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品多多公布了2020年第2季度财报。到目前为止,三大电商巨头上半年的业绩已经完全披露。
第二季度,平多多实现营收121.93亿元,同比增长67%,非GAAP净亏损772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10.03亿元出现较大亏损,本季度亏损明显收窄。
核心数据方面,移动客户端月平均用户数达到5.688亿,同比增长55%,创下单季净增长新高。同期GMV为12687亿元,同比增长79%。然而,前一时期GMV为11,572人,从14.96%下降到9.64%。另外,第二季度是电商的黄金时期,成为本季度财报争议最大的一个季度。
用户规模增长似乎即将步入天花板,平台交易规模增长放缓。看来拼多多离瓶颈只有一步之遥了。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探讨今年的业务变化,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数据争议。
公元前两端的“长尾”
核心区决定了三大电商的模式。
泛服装和美容护肤品带来近40%的GMV,这无疑是淘电子商务的核心领域。围绕这一特色,阿里Live+品牌电商模式培养了卫亚、李佳琪等网络名人,其live GMV在第二季度增长迅速。
顾客价格高的3C产品是JD.COM的核心区域。这类产品对物流要求高,用户粘性大。自去年以来,JD.COM不断增加其物流和供应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其他平台围绕核心区筑起护城河,稳步扩张时,拼多多的核心区不清晰,使得平台现有用户与其他三方的重叠率居高不下。
极光APP6月数据显示,品多多和淘宝的用户符合率高达58.91%,JD.COM约为45.2%。在头两个巨人之间,生存空越来越窄。品多多连续几个季度高速增长,远超市场预期。
此外,从去年开始,阿里和JD.COM推出了自己的特价平台,京溪和淘宝特价版,两者与拼多多的用户重叠80%以上。即使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品多多单季度净增8140万,以净新用户数排名同行之首。
重合率高意味着平台要花费大量资源参与游戏。
幸运的是,几个季度以来,用户规模不断扩大,表明100亿元的持续补贴仍然是占领下沉市场的利器。在某种程度上,补贴必须是一致的。在下沉市场中,消费升级与商家向下扩张存在价格错配,补贴“一增一减”有助于缩小供需两端的价格门槛。
比如100块钱起的一双球鞋,他们得到的补贴越多,理论上他们的购买率会同时提高,对卖家无害,可以打开渠道。
品多多作为后浪推前浪,直面两大电商巨头,面临大量用户无法掩盖客户低单价的窘境。财报显示,第二季度人均消费1827元,与前期基本持平。靠沉没优势一个人生活很公平,但也没那么容易突破。
争夺用户不利于长远发展。与其互相竞争,不如求差异化发展,慢慢进步。
多打能从前两杀一条血路。除了靠“真香”法则吸引用户,还在于为大型长尾商家提供服务。为了克服质量控制问题,该平台从去年年底开始推进“新品牌计划”,目的是从供应方改善质量控制,建立自己的商户群。
培育新品牌是一个很好的支点。显著提升平台的品控能力只是一个优势,另一个优势在于依靠微信私域流量。平台用户的粘性来自于社会裂变带来的规模潜力。
其实新的品牌计划有增加留存的效果,是防御多于进攻。为了在“无限游戏”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不陷入正面战场,拼多多需要找矛来攻击。
农业电商可能是下一个长尾市场。
农产品电子商务还是可变的
早前疫情期间在品多多推出农产品直播,原本以为是一种解脱。当疫情平息后,活动就会消失。从本财报披露的相关数据来看,品多多似乎对增持感兴趣。
经过几个月的发展,农产品和电子商务已经初具规模。“618”运动期间,平台农产品订单增长136%。令人惊讶的是,3.8亿订单中有近75%来自一二线城市。截至8月16日,“县长直播室”累计销售农产品超过11.9吨。
巨人在这个领域立足不稳,品多多借东风拿下了很多特色农业产区。到目前为止,已经帮助了其中的260家,并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了“外观转内销”的渠道。
平多多新任CEO陈雷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平台将加快农产品在线普及率,投资农业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技术和业务。战略副总裁刘中达则更加务实,他表示,农产品对转化率的贡献潜力很大。
农产品电子商务受制于“一高三缺”。由于农业生产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物流成本高,许多优质产品每年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滞销风险。也许是因为曾经说“XX滞销,请帮帮我们”的一些人,今年成了品多多的商家。
如果初期的高增长是由于长尾商家被其他平台忽视,那么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就可以成为成熟阶段新的增长点。
其次,当地农民资金匮乏,无法承担渠道成本,抗风险能力较弱。而且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市场信息的滞后、电商人才的短缺等问题,当地农产品大多以口碑为市场半径销售,很难走出当地市场。相反,市场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地方政府缺乏解决这种供需矛盾的品牌经验。
