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洛阳记者郎松涛通讯员王玉玺马伟王乐妍

一个邮政法官和三个书记员就是这样一个“小法庭”。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共受理民事案件235件,结案219件,结案率93.2%。案件平均审理期不到60天,已移交撤回107件。简易程序的适用率高达92.1%。近日,记者走进宜川县法院高铭庭,看到这个“小法庭”是如何表现出“大责任”的。

走进李佳楠法官的办公室,窗明几净,文件整整齐齐,绿色的植物清新娇嫩,给人一种朴素而温暖的感觉。墙上的横幅醒目而耀眼。“这都是群众送的!”李佳楠腼腆的微笑隐藏着骄傲。

2019年4月,李佳楠去高铭法院工作。如何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基层乡镇社会治理中的“桥头堡”作用?这让她既兴奋又紧张。"这条路一点也不亮。"她深知这个道理,于是她从服务群众开始,开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最后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劝说和夜不能寐的加班加点,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官司找法院,矛盾不交。”这是李佳楠对“乔峰经验”的理解,也是高铭法院坚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念。她整合了基层组织和专业调解员的力量,有效地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村庄构筑了稳定有序的法律屏障。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起婚姻财产纠纷案件."李佳楠介绍道。2019年,张和周被介绍认识,然后确立了恋爱关系,订婚,很甜蜜。但好景不长,因为周要求张将新房产权过户到自己名下,两人产生分歧,随后双方矛盾升级恶化,最终导致感情破裂,周提出解除婚约。随后,张要求周返还约8000元的订婚戒指费,双方未能达成协议,于是张将周告上法庭。

查阅案卷,与当事人沟通后,案情清楚,在纸面上作出判断简单易行。然而,李佳楠认为敌人定居比定居好,两个家庭在同一个村庄。如果就此做出判断,一方面不利于双方关系的缓和和修复;另一方面,两个年轻人将来都要结婚成家,诉讼对双方的影响更大。她认为,如果案件能够通过调解解决,既可以解决“法律”结,也可以解决心理结。

因此,李佳楠联系了双方。经过多次电话采访,双方仍然僵持不下,甚至不愿意面对面交流。调解过程非常困难。这时,李佳楠想到了基层调解组织,她联系了当事人所在的村委会,希望在基层组织的帮助下,在这个案件上更加努力。在村委会的帮助下,两家人又平静地坐在了一起。李佳楠耐心地从法律、理性和情感三个层面进行说服,帮助分析双方问题的症结,引导双方和谐相处,并提出解决纠纷的办法。双方最终被她的耐心和真诚的工作态度所感动,最终自愿达成共识调解协议。后来当事人又发了横幅表示感谢。

“越是贴近群众,越是了解基层,办案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们。在你的每一个裁判中,你都会考虑的更多、更充分、更细致,你的裁判也会更踏实、更有温度。”李佳楠激动地说。

1.《李佳楠 “小法庭”展现“大担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佳楠 “小法庭”展现“大担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52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