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北京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中等收入群体的定义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如何更准确地定义中等收入群体》。
之后在转载的过程中,各种网络媒体的标题都变成了“专家:定义中产阶级看不到有房有车”,“中等收入人群”换成了“中产阶级”,加上了文中从未出现过的“有房有车”。
这种改头换面显然意味着普通人对“中产阶级”更加熟悉和认同,而房子和汽车则是大多数人对中产阶级的标准。
是中等收入群体,不是中产阶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所有的官方文件和智库报告里,用的都是“中等收入群体”,而不是“中产阶级”。我们的努力一直强调“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为什么用“中等收入群体”?在我看来,它的意义在于目标的难度。
简单来说,定义一个中等收入者很容易,立足点只是“收入”。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如何更准确地定义中等收入群体》一文的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也在文中提到,如果用收入中位数76%-200%来定义中等收入群体,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将在37%-50%之间。
由于我们的统计中没有“中位数”指标,只有“平均值”,以上结论仅供参考。
定义中产阶级要复杂得多,中产阶级不仅包括收入,还有更深的内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定义。
一个多月前,一个中产阶级的十大标准在网上流传。虽然略显夸张,但反映了人们对中产阶级地位的渴望。
作者认为,中等收入者不如中产阶级,两者的区别在于能否掌握资产,能否调动足够的社会资源为自己服务。
两个人在北京月入3万,A来源于工资,B来源于工资2万,房租收入1万。从收入来看,这两个人绝对可以算是中等收入的人,但是A恐怕是不可能承认自己是中产甚至中等收入的。因为他没有永久的出生,哪里来的毅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恐怕管理层已经决定了中产阶级可以被视为富人中的一员,而中等收入群体应该得到优先支持。言下之意是集中精力提高收入水平。暂时抛开其他需求就不那么困难了。比如,笔者认为,管理层为中等收入人群设计的住房标准,只应该使用,不应该拥有。换句话说,中等收入人群可以选择长期租房,而不是一味追求买房。
用“中等收入”代替“中产阶级”的内涵不言而喻。
中产阶级是根本,中等收入只是开始
中产阶级虽然是一个极难定义的概念,但也不是没有痕迹。在这里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看法。欢迎拍砖。
首先,收入必须包含在指数中
但是收入的定义不应该全国统一,应该根据各地的生活水平来确定,以收入中位数的76%-200%作为标准也不是不合理。
第二,你必须有一个房间
不管是贷款还是全款,只要你持有这个套房,就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也不能牺牲自己的生活水平。房子的位置和工作地点应该在同一个城市。如果你住在三四线,你就下定决心要拥有一栋向北深入的房子。我只能说你很牛气。
第三,敢于结婚生子
结婚生子是你脱离父母独立的最重要标志。至少从财务角度来说,也说明你可以独立,但丁克不包括在内。
第四,不用担心孩子的教育支出
每个人对教育的投入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但家长要尽力为孩子提供主流教育。
如果以上四点都可以以你所在的城市为参照,那么在我看来,你可以算作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
对了,中等收入的人强调个人,中产阶级强调家庭。
最后附上腾讯的调查结果:
1.《中产家庭 一个标准中产家庭至少要满足这4个条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产家庭 一个标准中产家庭至少要满足这4个条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666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