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戒网瘾 电击“戒网瘾”?我呸!

不久前,《人民日报》的一则新闻让人感到悲伤和毛骨悚然——

18岁男孩被送到“无网瘾”学校,两天后死亡。

在他死前,他遭受了一系列不人道的待遇:

被禁闭,被铐,被限制工作和吃饭,被殴打等等。

这个所谓的“网瘾”学校其实有一个很有名的名字:

“合肥正能青少年特殊训练学校”

声称可以通过孤立封闭的成长辅导,摆脱青少年网瘾,解决厌学、叛逆等成长问题。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据新闻报道,这名18岁的男孩是因为“网瘾太大”被父母亲手送到这里的。

因为“他们在车上不配合”,组织的工作人员把孩子铐在车上,这些手铐装置都是网上购买的。

当晚9点,因为孩子拒绝接受管理,被教官关进一个名为“冥想室”的禁闭室。

同时,他的双手被铐在禁闭室的窗栏上,由四名教官轮流看守和“管教”。

很快,其中一个教官发现孩子身体异常。孩子送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报告显示,死因是高温、体位受限、食水不足、外伤等因素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

死者生前照片,来自@人民日报

这场悲剧又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杨永信。

杨永信是“电击疗法”的第一人,也是最“擅长”用电击治疗网瘾的人。

他的网环中心一度被称为新时代的“集中营”。

十年来,无数“网瘾少年”从这里走出,留下了一辈子的噩梦。

因为网环中心各种极端的治疗,很多去过的人甚至患上了精神病。

他们长期生活在恐惧和抑郁中,无法长期正常生活,有的只能靠药物维持生活。

来自一个被吴某杨永信“震惊”的女孩

当时,杨永信曾被誉为“全国网瘾专家”。

正是这种头衔和权威赋予了他难以想象的权力和财富。

2008年,一部7集纪录片《战网恶魔》把他推到了“网瘾救世主”的神坛。(程序已停止)

在互联网刚刚普及的时代,互联网被视为洪水猛兽。

所谓的“网瘾”青少年被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成为社会的局外人。

父母也几乎普遍认为:

“网瘾”是一种需要治愈的疾病!

这时,杨永信出现了,并创立了一个神奇的“网环屋”作为“救星”。

神奇的是,只要孩子在这个机构呆过,不管之前多么叛逆,都会瞬间变好,甚至会当场向父母下跪认错。

无数的父母以为抓住了“救命稻草”,渴望着。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被父母认为理所当然的孩子被送到了“网戒中心”,被迫接受“治疗”。

所谓的“治疗”,其实就是身体休克+精神洗脑+体罚。

不合作?电!

不认错?电!

不服从?电!

电到你乖乖认错,不敢稍有反抗。

回想起那种被震撼的感觉,所有离开网环中心的孩子都用了“生不如死”这个词。

“被充电的感觉还不如死,像有一百万根针穿过脑袋。”

“两个震动特别快的锤子敲在你太阳穴上,你睁不开眼睛,张不开嘴巴,叫不出来,不想活了。”

不仅仅是“网瘾”少年,还有所谓的“早恋”少年、同性恋者,甚至是不想结婚的硕士生,都是被父母送到这里“改造”的。

无一例外都声称自己被杨永信毁了一辈子。

“人到十八岁,有自己的权力,但是有权力吗?还是走不出这个绝望的地方。”

前几年杨永信事件曝光,很多人建议改编成电影。

其实类似题材的电影早就有了。

关于“暴力疗法”,比如“55步”。

影片中的女子是一名精神病患者,拒绝配合治疗,被工作人员拖到“小黑屋”,被迫注射违禁药物。

伴随着哀鸣声,女主一阵抽搐,失去了知觉。

半夜,被锁的女人想上厕所,没人理会。

她就像一只被遗弃的狗,被迫在黑暗中大小便失禁,一点尊严都没有。

关于“虐待你是为了你好”,比如“有一天”。

两个倔强的孩子被送到封闭的学校,被变态老师虐待甚至性侵。

“这都是为了你好。这是一种教育方式。”老师这么说的。

结果大家都觉得暴力没问题,大家渐渐都成了MoMo。

和杨永信一样,片中的校长认为自己有支配他人的权力,觉得自己可以用任何手段对待和改造自己的孩子。

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但他确信自己在做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关于“问题家长”,再比如寄宿学校。

一群有自己缺点的孩子,被父母视为“问题孩子”,甚至是祸害。

他们都被送到了一个陌生阴暗的寄宿学校进行极端的“改造”。

知道这个学校是个火坑,家长不假思索就把孩子推了进去。

如果你能改变,但你不能改变,你宁愿毁掉它。

够残忍吗?够疯狂吗?

