭窄。① 50% ~ 80%的肺动脉瓣狭窄表现为瓣膜融合、瓣口狭窄和增厚。②漏斗部狭窄为纤维肌局部狭窄,或周围肌层广泛肥大和管状狭窄。③狭窄导致右心室血液输出受阻,室内压力升高,心肌肥厚,心肌细胞肥大融合,小梁增厚纤维化,心腔收缩,血液输出减少,全身供血不足,右心劳损,最终右心衰竭。
5.主动脉缩窄可发生在主动脉的任何部位,多发生在主动脉峡部和左锁骨下动脉分支,占主动脉缩窄的98%,男性多于女性。①由于下体缺血,侧支循环丰富,包括锁骨下动脉所属的肋间上动脉、肩胛动脉和乳内动脉,降主动脉所属的肋间动脉、腹壁下动脉和椎动脉前部。肋间动脉显著扩张可导致肋骨下缘糜烂。②主动脉缩窄以上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到收缩以下。可引起左心劳损肥大,负荷增加,最终导致心力衰竭。③脑血管长期高压可能发展为动脉硬化,并可能发生严重脑出血。④下体缺血缺氧可引起肾性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
6.主动脉狭窄可分为三种类型: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下狭窄和主动脉瓣上狭窄。①主动脉瓣狭窄多见,瓣口狭窄,单、双、三、四瓣叶畸形,瓣叶相互融合,增厚钙化。②主动脉瓣下狭窄的瓣叶基本正常,瓣环下有纤维膜或肌性狭窄。③主动脉狭窄位于主动脉瓣叶和冠状动脉开口上方,少见。(4)三种狭窄均引起主动脉引流阻力增加、左心室负荷增加、左心室肥厚和劳损、舒张末压升高和充盈减少,同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出现心肌缺血。随着左心室的变化,左心房和右心室的压力会增加,心肌肥大和劳损最终会导致左右心室衰竭。
(2)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1.法洛四联症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居首位,占50% ~ 90%。①心脏畸形主要包括肺动脉流出道狭窄、室间隔膜巨大缺损、主动脉右移和跨室间隔、右心室肥大增大。其中,肺动脉狭窄和室间隔缺损的病理生理影响最大。②肺动脉狭窄可发生在肺动脉漏斗、右心室体、瓣膜、环、干及分支。狭窄越严重,进入肺的血液越少,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越显著。③由于肺动脉狭窄,右心室肌增厚,阻力增加,收缩压升高。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右心室流入主动脉,心脏舒张时,室间隔缺损处有双向分流。右心室流出道越窄,右向左分流越大,肺血越少,紫绀越严重。(4)全身长期持续缺氧可引起各种缺氧体征,表现为手指、脚趾缺氧性杵状增生;红细胞代偿性增加,血液粘度增加;代谢性酸中毒;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食管、纵隔之间的侧支循环十分丰富,大部分可达主动脉血流的30%;如果肺动脉闭锁,可以达到50%以上。
2.大动脉转位是胚胎发育时期的主动脉和肺动脉异位,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排名第二,可分为纠正型和完全型两种。①矫正大动脉转位时,主动脉和肺动脉位置颠倒,两心室位置也错位。肺动脉与切开的左心室相连,但仍接收静脉回流血液;主动脉与解剖学上的右心室相连,但接受来自肺静脉的氧合血。因此,虽然存在解剖变异,但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得到纠正并保持正常。②完全大动脉转位是两条大动脉完全转位,主动脉与解剖的右心室相连,静脉回流血液排至全身;肺动脉与解剖左心室相连,氧合血排入肺动脉,然后经肺静脉返回左心。3如果肺循环和体循环之间没有连通口,婴儿就无法存活;儿童只有存在沟通口(如卵圆孔、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才能存活。),但自然寿命取决于通讯端口的大小和位置,45%在出生后一个月内死亡。
3.完全异常的肺静脉血液不返回左心房,而是流入右心房或全身静脉,通常有室间沟通。解剖类型很多。1957年,达林将其分为四种类型:①心脏型,临床上较为常见,约占50%。肺静脉汇合成肺静脉干,进入心脏上方的全身静脉系统,再进入右心房;②心内型,约占30%。肺静脉汇合后,血流进入冠状窦,再进入右心房;也有直接进入右心房的人,但很少;③心下型,约占12%。肺静脉汇合后,通过膈肌与下腔静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相连。④混合型少见,约占8%。病理改变取决于房间隔缺损的大小和异位连接的梗阻⑤由于动脉血氧饱和度低,大量血流从左向右分流,增加了右心和肺循环的负荷,易导致右心衰竭和肺动脉高压,使病情迅速恶化。
转载:CME麻醉论坛
1.《紫绀 紫绀型和非紫绀型先心病的病情特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紫绀 紫绀型和非紫绀型先心病的病情特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yule/98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