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征害怕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把事情搞砸。打架越大,恐惧和不安就越严重。
他清楚地意识到,多多不再仅仅是一个企业,一个公司。平台成长如此之快,超出了他的预期,一项政策或调整造成的社会影响比他想象的要大。
尤其是在讨伐之声止不住的时刻,这家公司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超出了业务范围。
要成为一个公共组织,如果你多奋斗,就会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这也是创始人黄征将公司推向公众市场的动机之一。现在的情况说明他的初衷并没有实现,反而变本加厉。
平台充斥着山寨品牌,公司低价胜出。这样的公司不到三年就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当天市值就冲到了300亿美元。这种对比是无法接受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在“五环”内的用户。
黄征对此有话要说。在过去的43天里,他已经通过媒体发表了三次讲话。
6月18日,在品多多历史上第一次对外交流会议上,黄征亲自描述了被封锁企业聚集在平台上抗议的原因。大部分媒体前一天都收到了临时通知,一些内外沟通的同事并不知道。黄征本人来去匆匆,他的核心观点是显示他打击伪造的决心和措施。
现在可以理解为这是黄征试图稳定国内外军事力量的宣言。因为12天后,品多多正式提交上市申请。不到一个月,轻IPO的速度。
7月26日敲钟那天,留在上海的黄征被安排了五次面试。半夜11点,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厌倦,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
品多多上市后第5天,疑虑越来越严重,资本市场开始有所反应,中间股价一度跌破发行价。一位二级市场分析师表示,“大环境不好,价格已经贵了,投资者被带到节奏上,开始担心拼多多的根本问题。”
7月的最后一天,黄征再次站在公众面前。沟通会本来是由联合创始人达达给的,但是会后黄征意外出现,所以沟通会继续。当时似乎只有他亲自握话筒,公司才不会第二次被误会。别人都不能让他安心。他说他能理解大家对之前交流的不满。
上市暴发户说的太多,大部分时间都是解释和回答问题。但是没人记得说过什么。似乎不管他说什么,外界的反应只有一个,“我不听,我不听”。
黄征本人远不如他创立的平多多有名,媒体很容易把他的名字印错为“黄征”,或者两个名字出现在一篇文章中。这也从侧面说明外界对上市公司CEO并没有一个立体的观感,更谈不上深刻的了解。
但如果要追溯拼多多的问题,黄征是核心人物。黄征也是这家公司走出危机的决定性因素。
一个
黄征总是标榜自己是工程师,有技术背景,不擅长对外交流。
平多多开始这个项目之前,因为中耳炎休息了一段时间。当时有人劝他投资。转念一想,他觉得太早了。他不喜欢和人吃饭谈生意,也不喜欢签账单的感觉。
他说:“纯商业的东西对于生在电脑里的人来说还是缺点。”黄征的抱负是成为一家更大的公司。
上市当天,当蓝洞商业问他这个目标进展到什么程度时,黄征回答说,品多多现在的整体规模发展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比他想象的要大。
2016年底,他认为很少有公司把阿里的文化之旅和腾讯对社交的理解结合起来,很多团队都做到了。然而,随着腾讯的持股和与阿里的对抗,黄征在内部和外部都强调,为企业文化而战是他的职责。
“什么是职责?其实就是听话。”品多多一位前员工理解这一点。
在公司内部,无论级别高低,如果HR监控到该员工与其他猎头或公司有联系,这种行为将被视为不负责任。
与黄征有过接触的投资者最大的感受是,他非常聪明,但他的自尊心很强。
过去,与外界接触较多的高管之一是联合创始人达达。此人最早是Good Goods的CEO,在合并前被黄征调到品多多负责运营。在公司内部,职位换了好几次。达达只做了几次公开演讲,几乎照搬了黄征的思想和观点。
在投资者眼中,黄征是一位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企业家,甚至可能拥有最富有的眼睛。我做过很多电商和游戏项目,每次都没有尝试过,都是认真投入。
“他善于思考,善于总结,这是他保持优势的地方。一旦遇到障碍,就会否定自己,迅速调整。不会因为感情因素影响最终决定。”一位认识黄征多年的朋友说。
黄征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当初融资的时候,他名下几家公司的年利润加起来都是几个亿,只有800万不算什么。然而,他认为金钱是建立联系的纽带。他想从一开始就一轮一轮的融资,像资本市场预期的那样,最后做大。
原来是他干的。
2
但在这样一个商业天才的带领下,品多多在应对当前的舆论危机时,是没有规则可循的。就连黄征自己的反应似乎也太大了,外界也从未收到明确的想法和具体的实施措施。
6月18日,品多多召开首次对外交流会议,据说是黄征亲自安排的。同一天,端午节假期,内部公关团队成员听到消息,在沟通会结束后匆匆赶来。