农民-商家-批发市场-超市-消费者,传统农产品从农民到消费者的流通路径往往很长,中间环节很多,导致从农民那里进货的价格和市场销售价格相差很远,其中溢价与农民无关,但是生产者的利润被中间环节侵占。
多种因素造成了农资+互联网模式很少有人关注。这一年,随着生鲜电商的兴起,农产品产地原本看到了一丝生机。但大部分玩家不去开拓本土市场,几乎无法承受巨额的持续投资,在资本的推动下目光短浅,只愿意介入投资少见效快的渠道环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产品+互联网最可靠的模式是农产品电子商务。
品多多拥有上亿用户,只有打通供应链才能延伸农产品的销售属性。而且长期以来的低客户单价,活跃买家的人均消费可以随着新增农产品品类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此外,今年品多多在农业产区频繁搬迁。例如,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被聘请在云南昆明举办人机竞赛,测试水的数字种植。再加上今年频繁的“下乡”,短期内很可能会有更多的动作。
品多多副总裁邱晨早前提到,探索上游生产种植数字化,构建生产数据、消费数据、流通链的数字化中间阶段,将使农业产业进入精细化生产流通。换句话说,品多多即将到来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很可能会向F2C发展。
如果为其开辟市场,不仅可以解决多年未解决的滞销问题,还可以把握优质农产品的原产地。
进入工厂需要时间
循迹夺取农业生产区。最近品多多的差异化发展路线延伸到工厂直播。
今年各大电商纷纷推出直播,各有适合自己平台属性的打法,拼多多也不例外。如果疫情期间退出农产品直播是为了解决线下渠道的困境,那么工厂直播是为了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质量控制,建立消费者信任。
2018年底推出“新品牌计划”后,90多家工厂完成了直播测试,大量站在品牌方背后的代工厂有机会站在镜头前为自己的产品代言。
与常规的品牌营销方式相比,多是以图文内容进行,成本和门槛较高。电商平台有话语权,工厂直播可以有效降低营销成本。工厂直播带来的透明生产,可以解决中小工厂依赖前端销售和市场信任的痛点,成本接近零。
疫情恢复后,线下渠道恢复周期较长,促使更多工厂进入直播室。梳理新闻不难发现,无论是山东酒,深圳电视,还是揭阳生产的t恤,因为没有渠道成本,商品出厂后都是通过拼多多直接连接到消费者。
在大量用户的支持下,品多多工厂的直播在两周内吸引了500万人观看。虽然2019年销量持续上升,但风头被明星和网络名人盖过。今年年初直播轨道越来越拥挤。
消费者对质量的关注是流量。为了建立用户信任,平台设立了“中国制造”专区,建立展示窗口,另一方面通过补贴、人员培训、品牌建设等多种手段,不断与工厂建立联盟。
结合财务报告数据和今年补贴的实际状况,我们可以发现微妙的变化。
本期财报中,平台销售和营销费用为91.14亿元,同比增长49.3%,同比增长61.04亿元,环比增长24.9%,同比增长72.97亿元。但营销费用在收入中的比重已大幅降至73%,而今年第一季度为108%,去年同期为81%。
结合环比和同比数据,补贴规模并未缩小。经过一年的调整,平台补贴效率明显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是几个季度营销率最低的时期,收入增长率高于连续三个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换句话说,虽然拼多多继续提供补贴,但与之前的综合补贴相比,最近开始提供有针对性的补贴。
主要投资在“新品牌计划”和农产品领域,其“100亿补贴”项目主要覆盖家庭必需品和农产品。
合作社周围的补贴让农产品直播正常。一些媒体统计了3月份市县长直播的农产品名单,至少有20个直播。截至5月14日,共售出1.4亿单,达到“618”高峰。
标签
新的品牌计划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利益的释放存在不确定性。
一方面,巨头们回归供应链,夯实基础;另一方面,品多是三大电商平台中最弱的一个,系统的完善需要时间,很难做到全部成就。
8月底9月初,随着密集收获期的临近,或许下一期的财报可以证明很多农产品和电商的质量。
短期内,宏观因素将促进持续增长。虽然农产品市场没有巨头大规模涌入,但生鲜电商日益拥挤的轨道很可能会迫使大量玩家关注供应链系统,从而可能引发上游控制权之争。
增加更多用户的优势在于现有用户规模巨大,新用户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后端市场,一二线城市的用户增长率也非常可观。比如成都、上海等中心城市,平台新用户数量大,拼多多作为线上产品分销渠道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
相比于客户单价和高增长率,就没那么必要了。用户秤迟早会碰天花板。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平台的规模即将结束。转身找到自己的核心区域才是最重要的。
今年宏观形势发生了变化,农产品的地位不断提升,相应的市场潜力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断释放。只有这样,优质农产品产地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益。
1.《工农联盟 拼多多组建“工农联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工农联盟 拼多多组建“工农联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321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