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的一场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让人回想起2003年的非典。
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许多重要时刻的见证人。很多记者深入一线,在疫情期间逆行,客观真实地为人们报道前沿事件。
2003年非典期间,就有这样一个记者,在非典最前沿的屏幕节目上留下了一个动人的身影。
她是记者,她是主持人,她是柴静——火柴的木柴,安静,安静。
柴静,1976年生于山西临汾,记者、主持人。2000年,他被陈芬邀请进入中央电视台。2001年与白合作主持《东方时间空时间空连线》。2003年4月,作为央视《新闻调查》记者,参与拍摄《北京抗击非典狙击战》,被观众熟知。2011年担任《看见》主持人。2013年,柴静出版了讲述央视十年历史的自传作品《见》,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年度畅销书。2015年初,一项空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启动,引发热议。
一,理性思维的萌发和追求
1.从小就有的广播理想
柴静出生在一个正宗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一位救死扶伤的老中医,母亲是一位教书育人的老师。柴静的母亲从她两岁开始就教她阅读,培养了她最初对写作的热爱。柴静从小跟着妈妈上小学教室的课,和比她大三四岁的孩子一起学习,四岁上小学。在环境的影响下,柴静越来越喜欢看书了。
13岁时,柴静接触了无线电。她开始渴望收音机里活泼的声音和深入骨髓的歌曲。柴静才知道,广播可以带给人这样一个小说世界。那一刻,柴静梦想成为一名电台主持人,梦想有一天能离开这个地方,过上不同的生活。他想“更自由,过一种和周围人完全不同的生活”。17岁时,柴静考入长沙铁道学院。她鼓起勇气给当时很受欢迎的湖南经济广播主持人写信,能够表达自己做主播的想法,并参加了采访。面试通过后,柴静开始做她的第一个节目《另一个声音》,用爱坚持着。
柴静在学校主修会计,毕业后被分配到家乡山西省太原铁路局工作。当时长沙正准备成立一个新的文艺站。面试结束后,柴静毅然辞去了在别人眼中稳定安逸的工作,开始了与自己户籍和工作有关的湖南文艺广播事业。后来,她创作了一个名为《温柔之夜》的晚间节目,持续了三年。开场台词“我是柴静,柴火换火柴,安静安静”成了无数听众的记忆,节目风靡一时。
2.不安于现状,不断奋斗
22岁时,柴静成为长沙电视台综艺部副主任,成为湖南最著名的主持人之一。但她不想过这种一目了然的生活,放弃了已经拥有的光环,决定去北京广播学院学习电视剪辑。
到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不到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三联生活周刊上看到一则招聘广告,虽然编辑说已经满员,但她还是努力争取到了成为三联生活周刊封面周刊的机会。她花了三天时间写了一篇两万多字的稿子。就在她放假回家的时候,编辑打来电话,让她把2万字改成2000字。她花了两个小时。之后,柴静在广北三联生活周刊担任兼职记者。
后来改革后,湖南卫视又开了一个新栏目《新青年》。这个脱口秀向柴静抛出了橄榄枝,柴静接住了,一边上学一边开始在电视上做《新青年》的主持人。三年的“主播”给了她更多的经验。在做节目的时候,柴静采访了各行各业的名人,不断努力让《新青年》成为当年很多人的必看节目。
柴静的非新闻出身,让她的梦想更加努力的实现。然而,她以一颗炽热的心,不断挣扎,一步一步向前,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她。
第二、三年,中央看未来。
01
2001年加入东方时间空时间空连线担任主持人
02
2003年,央视《新闻调查》以记者身份出现,也是第一位“零距离”报道“非典”的记者
03
2009年离开《新闻调查》,担任新闻频道《24小时》主播和新闻频道《面对面》主持人
04
2011年,他和邱启明一起主持了周末版的《看见》
05
2013年,他发表了关于央视十年历史的自传体作品《看见》
06
2014年初,他从央视辞职
1.陈豪老师
2000年,时任央视新闻评论部副主任的找到了柴静,并想为白找一个女性伴侣。以前柴静的节目大多是知识性的。没有任何新闻经验的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跟着邵晨进了央视。2001年10月,她正式加入“东方时间空时间空连线”担任主持人,开始了自己的央视生涯。