据知情人士透露,直到一年多前,黄征才强调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在此之前,他作为主席展示了更多的人,因为他考虑到了团队另一个核心成员阿布的感受。
因为他们有基本的分工,黄征负责融资、对外沟通和广告,阿布也在实际的商业运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基于此,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黄征也有可能未能观察或忽视具体业务。
他曾经说过,如果喜欢华为的灰度概念,就要把握好灰度界限。“但观众的观点往往是,好人坏人。”
黄征在2016年底首次经历了品多多危机。
好货没多久就和拼多多合并了,“一罚一假”的打假措施导致被封商家情绪反弹。这些商家把记者带入微信群,讲述自己被拼多多抓走的经历。当时批评声铺天盖地。
当时,黄征更加愤愤不平。他的想法也很明确:“恶意卖假货的,有信心掀起一场风波,是欺负拼多多的新平台。我不会改变规则。你得去别的地方。”
高飞,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师从段永平。他的第一份职业是在谷歌,他想得很好,标榜自己的正确性。他不会轻易妥协,也很难被任何人说服。
他并不认为品多多完全正确,但也不认为有外界特别是媒体描述的那么严重。更何况人民一直在用实际行动投票。如果90%的产品真的很差,品多多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量,还能一直涨下去?
创业才一年,他就自信品多多开创了新的模式,类似于当年中国改革开放。从历史上看,这是第一个在用户之间互动的产品,而不是在用户和企业之间互动的产品。
黄征的原话是,“虽然存在问题和争议,但很多事情并不完美。但它代表了正确的方向,所以它爆发的结果和纯粹做垂直细分的公司是不一样的。这个很重要。”
他认为他建立的系统正在向良性方向发展。至于那些反对的声音,一定是因为拼多多打破了电商原有的格局,导致巨头利益受损。而且,来自媒体的争议大于消费者层面的争议。"争议的很大一部分源于不理解。"
这一思想决定了黄征应对危机的战略和思路。而从过去到现在,这种想法并没有改变。最近,黄征提到平多多只是一个三岁的孩子。经过反省和反思,他认为应该给公司更多的时间去包容和试错。
因此,面对拼多多的第一次危机,他采取了更多的措施消除负面消息来灭火。舆论的讨伐持续了三个月才逐渐平息。
正是在那次危机之后,一位有影响力的媒体核心高管负责了品多多的GR政务。品多多的舆论真的被控制住了。为了消除各种渠道的负面消息,品多多尽了最大努力。
三
38岁的黄征正在经历这一时刻,马云在他48岁的出生年份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2011年10月,由于淘宝商城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改变了规则,中小卖家背负了更高的成本,最终导致了淘宝保镖刺客事件。那一年发生了两大事件,央视曝光淘宝卖假货,支付宝股权转让。为此,马云频频现身,与媒体沟通。马云承认这是他最艰难的一年,身心俱疲。
当时据说马云亲笔写下“隐忍”五个字,闪电推出一系列措施对新规做出让步,“保镖刺客”事件结束。他把2012年整个团队的思维定义为修身养性。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冷静,公司就会冷静。慢慢想。有些问题等你慢了就清楚了。越快乱,外面越快乱。静下心来,外界自然会平静下来。你门前的森林被烧毁了。你是想拯救这些森林,还是干脆在前面挖条沟。烧到这里,就没了。”
目前,拼多多攻击最严重的假冒品牌和假货,在2014年阿里在美国上市后,依然困扰着电商巨头。在平多多恒空诞生之前,假货永远是绑在阿里身上的不合时宜的炸弹。阿里经常表达自己打假的决心和措施。
2016年,阿里集团加入国际打假联盟,但仅一个月后,其会员资格就被该组织暂停。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勇曾公开表示,淘宝保镖兼刺客事件是他犯过的最大错误。阿里不再是企业,而是具有社会公共属性。心存敬畏,主动承担责任。
黄征在聚集了超过3亿的用户和数百万的企业后,已经意识到拼多多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现在有三四亿人,未来可能会有五六亿甚至更多的人和数百万的商家与你互动。会有很多矛盾。任何政策和调整的社会影响都可能大于我们自身内部的想象,这个责任也比较大。”
有时候,黄征认为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他走得越远,就越不安。他害怕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把事情搞砸,这种恐惧会随着拼多多的膨胀而增长。
1.《正与邪 拼多多“灵魂”人物:黄峥的正与邪》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正与邪 拼多多“灵魂”人物:黄峥的正与邪》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ji/828108.html