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9
TRUSDAY
1986年10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召开了江苏省文艺界表彰奖励大会。杨明坤、王复礼等八位同志在参加全国文艺比赛中成绩突出,受到表彰。
说到杨明坤,我不得不说说他和扬州评书的故事。
杨明坤
肩膀高低,眼睛开合,一双“烧酒喉”麻辣:“皮乌辣椒上街——”
皮乌辣椒是杨明坤,杨明坤是皮乌辣椒。
艺名,国家一级演员,扬州评书代表人物之一,蒲评书第九代传人,专攻传统目录学《青风门》,另有目录学《济公列传》、《绿牡丹》等。199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著名说书人之一。2006年成为扬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名扬海内外,被称为“文坛奇士,广陵小丑”。
“偷”记下了整个“皮乌辣椒”
杨明坤7岁开始听书,12岁开始在小学上演讲故事。虽然现在已经60多岁了,但杨明坤仍然坚持每天讲故事,他还在扬州开了一家皮屋书店,每个周末免费为观众讲书。杨明坤说,虽然他从小就喜欢扬州评话,但他不是一个受过训练的人。下班后,他经常参加一些公共活动并发表评论。27岁进入扬州曲艺集团(现扬州曲艺研究所)。
团长安排他和“青峰扎”(“皮乌辣椒”)第八代传人于幼春搭档。每次演出后,杨明坤甚至都没有卸妆。她坐在舞台旁边,听余友春的《皮乌辣椒》。晚上回家后,躺在床上,他在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看书。在和于幼春谈了两个月之后,杨明坤竟然“偷”写下了整本《皮屋辣椒》。
当他得知杨明坤也想说“皮乌辣椒”时,于幼春愤怒地说:“如果他想说,就让他说吧。”杨明坤开始试着讲“皮乌辣椒”,因为没有大师体系教他,所以他在表演中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没想到,杨明坤的皮乌辣椒很受欢迎。后来,就连于幼春也经常说杨明坤说话比他好听。
“玩”的能力
虽然杨明坤现在是业内的“手腕”人物,但在他自己看来,这一手是“玩过的”。“我小时候一直想当外科医生,这不是一个理想。我只想多挣点钱,让辛苦一辈子的父母过得更好。走评论这条路纯粹是‘玩’,大概在这方面还是有些天赋的。”杨明坤笑着说:“直到现在,我一直以‘玩’的心态对待我的作品和艺术。没想到这个‘戏’竟然超过50年。幸好我‘玩’成功了。”
也许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玩”的心态,杨明坤才不重视任何共同的规则。“我们组的年轻演员都问过我的意见,但我从来没有要求他们承认我是他们的主人。因为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我愿意免费给他们一点实践积累的经验。他们从未要求他们回来。”
如今,杨明坤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扬州评话的传承上。在谈到曲艺的功能时,杨明坤认为,过去由于缺乏学者,包括扬州评话在内的许多曲艺的主要功能在于教育,如向群众传播各种历史知识,宣扬褒义贬奸。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学了,曲艺的教育功能逐渐弱化。现在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曲艺的教育功能,让观众受到教育,受到启发,受到笑声的启发。
所以,如果扬州评话不能讨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让观众开心,这本书就不值钱了。杨明坤一直主张地方流派必须保留方言。在他看来,扬州评书的艺术是为江淮之地的人民服务,扬州评书必须用扬州方言。离开扬州方言,扬州评书就不值钱了。
“我感觉我这辈子一直玩的很开心,因为有那么多人和我一起玩,有那么多书商和我一起玩。所以,在我创作一本书之前,我应该考虑它是否有趣,人们是否喜欢它。艺术家必须深刻认识到,普通人是我们艺术的土壤,如果普通人不喜欢你的作品,那么你的作品就毫无价值。”杨明坤说。
在扬州评书的300年历史中,“皮乌辣椒”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自清代乾隆年间,“皮乌辣椒”传承有序、欣欣向荣,在杨明坤一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杨明坤
杨明坤在书店积累了30多年的表演经验,现在正处于讲故事表演的黄金时代。《皮屋辣椒》杨全本的出版,可谓是扬州评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既保留了评书的完整形象,又为评书的后辈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
凤凰江苏原创”
1.《皮五辣子 杨明坤:“皮五辣子上街咯——”丨江苏文化日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皮五辣子 杨明坤:“皮五辣子上街咯——”丨江苏文化日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819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