后来,柴静回忆起她和陈豪的第一次见面,陈豪对她说:“不管你达到什么高度,你就是一个网球,我就是一个球拍,我永远比你高一毫米。”。而且他真的是这样练的。柴静进入央视后,陈艳一直负责她的工作,并教会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和调查记者。柴静在央视成长的过程中,可以说扮演了一个严厉的老师角色。
在《看见》中,柴静用了整整一章讲述自己和陈淳的故事,结尾说:只要我们还记得他,陈淳就不会死。只要我们不成为我们最初因恐惧而反对的人,陈艳就不会死。只要我们尊重和坚持专业标准,陈艳就不会死。只要我们能把我们的眼泪、情感和生活融入电影,陈艳就不会死。只要我们能在人们遭受错误和谎言时站出来说“这不是真的”,陈艳就不会死。可见柴静对陈艳是有着深深的敬意的。
整本书《看见》从陈豪来到柴静开始,到陈豪的死结束。这是柴静刻意安排的首尾呼应,隐喻着她自己的新闻生涯是在精神导师陈艳的指导下开始的,随着陈艳的离开,她被迫在心理上断奶,走向专业的成熟和独立。
2.非典时期的著名记者
2003年4月17日,柴静向《新闻调查》栏目组报道。制片人张杰说,他们正在开一个关于非典的会议。柴静毫不犹豫地自愿参加,并主动提出亲自报道最真实的消息和情况。
这不仅是中国人与病毒的殊死搏斗,也是柴静记者生涯的一大亮点。在气氛黯淡、色彩苍白的小汤山病房,她与非典患者交谈了七次,深度报道,并通过镜头一次次将自己坚定的信心和力量传播到全国各地。她成为首批赴死深入非典采访第一线的记者之一,被评为“2003年中国记者风云人物”。
面对非典,柴静说:“我恨你,但我不怕你”。大多数人记得2003年非典报告里的柴静。观众被惊心动魄的现场气氛、晃动的镜头、柴静穿着白色防护服的瘦小身影、苍白的脸深深打动。从此,采访艾滋病患者、自杀儿童、吸毒人员、地震、奥运会、征地,柴静总是出现在新闻的第一线。走出非典的著名记者,真的是靠着自己的力量走进了观众的心里,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深深的记住。
3.博客记者
2006年,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央视推出了“柴静两会”专题报道。柴静从社会报道转向时事报道。在节目中,他作为两会的见证人和观察者,以独特的媒体视角向观众报道政府关注、人民关注的话题,每年都受到两会代表和委员的热议,从而为全国媒体报道两会塑造了权威平台。
“两会”期间,很多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的记者开始以个人博客的形式配合“两会”的电视栏目节目。同年2月27日,柴静也开通了自己的个人博客,然后在博客上坚持用文字、图片、视频与网友交流。截至2014年5月停止更新时,共发布了410篇博文。在她的博客上,她用文字弥补镜头的不足,在网友对《看见》第一期娱乐明星的采访感到不解时积极回应,并说明了节目的定位和选题策划的原因。此外,柴静还利用博客关注并积极回应网友的评论,广泛收集受众对新闻话题的意见,与网友进行有效沟通和平等交流。博客的开通,让柴静更加贴近大众,强化和固化了她在大众眼中的形象。
4.温柔杀手背后的温柔女孩
人们一想起柴静,可能总会想起她隔壁那个短发红领巾的帅气女孩,却不知道这个女孩在新闻行业有“温柔杀手”的称号,这是她在央视一路训练出来的采访方式。
柴静之所以被称为“温柔杀手”,是因为她“总是笑着问恶毒的问题”。《人物》节目曾经在采访柴静时做过这样的统计:柴静在采访中花了38%的时间倾听弱者的抱怨,62%的时间站出来对抗恶势力;在240多个面试中,女性灵活风格的面试是她标志性的面试方式;156次采访,柴静用手摸了138次;在213次采访中,柴静的采访姿势与地面呈45度角,距离被采访者10cm;187次采访,柴静声音20分贝;在124次采访中,柴静微笑着问了2320个精英问题116次。她说:通往人心的路是最难走的路。一个记者可能要付出生命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但你必须在这个职业中尽到自己的职责,这并不容易。人心需要互相帮助。我要做的就是给大家看。
柴静曾说:新闻是僵化的,可以更深入更尖锐;新闻的另一面,情感的,内在的,精神的,应该是灵活的,可以越来越充实的,两者之间没有冲突。有学者评论说柴静的话语风格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通过女性采访与观众分享快乐、悲伤、愤怒和情感,从而与观众交流内心的想法,寻找情感的共鸣,展示她对新闻人物和观众的人文关怀,让我们看到“温柔杀手”背后的温柔少女。
主持《看见》后,柴静的风格得到了凸显。“在新闻中看人,在生活中寻找你我”是“看”的口号,也是柴静一直努力的目标。在采访过程中,她始终站在“人”的角度,用心沟通,真诚访问,动情诉说,既尊重受众对新闻要素的需求,又尊重被采访者对新闻事实的表达。在陈瑶的独家专访中,她与她畅谈人生、爱情、微博、梦想和烦恼,谈她从演艺到公共责任、从名人到市民的苏醒,让观众了解明星光环背后的真实生活。在采访药家鑫案双方家长时,表现出世俗逻辑中的两个互相仇视的家庭,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关怀和同情。
