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市场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全球跨时间的交流和互动空正在不断从经济和科技领域向政治和文化领域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融合、世界文化趋同、全球文化同质化的争论十分猖獗。按照这种观点,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消费主义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通讯、交通、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融合,最终使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趋同。事实上,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其发展离不开自己的时代和固有的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骗人的伪命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家治理和人民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它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因此它们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也不同。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据此实施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个由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即使是经济也很难趋同,更不用说所谓的文化趋同了。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价值传承和精神积淀。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的,是一个民族的根。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创造了多元文化主义,每种文化都是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每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和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仅会导致人们自我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还会导致民族文化的衰落和国家的衰落。
西方有人鼓吹“文化全球化”,本质上是向全世界推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消费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如果一个人认同西方文化,他会更愿意消费他的商品,接受他的制度规则。这将有助于西方国家以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经济和政治结构,从而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向发展中国家推广自己的文化,试图将所谓落后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为一体,实现西方文化的全球化。
所谓“文化全球化”,极具欺骗性和危害性。借助经济、科技、教育、影视、媒体、艺术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互动,西方国家不仅向发展中国家倾销物质商品,还出口新闻报道、影视作品、图书和读物等文化产品。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潜移默化地接受和认同西方文化,甚至将西方文化视为一种更先进、更先进的文化风格,并竭力学习模仿以求趋同,最终抛弃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应该认识到,一些西方国家倡导“文化全球化”,是为了加速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全球渗透,从而攫取更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
目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正走在快速发展的轨道上,世界不同地区正在逐步形成许多发展中心,经济全球化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进入新时代,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清除“文化全球化”的迷雾,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同时,积极开展与世界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对话,在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中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丰富和发展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有效抵御西方文化的渗透和扩张,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作者刘焕明,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1.《张丹峰的民族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张丹峰的民族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fangchan/720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