和那些送孩子去杨永信治疗网瘾,早恋,未婚人士的父母一样吗?

为什么孩子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

为什么会早恋?

你为什么害怕结婚?

你教育孩子的方式有问题吗?是不是太不关心孩子,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家庭暴力是否导致孩子对婚姻产生恐惧?

他们从来没想过。

他们只知道,如果孩子不正常,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治愈。

还有,“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

听起来很棒,可惜所有的“以爱之名”都只是幌子,或者说是用错了方式。

首先,他们在掩盖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职。

很多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习,不关心孩子内心的感受。

当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他们选择忽略,孩子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其他事情上。

当孩子成长为他们眼中的“少年问题”时,父母会向网络和游戏扔锅。

其次,他们在寻找偷懒的方法。

孩子叛逆不听话,没有精力去倾听和交流。

我该怎么办?先揍一顿!

打不好就扔进网圈。多花钱是大事。

他们不在乎自己的孩子在互联网圈会经历什么。他们只需要在家里乖一点,不要闹了。

然而,无数血淋淋的事实就在眼前。暴力互联网监狱不是所谓的救命稻草。

相反,很多时候,杨永信更像一块石头,不但救不了人,反而把孩子带到了更深的深渊。

血的教训,是不是少了?

看图猜电影(122号)

消息框发送猜测电影122以获得标题

1.《戒网瘾 电击“戒网瘾”?我呸!》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戒网瘾 电击“戒网瘾”?我呸!》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1494362.html

上一篇

河南产山东龙口粉丝被查处 央视揭市售商品常见“李鬼”套路

下一篇

鸡尾虾的家常做法 蒜蓉基围虾的家常做法,牢记这两点,香味浓郁,肉质鲜嫩

兔唇女儿 狠心父母抛下出生不足一月的兔唇女儿

这对年轻夫妇离婚了,爸爸抛弃了他8个月大的儿子昨天早上,一个小男孩的哭声惊动了住在萧山新街农舍里的阿姨。“孩子哭成这样,却没有人在意,只是仔细听着,感觉在隔壁的门口。”阿姨下了床,跑出门,发现地上有个包裹传来哭声,就报...

扬州中学国际部 扬州有5所学校开设国际班 国际班孩子们去哪了?

中国江苏4月3日电-目前还有三个月上学,大部分孩子都在紧张地准备考试。但是我们市很多打算送孩子出国的家长一直很忙,不是查询国际班,就是通过社会中介机构了解出国手续。据记者调查,我市留学年龄越来越小,市区部分学校尝试了初...

手腕看生几个孩子图解 手相看子女:看你一生有几个子女,都是命中注定

  • 手腕看生几个孩子图解 手相看子女:看你一生有几个子女,都是命中注定
  • 手腕看生几个孩子图解 手相看子女:看你一生有几个子女,都是命中注定
  • 手腕看生几个孩子图解 手相看子女:看你一生有几个子女,都是命中注定

戒网 电击“戒网瘾”?我呸!

儿童房间装修风格 5平米的儿童房装修风格,打造每个小孩子自己的小天地!

  • 儿童房间装修风格 5平米的儿童房装修风格,打造每个小孩子自己的小天地!
  • 儿童房间装修风格 5平米的儿童房装修风格,打造每个小孩子自己的小天地!
  • 儿童房间装修风格 5平米的儿童房装修风格,打造每个小孩子自己的小天地!

孙明霞 教师的微笑是孩子心中的阳光 ——第三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孙明霞访谈录

  • 孙明霞 教师的微笑是孩子心中的阳光 ——第三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孙明霞访谈录
  • 孙明霞 教师的微笑是孩子心中的阳光 ——第三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孙明霞访谈录
  • 孙明霞 教师的微笑是孩子心中的阳光 ——第三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孙明霞访谈录

离婚吧 “孩子长大了,我们离婚吧!”

名人英语演讲 名人励志英文演讲 | 让孩子感受这些最具影响力的声音

  • 名人英语演讲 名人励志英文演讲 | 让孩子感受这些最具影响力的声音
  • 名人英语演讲 名人励志英文演讲 | 让孩子感受这些最具影响力的声音
  • 名人英语演讲 名人励志英文演讲 | 让孩子感受这些最具影响力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