See的制片人李伦说:“在央视的十年里,柴静的变化不是颠覆性的,而是成长性的。以前的她犀利聪明,强调现场的激烈感觉。在《看见》中,她变得更慷慨了。”。看是一种能力;安静是一种力量。
第三,大家“拾柴”vs大家“砍柴”
1.《看见》出来了,众说纷纭
《见》于2013年出版,销量超过100万册,成为当年的畅销书。柴静称这本书为《央视个人成长十年告白》,记录了近十年来的重大公共事件,如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药家鑫事件等。;还记录了柴静结合自己十年央视经历,个人成长心态,中国大事的精神成长过程。可以说《看见》不仅是柴静个人成长的告白,更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崔永元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看见不仅是个人的记忆,也是群体的记忆,甚至可能成为国家记忆的一部分。
“你让别人看见你,你就能看见别人。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人生,对爱恨没有不同的欲望。”这是柴静在《看见》里写的一句话。面试是一种生活到生活的交流。无论是汶川地震、家庭暴力、卢安克还是姚家鑫,我们都能在柴静的话语中看到具体的人,也能在他们身上看到我们自己。他们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我们的故事。很多人说,通过这本书,可以从平凡中看到不平凡。他们在书中看到的是一个执着而梦幻的女孩,一个反思人生的智者,一个敏锐而客观的记者。
《看见》里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柴静在《看到》的介绍中提到“面试是一种到达”。她认为面试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对话环境,以适当的方式缩小与受访者的心理距离。《抵达身体》上映两个月后,她的电视同事闾丘露薇质疑柴静的专业能力。闾丘露薇认为记者应该躲在政党和新闻事件的背后。如果采访只关心新闻里的人,而不关心背后的原因,那么这样的采访是不合格的。同时,圈内圈外很多人都把“劈柴采访”当成了“表演主持人”。网友表示,无论面对谁,记者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而柴静的采访多是蹲、抱胸、皱眉等象征性动作。这些质疑引发了网上轰轰烈烈的“砍柴”运动。
2.《穹顶之下》引发争议
柴静2014年从央视辞职,一年后推出大型空纪录片《穹顶之下》,进行空气污染公益调查。柴静说,她调查的原因是未出生的女儿得了癌症,从出生就做了手术。“在照顾她的过程中,雾霾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于是,柴静作为母亲对雾霾展开了一系列调查。
此次雾霾调查被认为是非机构开展的最权威、最有信息量、视野最广的雾霾调查。很多人佩服柴静的勇气,称她为“敢碰别人奶酪的勇士”。《穹顶之下》持续了1小时50分钟。影片将空空气污染这个一直存在却无人触及的话题带给了大众,让大众对雾霾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吸引注意力,雾霾问题又回到了公共议程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柴静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已经初步达到。
然而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柴静的私生活和女儿的美国身份成为热议的焦点。很多人声称柴静花了几百万做这个“公益”,是美国基金赞助的,他们相信背后有美国势力的支持,一度把事件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柴静以女儿的病为切入点,也是被诟病了不少。质疑的理由是,女儿的病和雾霾没有直接关系,更多的是和大妈妈+老烟鬼有关。谈论孩子对听众来说是一种更有吸引力的叙事方式,但也有被批评的风险。此外,许多环境领域的人士对柴静的调查数据是真是假,以及从柴静提供的数据能否达成共识表示了强烈的怀疑。
文章来源:西维语小教室
1.《柴静新闻调查 柴静 执着与争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柴静新闻调查 柴静 执着与争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654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